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下肢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8117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用下肢训练装置,其包括床体,所述床体上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位于床体上方,所述驱动板上滑移连接有两个驱动块,两个所述驱动块的滑移方向相互平行,且驱动块的滑移方向位于竖直面上,所述驱动块上转动连接有踏板,所述床体上开设有两个供踏板滑动穿设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与踏板一一对应,所述踏板远离驱动块的一端穿设于滑动槽,且转动连接有联动板,两个所述联动板远离对应踏板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转动座,所述联动板的转动平面与所述踏板的转动平面均呈竖直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减少患者康复训练的负担。负担。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下肢训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用下肢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各种康复医疗设备变得不可或缺,其中对于具有下肢功能障碍的患者,需要采用下肢训练设备对康复阶段的患者下肢进行康复训练,锻炼患者的下肢力量。
[0003]在下肢训练设备的相关技术中,包括固定髋部和双下肢的外骨骼式矫正器、减重系统和医用跑台。矫正器和减重系统共同对患者进行支撑,减轻患者下肢的受力,再经过医用跑台逐渐锻炼患者的下肢力量。
[0004]但是,整个设备的使用过程较为繁琐,使得患者在训练过程中处于长时间的吊起状态,对患者本身的康复训练造成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减少患者康复训练的负担,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医用下肢训练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医用下肢训练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医用下肢训练装置,包括床体,所述床体上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位于床体上方,所述驱动板上滑移连接有两个驱动块,两个所述驱动块的滑移方向相互平行,且驱动块的滑移方向位于竖直面上,所述驱动块上转动连接有踏板,所述床体上开设有两个供踏板滑动穿设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与踏板一一对应,所述踏板远离驱动块的一端穿设于滑动槽,且转动连接有联动板,两个所述联动板远离对应踏板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转动座,所述联动板的转动平面与所述踏板的转动平面均呈竖直状态。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锻炼下肢时,患者躺至床体上,踏板对患者下肢起到支撑作用,然后两脚分别缓慢踩踏对应踏板,踏板带动联动板在转动座上旋转,此时踏板相对联动板发生旋转,踏板带动驱动块在驱动板上滑动,踏板与驱动块发生相对转动,使得踏板引导患者下肢运动,此时患者躺至床体,减少了身体悬挂的负担,进而减少了患者康复训练的负担。
[0008]可选的,所述踏板上设有供脚部穿戴的辅助鞋。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患者将脚部放置在踏板上,使得运动过程中脚部不易与踏板分离,提高了患者训练时的安全性。
[0010]可选的,所述踏板相背离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从动杆,所述从动杆远离踏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从动杆的一端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于安装架,两个所述转动轴的轴线共线,所述转动轴上设有供患者手持的施力手柄,所述连接杆和所述从动杆的转动平面均呈竖直状态。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踩踏踏板时,踏板重复上述动作,踏板拉动从动杆使得从动杆在踏板上转动,从动杆拉动连接杆,使得从动杆绕连接杆转动,连接杆推动转动轴绕
转动轴轴线旋转,此时转动轴带动施力手柄绕转动轴轴线呈往复运动旋转,方便患者抓住施力手柄,提高患者运动的协调性,同时便于患者施力,保持身体稳定。
[0012]可选的,所述床体上设有供人倚靠的靠背座。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患者将背部倚靠在靠背座上,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进一步减少了患者康复训练的负担。
[0014]可选的,所述靠背座滑移连接于床体,所述靠背座的滑移方向与床体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靠背座上设有搭扣,所述床体上设有供搭扣勾接的连接钩轨道,所述连接钩轨道的延伸方向与靠背座的滑移方向相同。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节靠背座位置时,打开搭扣,使得搭扣与连接钩轨道分离,推动靠背座,使得靠背座在床体上沿其长度方向滑动,直至靠背座与踏板之间的间距调整完成后,关闭搭扣,搭扣抵紧于连接钩轨道,使得靠背座不易在床体上滑动,从而方便了患者调整靠背座位置,适用于不同身高的患者。
[0016]可选的,所述靠背座上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长度方向与靠背座的滑移方向相同,所述调节杆上滑动连接有安装座,所述搭扣连接于安装座,所述调节杆上套设有两个弹簧,所述安装座位于两个弹簧之间,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于安装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靠背座。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靠背座的位置锁定时,患者倚靠在靠背座上,患者重复上述动作带动下肢运动,此时患者身体随着下肢双脚的运动同步浮动,此时靠背座在床体上随患者的运动进行滑移,此时安装座在调节杆上滑动,弹簧发生形变并始终推动靠背座抵紧于患者背部,使靠背座具有一定的移动量,进一步提高了患者训练的舒适性,减少了患者康复训练的负担。
[0018]可选的,所述靠背座与床体上表面设有高度差以形成放置部。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患者将臀部置于放置部,预留出一定臀部的活动空间,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
[0020]可选的,所述靠背座宽度方向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上设有用于环绕患者的保护件,所述驱动杆的转动平面呈竖直设置。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患者倚靠在靠背座上时,转动驱动杆,驱动杆带动保护件将患者环绕于靠背座上,使得患者不易从靠背座上滚落,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同时,手掌或手部不便的患者将咯吱窝抵触于保护件,同样起到稳定身体的作用,使用于不同身体情况的患者。
[0022]可选的,所述背靠座上开设有供保护件转动插接的插接孔。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患者倚靠在靠背座上时,转动驱动杆,驱动杆带动保护件将患者环绕于靠背座上,直至保护件插接在插接孔内,提高了保护件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
[0024]可选的,所述保护件上设有供患者抵触的保护套。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了患者磕碰保护件时的损伤。
[0026]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床体、安装架、驱动板、驱动块、踏板、滑动槽、联动板和转动座的设置,使患者躺至床体,减少了身体悬挂的负担,踏板对患者下肢起到支撑作用,进而减少了患者康复
训练的负担;2.通过辅助鞋的设置,使得患者运动过程中脚部不易与踏板分离,提高了患者训练时的安全性;3.通过从动杆、连接杆、转动轴和施力手柄的设置,方便患者抓住施力手柄,提高患者运动的协调性,同时便于患者施力,保持身体稳定;4.通过靠背座的设置,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进一步减少了患者康复训练的负担;5.通过搭扣和连接钩轨道的设置,方便了患者调整靠背座位置,适用于不同身高的患者;6.通过调节杆、安装座和弹簧的设置,使靠背座抵紧于患者背部,同时靠背座具有一定的移动量,进一步提高了患者训练的舒适性,减少了患者康复训练的负担;7.通过放置部的设置,方便患者将臀部置于放置部,预留出一定臀部的活动空间,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8.通过驱动杆和保护件的设置,使得患者不易从靠背座上滚落,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同时,适用于不同身体情况的患者;9.通过插接孔的设置,提高了保护件的稳定性;10.通过保护套的设置,减少了患者磕碰保护件时的损伤。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表示踏板、联动板、转动座、中心轴、从动杆、连接杆、转动轴和施力手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下肢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1),所述床体(1)上设有安装架(11),所述安装架(11)上设有驱动板(2),所述驱动板(2)位于床体(1)上方,所述驱动板(2)上滑移连接有两个驱动块(22),两个所述驱动块(22)的滑移方向相互平行,且驱动块(22)的滑移方向位于竖直面上,所述驱动块(22)上转动连接有踏板(3),所述床体(1)上开设有两个供踏板(3)滑动穿设的滑动槽(12),所述滑动槽(12)与踏板(3)一一对应,所述踏板(3)远离驱动块(22)的一端穿设于滑动槽(12),且转动连接有联动板(4),两个所述联动板(4)远离对应踏板(3)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转动座(5),所述联动板(4)的转动平面与所述踏板(3)的转动平面均呈竖直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下肢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3)上设有供脚部穿戴的辅助鞋(3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下肢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3)相背离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从动杆(6),所述从动杆(6)远离踏板(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61),所述连接杆(61)远离从动杆(6)的一端设有转动轴(62),所述转动轴(62)转动连接于安装架(11),两个所述转动轴(62)的轴线共线,所述转动轴(62)上设有供患者手持的施力手柄(63),所述连接杆(61)和所述从动杆(6)的转动平面均呈竖直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下肢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上设有供人倚靠的靠背座(72)。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超儿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临安区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