小体积大广角光学系统及其应用的摄像模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78611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体积大广角光学系统,沿光轴从物面到像面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第一透镜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凹面,其光焦度为负;第二透镜为双凹透镜,其光焦度为负;第三透镜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凹面,其光焦度为正;所述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均为双凸透镜,其光焦度均为正;第六透镜的物面侧为凹面,像面侧为凸面,其光焦度为负。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摄像模组。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由6枚玻璃透镜构成,镜片枚数合理,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通过对不同透镜进行相应设计、组合及合理分配光焦度,具有优良的日夜共焦效果、可视范围广等优点,尤其适用于VR技术领域。技术领域。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体积大广角光学系统及其应用的摄像模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系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VR
三维场景建构和分析的小体积超短焦大广角光学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VR眼镜已经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VR眼镜中的关键核心为光学系统,然而其光学系统存在结构复杂,体积偏大,焦距过长,视场角过小的问题。且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严重发热,导致成像出现虚焦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光学系统存在结构复杂、体积偏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体积大广角光学系统。
[0004]一种小体积大广角光学系统,沿光轴从物面到像面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
[0005]所述第一透镜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凹面,其光焦度为负;
[0006]所述第二透镜的物面侧为凹面,像面侧为凹面,其光焦度为负;
[0007]所述第三透镜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凹面,其光焦度为正;<br/>[000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体积大广角光学系统,沿光轴从物面到像面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凹面,其光焦度为负;所述第二透镜的物面侧为凹面,像面侧为凹面,其光焦度为负;所述第三透镜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凹面,其光焦度为正;所述第四透镜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凸面,其光焦度为正;所述第五透镜的像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凸面,其光焦度为正;所述第六透镜的物面侧为凹面,像面侧为凸面,其光焦度为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体积大广角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相互胶合形成组合透镜。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小体积大广角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光学系统的各透镜满足如下条件:(1)

2.5<f1/f<

2.0;(2)

3.0<f2/f<

2.35;(3)5.0<f3/f<7.3;(4)3.9<f4/f<5.3;(5)2.9<f56/f<3.5;其中,f为整个光学系统的焦距,f1为第一透镜的焦距,f2为第二透镜的焦距,f3为第三透镜的焦距,f4为第四透镜的焦距,f56为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胶合的组合焦距。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小体积大广角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孔径光阑位于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小体积大广角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镜的材料折射率Nd1、材料阿贝常数Vd1、焦距f1与系统焦距f之间满足:1.70&lt;Nd1&lt;1.95,30&lt;Vd1&lt;60,

2.5<f1/f<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爱平潘正江刘洪海杨福祯杨文冠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弘景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