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构造柱顶部浇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75763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构造柱顶部浇筑装置,其包括主体部、阻隔板和固定条,所述主体部通过固定杆设置于构造柱模具的侧部,阻隔板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与构造柱之间,所述固定条设置于所述阻隔板与主体部之间并固定于构造柱模具的侧部;所述主体部包括凹形板,所述凹形板的缺口处配置有加料斗,所述凹形板配置有安装孔,滚珠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并突出于凹形板的侧面,插入主体部与构造柱之间的阻隔板与所述滚珠抵接,所述滚珠由盖板覆盖并固定于所述凹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构造柱顶部浇筑装置,其结构合理,施工便捷,主体部设置的滚珠能够提高阻隔板插入的顺畅性,提高混凝土浆液的阻隔效率。提高混凝土浆液的阻隔效率。提高混凝土浆液的阻隔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构造柱顶部浇筑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涉及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构造柱顶部浇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构造柱浇筑是二次结构施工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因构造柱是二次结构墙体砌筑完成后进行浇筑,混凝土需通过上部的喇叭口流入模板内,混凝土浇筑后,在喇叭口位置会留下一个三角混凝土块,需要二次剔凿,影响施工效率及格构柱成型质量。
[0003]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构造柱顶部浇筑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构造柱顶部浇筑装置,其结构合理,施工便捷,主体部设置的滚珠能够提高阻隔板插入的顺畅性,提高混凝土浆液的阻隔效率;此外,该装置能够减少混凝土材料的浪费,后期无需对格构柱顶部拆除清理,有利于提高格构柱的施工效率。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构造柱顶部浇筑装置,其包括主体部、阻隔板和固定条,所述主体部通过固定杆设置于构造柱模具的侧部,阻隔板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与构造柱之间,所述固定条设置于所述阻隔板与主体部之间并固定于构造柱模具的侧部;所述主体部包括凹形板,所述凹形板的缺口处配置有加料斗,所述凹形板配置有安装孔,滚珠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并突出于凹形板的侧面,插入主体部与构造柱之间的阻隔板与所述滚珠抵接,所述滚珠由盖板覆盖并固定于所述凹形板。
[0006]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为多个,其沿所述凹形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0007]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安装孔的底部为锥形结构,安装孔外部的孔径与所述滚珠的外径相匹配,安装孔内部的孔径小于其外部的孔径。
[0008]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安装孔对称设置于所述加料斗的两侧。
[0009]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安装孔内部的滚珠的横向距离小于所述阻隔板的宽度。
[0010]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盖板配置有球面凹槽,所述球面凹槽的数量与所述滚珠的数量相匹配。
[0011]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球面凹槽的尺寸与所述滚珠的外径相匹配。
[0012]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盖板还配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设置于所述球面凹槽的外周侧,密封圈设置于密封槽中。
[0013]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阻隔板为非金属板,其壁厚不大于10mm。
[0014]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阻隔板由聚氨酯制成。
[0015]本技术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构造柱顶部浇筑装置,其结构合理,施工便捷,主体部设置的滚珠能够提高阻隔板插入的顺畅性,提高混凝土浆液的阻隔效率;此外,该装置能够减少混凝土材料的浪费,后期无需对格构柱顶部拆除清理,有利于提高格构柱的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17]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其中:
[0018]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构造柱顶部浇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对应的构造柱顶部浇筑装置的部件拆解图;
[0020]图3是本技术所述主体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图3对应主体部的部件拆解图;
[0022]图5是本技术所述主体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技术所述滚珠固定于凹形板的剖视图;
[0024]图7是本技术所述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
[0026]10.主体部;
[0027]11.凹形板;11a.安装孔;
[0028]12.加料斗;
[0029]13.滚珠;
[0030]14.盖板;14a.球面凹槽;14b.密封槽;
[0031]15.密封圈;
[0032]20.阻隔板;
[0033]30.固定条;
[0034]40.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5]图1至图7是本申请所述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构造柱顶部浇筑装置的相关示意图,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36]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0037]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0038]本技术所述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构造柱顶部浇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及
图2所示。可循环利用的构造柱顶部浇筑装置包括主体部10、阻隔板20和固定条30,所述主体部10通过固定杆40设置于构造柱模具的侧部,阻隔板20设置于所述主体部10与构造柱之间,所述固定条30设置于所述阻隔板20与主体部10之间并固定于构造柱模具的侧部。
[0039]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10包括凹形板11,所述凹形板11的缺口处配置有加料斗12,如图3所示,所述凹形板11配置有图4示出的安装孔11a,滚珠13设置于所述安装孔11a并突出于凹形板11的侧面,如图5所示,插入主体部10与构造柱之间的阻隔板20与所述滚珠13抵接,所述滚珠13由盖板14覆盖并固定于所述凹形板11。
[0040]本技术中,阻隔板20插入凹形板11与构造柱之间时,与阻隔板20接触的滚珠13滚动,有效降低了阻隔板20受到的摩擦力,保证了阻隔板20安装的便捷性。
[0041]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孔11a的数量为多个,其沿所述凹形板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0042]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11a的底部为锥形结构,如图6所示,安装孔11a外部的孔径与所述滚珠13的外径相匹配,安装孔11a内部的孔径小于其外部的孔径。
[0043]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孔11a对称设置于所述加料斗12的两侧。所述安装孔11a内部的滚珠13的横向距离小于所述阻隔板20的宽度,以便滚珠13与阻隔板20的侧面抵接。
[0044]图7是本技术所述盖板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盖板14配置有球面凹槽14a,所述球面凹槽14a的数量与所述滚珠13的数量相匹配,所述球面凹槽14a的尺寸与所述滚珠13的外径相匹配。滚珠13可以在盖板14及凹形板11形成的空间内转动,以将阻隔板20受到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提高阻隔板20移动的顺畅性。...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构造柱顶部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阻隔板和固定条,所述主体部通过固定杆设置于构造柱模具的侧部,阻隔板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与构造柱之间,所述固定条设置于所述阻隔板与主体部之间并固定于构造柱模具的侧部;所述主体部包括凹形板,所述凹形板的缺口处配置有加料斗,所述凹形板配置有安装孔,滚珠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并突出于凹形板的侧面,插入主体部与构造柱之间的阻隔板与所述滚珠抵接,所述滚珠由盖板覆盖并固定于所述凹形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造柱顶部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为多个,其沿所述凹形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造柱顶部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底部为锥形结构,安装孔外部的孔径与所述滚珠的外径相匹配,安装孔内部的孔径小于其外部的孔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宇捷李业东刘阳刘建磊曾祥基崔艳志周顺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