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春希专利>正文

骨科临床变位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8119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骨科临床变位支架,第一弧板安装于升降柱上端并可调节高度,上弧板与第一弧板转动连接,压弧板安装于上弧板下侧并构成移动副,滑台安装于升降柱顶端并可调节长骨断面的间距,支撑架固定安装于滑台前端并与摆动架转动连接,转动架安装于摆动架内侧并构成转动副,回转架安装于转动架下端并构成转动副,第二弧板固定安装于回转架上侧,两个夹板分别转动安装于第二弧板两侧上端,两个弧滑条安装于第二弧板下侧并构成转动副,两个弧滑条通过两个连杆分别与两个夹板连接,第二电机可同时驱动两个弧滑条反向转动,控制系统可通过医用X光机采集骨折位置的立体图像信息,并控制变位支架完成长骨骨折的自动复位。支架完成长骨骨折的自动复位。支架完成长骨骨折的自动复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科临床变位支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骨科临床变位支架。

技术介绍

[0002]长骨骨折在临床上多由车祸事故、高空坠落等外力创伤导致,在进行骨折复位时需要恢复肢体长度、力线和纠正旋转畸形;由于肌肉的牵拉作用,骨折处容易出现骨干短缩和成角移位,因此在骨折复位过程中需要对骨干进行支撑和调整位置关系;传统的操作方式是采用支撑垫调整骨折部位的高度并依靠医务人员徒手进行骨干复位,不仅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还容易出现复位偏差,往往难以达到满意效果;如何使骨干骨折的复位标准化、定量化一直是长骨骨折复位手术中的难点,鉴于以上情况,设计一种可调高度、可调角度、可调间距的自动化骨科临床变位支架具有明显的社会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骨科临床变位支架,能实现对长骨骨折处的空间五个自由度调节,使骨折处不仅能够调节高度和间距,还能进行俯仰、扭转、横摆调节,能够完全满足长骨骨折复位的需求。
[0004]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骨科临床变位支架,其特征在于:底座下侧安装有四个用于支撑和调平的脚垫,底座上侧竖向设置有一个内部中空的方形导向筒;升降柱安装于导向筒内部并可上下移动和定位,升降柱上端设有用于为患者断肢提供支撑的第一弧板;上弧板左端与第一弧板转动连接,并可通过一个搭扣实现上弧板与第一弧板的闭合锁止,上弧板上侧设有导向孔,压弧板上侧的螺柱安装于导向孔中并构成移动副,螺母安装于上弧板上侧并与螺柱构成螺纹副,转动螺母可使压弧板升降从而实现对上侧断肢的固定;滑台固定安装于升降柱顶端并位于第一弧板下侧,滑台可调节长骨断面的间距;支撑架固定安装于滑台前端并与摆动架转动连接,安装于支撑架下侧的两个电缸可驱动摆动架的转动,从而实现下侧断肢的俯仰角度调节;转动架安装于摆动架内侧并构成转动副,安装于摆动架下端的第一电机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一冠齿条的啮合驱动转动架的转动,从而实现下侧断肢的扭转角度调节;回转架安装于转动架下端并构成转动副,安装于转动架前侧的第三电机通过第三齿轮与大齿轮的啮合驱动回转架的转动,从而实现下侧断肢的横摆角度调节;第二弧板固定安装于回转架上侧,两个夹板分别转动安装于第二弧板两侧上端,两个弧滑条安装于第二弧板下侧并构成转动副,两个弧滑条通过两个连杆分别与两个夹板连接,安装于回转架下侧的第二电机通过齿轮啮合结构同时驱动两个弧滑条的反向转动,从而使两个夹板可实现对下侧断肢的固定;控制系统可通过医用X光机采集骨折位置的立体图像信息,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后将执行数据传送至各个电气执行部件,从而完成长骨骨折的自动复位。
[0005]作为优选,导向孔为左侧带平面的不规则圆孔结构,螺柱的左侧设有一个导向面,螺柱同轴安装于导向孔中构成移动副。
[0006]作为优选,螺母外侧周向等间距设有多个拨动块,便于用手对螺母进行旋转施力。
[0007]作为优选,滑台中的滑块位于下侧,并且滑块固定安装于升降柱上端,滑台可进行前后移动从而实现长骨断面间距的调节。
[0008]作为优选,两个弧滑条侧面均设有一个冠齿条,两个冠齿条分别设置于第二齿轮两侧并均构成啮合传动,从而第二电机可通过第二齿轮同时驱动两个弧滑条的反向转动。
[0009]作为优选,两个夹板上端均设有三个手指,手指之间设有缝隙,其中一个夹板的手指与另一个夹板上的缝隙相对应。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上弧板与第一弧板转动连接并可通过一个搭扣使两者实现闭合锁止,转动螺母可使压弧板向下移动,便可实现骨折位置上侧肢体的固定,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性强;

变位支架具有五个空间自由度,其中升降柱可调节高度位置,滑台可调节断面间距、两个电缸可调节横轴俯仰角度,第一电机可调节纵轴扭转角度,第三电机可调节竖轴横摆角度,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能够使长骨实现良好的复位效果;

控制系统可通过医用X光机采集骨折位置的立体图像信息,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后将执行数据传送至各个电气执行部件,从而完成长骨骨折的自动复位,可以对长骨骨折实现标准化、定量化的复位治疗,避免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也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智能化程度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压弧板位置的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支撑架位置的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图5中A

A位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图4中B

B位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摆动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7为转动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8为回转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9为第二弧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号:1底座、2导向筒、3升降柱、3.1连接板、4搭扣、5滑台、5.1滑块、6第一弧板、7压弧板、7.1螺柱、7.2导向面、8螺母、9上弧板、9.1导向支杆、10第二夹板、10.1第六耳、11转动架、11.1弧形导轨、11.2第一冠齿条、11.3第二安装板、12第二弧板、12.1第一弧导轨、12.2第二弧导轨、13第一齿轮、14第一电缸、15第一电机、16支撑架、16.1方形孔、16.2第一耳、16.3第二耳、17摆动架、17.1第三耳、17.2第四耳、17.3圆弧滑槽、17.4第一安装板、18第三电机、19第一连杆、20第一夹板、20.1第五耳、21第二电缸、22回转架、22.1大齿轮、22.2让位空槽、23第二电机、24第二弧滑条、24.1第三冠齿条、25第二连杆、26第二齿轮、27第一弧滑条、28第三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在此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22]如图1所示,骨科临床变位支架,包括底座1、导向筒2、升降柱3、搭扣4、滑台5、第一弧板6、压弧板7、螺母8、上弧板9、第二夹板10、转动架11、第二弧板12、第一齿轮13、第一电缸14、第一电机15、支撑架16、摆动架17、第三电机18、第一连杆19、第一夹板20、第二电缸21、回转架22、第二电机23、第二弧滑条24、第二连杆25、第二齿轮26、第一弧滑条27、第三齿轮28,其中底座1为前宽后窄的结构,其下侧安装有四个脚垫,四个脚垫稳定支撑于地面并可调平变位支架,底座1后端上侧竖向设置有一个方形的导向筒2,导向筒2内部为中空结构,其下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升降柱3为方形柱状结构,其下端安装于导向筒2内部并可构成移动副,升降柱3与导向筒2之间安装有电动升降结构,可实现升降柱3的上下移动和定位,升降柱3上端两侧设有两个连接板3.1,两个连接板3.1上端设置有第一弧板6,第一弧板6为半圆面结构,可供患者放置上侧断肢;所述的上弧板9为半圆面结构,并且其下侧半圆面的半径与第一弧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骨科临床变位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其下侧安装有四个用于支撑和调平的脚垫,底座上侧竖向设置有一个内部中空的方形导向筒;升降柱,安装于导向筒内部并可上下移动和定位,升降柱上端设有用于为患者断肢提供支撑的第一弧板;上弧板,其左端与第一弧板转动连接,并可通过一个搭扣实现上弧板与第一弧板的闭合锁止,上弧板上侧设有导向孔,压弧板上侧的螺柱安装于导向孔中并构成移动副,螺母安装于上弧板上侧并与螺柱构成螺纹副,转动螺母可使压弧板升降从而实现对上侧断肢的固定;滑台,固定安装于升降柱顶端并位于第一弧板下侧,滑台可调节长骨断面的间距;支撑架,固定安装于滑台前端并与摆动架转动连接,安装于支撑架下侧的两个电缸可驱动摆动架的转动,从而实现下侧断肢的俯仰角度调节;转动架,安装于摆动架内侧并构成转动副,安装于摆动架下端的第一电机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一冠齿条的啮合驱动转动架的转动,从而实现下侧断肢的扭转角度调节;回转架,安装于转动架下端并构成转动副,安装于转动架前侧的第三电机通过第三齿轮与大齿轮的啮合驱动回转架的转动,从而实现下侧断肢的横摆角度调节;第二弧板,固定安装于回转架上侧,两个夹板分别转动安装于第二弧板两侧上端,两个弧滑条安装于第二弧板下侧并构成转动副,两个弧滑条通过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春希
申请(专利权)人:杜春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