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曲霉HY-8-25及其在迷迭香精油提取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7547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株日本曲霉(Aspergillus japonicus)H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日本曲霉HY
‑8‑
25及其在迷迭香精油提取中的应用
(一)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工程
,具体涉及一株日本曲霉HY
‑8‑
25及其在迷迭香精油提取中的应用。
(二)
技术介绍

[0002]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是一种唇形科(Lamiaceae)常绿灌木,原产欧洲和非洲北部的地中海沿岸,近些年来,陆续在我国的云南、贵州、海南等南方地区有大面积种植。迷迭香在生长时就会散发一种清香气味,它的茎、叶和花含有气味芳香的挥发油,即迷迭香精油,其主要成分是单萜、倍半萜等萜类物质。迷迭香精油的香气宜人,目前已广泛用于调配空气清新剂、护肤油、香水、沐浴露、洗发水等日化品,在饮料、油炸和烘焙类食品中也有应用;此外,迷迭香精油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抗氧化、缓解胃痉挛、胃胀、促进肠胃蠕动、增强食欲、消炎镇痛等药理作用。
[0003]目前,关于迷迭香精油提取方法有较多报道,基本的方法有水蒸气蒸馏法、有机溶剂浸提法、分子蒸馏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等。不同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如水蒸气蒸馏法设备要求低,操作简单,精油品质好,但存在热分解的问题,提取得率往往不高,一般在2.0%以下;有机溶剂浸提法的提取得率较高,但精油品质不高,往往还提取了植物的脂类和蜡质等,如胡超用70%乙醇从迷迭香叶片中提取精油,得率高达8.17%[胡超.迷迭香的提取工艺研究.低碳世界,2014,(10):336

338]。超临界CO2萃取法和分子蒸馏提取法,精油的纯度较高,但设备成本较高、产能低,在生产实践中应用还有一定局限性。
[0004]近年来,有不少研究报道采用微波辅助或酶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迷迭香精油,得率可以显著提高。微波辅助提取法是通过微波辐射高频电磁波以穿透介质,使植物细胞内部升温,增大细胞内部压力,导致细胞破裂,胞内有效成分溶出,从而可以显著提高精油提取得率,如范琳用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迷迭香精油,得率可达4.25%[范琳.微波法提取迷迭香精油的工艺研究.科技风,2020,(10):158]。微波辅助提取法虽具有操作简单、提取时间短及出油率高等特点,但是应用于植物精油的提取,精油的品质往往不高[王秀环,孙伟卫,季新燕,等.迷迭香精油提取工艺研究进展.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5,16(1):73

76]。酶辅助提取法是在迷迭香精油提取前,用纤维素酶预处理提取原料(迷迭香的叶),纤维素酶分解细胞壁成分,促使细胞内的有效物质溶出,从而达到提高提取得率的目的。如于功明等利用纤维素酶预处理迷迭香叶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的提取得率为2.03%,与单纯使用水蒸气蒸馏法相比,出油率提高了69.2%[于功明,刘克胜,秦大伟,等.酶法辅助提取对迷迭香精油出油率的影响.齐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6(4):58

60]。
[0005]用纯的纤维素酶预处理迷迭香叶,虽然可以显著提高精油提取得率,但酶的使用量往往较大,酶的大量使用无疑会增加提取的成本;而且,植物细胞壁的构成不仅仅是纤维素,还有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物质,单一使用纤维素酶水解植物细胞壁,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可以产生多种多糖水解酶,包括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
质素酶等,如果用微生物发酵制备的粗酶液酶解迷迭香叶,含有的多种糖苷酶协同水解叶片细胞壁成分,更有利于细胞中的精油释放出来,从而提高精油提取得率。本专利技术采用微生物发酵制备的粗酶液酶解迷迭香叶,可使迷迭香精油的提取得率大幅度提高。
(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株微生物新菌株—日本曲霉(Aspergillus japonicus)HY
‑8‑
25及其在迷迭香精油提取中的应用,迷迭香叶经该菌株发酵制备的粗酶液酶解后,精油的提取得率可以显著提高。
[0007]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株微生物新菌株—日本曲霉(Aspergillus japonicus)HY
‑8‑
25,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GDMCC No:62230,保藏日期2022年1月11日,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邮编510070。
[0009]本专利技术所述日本曲霉HY
‑8‑
25,是从迷迭香叶的微生物富集培养物中分离,经过筛选和诱变选育获得的优良菌株。所述的日本曲霉HY
‑8‑
25的菌落形态特征如下: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平板培养基上,28℃培养48h后,长出紫褐色菌落,菌丝稀疏,表面有大量黑褐色小颗粒状物,无渗出液,菌落背面浅黄色;分生孢子梗直立或稍弯曲,顶囊幼时稍长形,成熟后呈球形或近球形,单层小梗;分生孢子呈球形或近似球形,表面周生小刺,直径3

4μm。日本曲霉HY
‑8‑
25在PDA平板培养基上划线接种后,28℃培养48h的菌落照片见图1。
[0010]所述日本曲霉HY
‑8‑
25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Ribosomal DNA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rDNA

ITS)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所述日本曲霉HY
‑8‑
25在迷迭香精油提取中的应用,所述应用的方法为:将日本曲霉HY
‑8‑
25的发酵液过滤,获得的滤液即为含糖苷酶的粗酶液;将粗酶液与迷迭香叶粉混合,于30

35℃、80

100r/min条件酶解6

8h,得迷迭香叶酶解物;迷迭香叶酶解物经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获得迷迭香精油。
[0012]进一步,所述粗酶液体积用量以迷迭香叶粉质量计为4

5mL/g,所述迷迭香叶粉是将迷迭香叶自然晾干或50℃烘干,并粉碎过40目筛。
[0013]进一步,所述粗酶液制备方法为:将日本曲霉HY
‑8‑
25接种于产酶培养基中,于28

30℃、200

250r/min恒温振荡培养3

4d,发酵液过滤,滤液即为含糖苷酶的粗酶液;所述产酶培养基终浓度组成为:麸皮20

25g/L,蛋白胨10

12g/L,KH2PO
43–
5g/L,MgSO
4 0.5

1.0g/L,CaCl
2 0.2

0.5g/L,溶剂为自来水,pH 6.0

6.5。
[0014]进一步,优选所述产酶培养基组成为:麸皮25g/L,蛋白胨12g/L,KH2PO45 g/L,MgSO41.0 g/L,CaCl
2 0.5g/L,溶剂为自来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日本曲霉(Aspergillus japonicus)HY
‑8‑
25,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GDMCC No:62230,保藏日期2022年1月11日,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邮编510070。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日本曲霉HY
‑8‑
25在迷迭香精油提取中的应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的方法为:将日本曲霉HY
‑8‑
25的发酵液过滤,获得的滤液即为含糖苷酶的粗酶液;将粗酶液与迷迭香叶粉混合,于30

35℃、80

100r/min条件酶解6

8h,得迷迭香叶酶解物;迷迭香叶酶解物经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获得迷迭香精油。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酶液体积用量以迷迭香叶粉质量计为4

5mL/g,所述迷迭香叶粉是将迷迭香叶自然晾干或50℃烘干,并粉碎过40目筛。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酶液制备方法为:将日本曲霉HY
‑8‑
25接种于产酶培养基中,于28

30℃、200

250r/min恒温振荡培养3

4d,发酵液过滤,滤液即为含糖苷酶的粗酶液;所述产酶培养基终浓度组成为:麸皮20

25g/L,蛋白胨10

12g/L,KH2PO
4 3

5g/L,MgSO
4 0.5

1.0g/L,CaCl
2 0.2

0.5g/L,溶剂为自来水,pH 6.0

6.5。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产酶培养基组成为:麸皮25g/L,蛋白胨12g/L,KH2PO
4 5g/L,MgSO
4 1.0g/L,CaCl
2 0.5g/L,溶剂为自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晔孙梦莹梁涵于小兵沈利玲游淑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浙江武康疗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