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有防水淹机构的城市轨道车站出入口及排水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轨道
,具体为一种设有防水淹机构的城市轨道车站出入口及排水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城市轨道车站出入口是一种供旅客乘降,换乘和候车的场所,一个合格的城市轨道车站出入口应保证旅客使用方便,安全,迅速的进出车站,并具有良好的通风,照明,卫生,防火和排水设备等。
[0003]现有的城市轨道车站出入口应对排水的方法大部分都是通过排水管道,或者抽水机来完成,当遇到降水量较大的暴雨时,若排水管道堵塞,则需要大量工作人员来对出入口进行应急处理,如堆积沙袋等,这种应对方式费时费力,且无法快速有效的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设有防水淹机构的城市轨道车站出入口,包括水平设置的平台和手扶电梯,所述平台与手扶电梯为相互贴合设置,且所述平台顶部安装有排水盒,所述排水盒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箱体,所述排水盒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箱体,且所述第二箱体与第一箱体相对应的一侧均开设有开口,所述排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有防水淹机构的城市轨道车站出入口,包括水平设置的平台(1)和手扶电梯(2),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1)与手扶电梯(2)为相互贴合设置,且所述平台(1)顶部安装有排水盒(5),所述排水盒(5)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箱体(4),所述排水盒(5)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箱体(3),且所述第二箱体(4)与第一箱体(3)相对应的一侧均开设有开口,所述排水盒(5)横截面为梯形设置,所述排水盒(5)前侧开设有若干个集水口,且若干所述集水口为从左至右依次呈线性排列设置,所述排水盒(5)内腔开设有弧形空腔,若干所述集水口均与弧形空腔为相互贯通设置,所述弧形空腔底部开设有通口,所述弧形空腔与通口为相互贯通设置,所述平台(1)上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有处理箱(9),所述处理箱(9)与排水盒(5)为相互贯通设置,所述处理箱(9)顶部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通口为相互贯通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防水淹机构的城市轨道车站出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9)内腔底部靠近前侧处设置有导水块(18),所述处理箱(9)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10),所述处理箱(9)内腔有水轮(19),所述水轮(19)圆心处贯穿设有转轴(24),且所述转轴(24)与水轮(19)内腔固定连接设置,所述转轴(24)左端插接在位于左侧的挡板(10)上,所述转轴(24)右端贯穿位于右侧的挡板(10),且所述水轮(19)位于导水块(18)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防水淹机构的城市轨道车站出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4)外侧靠近右端处套设有限位块(20),且所述限位块(20)内腔开设有环形口,所述限位块(20)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L形承载杆(21),两个所述L形承载杆(21)远离转轴(24)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相邻挡板(10)上,所述转轴(24)外侧靠近右端处套设有离心板(23),且所述离心板(23)位于环形口的内腔,所述转轴(24)内腔靠近右端处贯穿设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前后两端均插接在离心板(23)内侧壁上,所述转轴(24)外侧靠近右端处套设有圆环(29),所述圆环(29)上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22),所述复位弹簧(22)固定连接在环形口内侧壁上,所述离心板(23)右侧固定连接有斜板(28),所述转轴(24)右端开设有开槽,所述斜板(28)右端延伸至开槽的内腔,并活动连接有球体(27),所述球体(27)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杆(26),所述连杆(26)右端有振动感应器(2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防水淹机构的城市轨道车站出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3)内腔有传动轮(16),所述传动轮(16)顶...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