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辐射防护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7449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防护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辐射防护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针对当前现有的防护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仍存在原材料单一倒置防辐射效果较低,且大多原材料中含有毒物质铅导致制备过程存在使用限制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中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准备,S2:搅拌及加热,S3:制作材料,S4:抽样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使用多种防辐射原材料进行制备,提高了制备出的防护复合材料的防辐射效果,同时原材料中不含有铅,且原材料均无毒,保证了原材料的用量,提高了防护复合材料的制备成功率。合材料的制备成功率。合材料的制备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辐射防护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护复合材料及其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辐射防护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辐射指的是由场源发出的电磁能量中一部分脱离场源向远处传播,而后不再返回场源的现象,能量以电磁波或粒子(如阿尔法粒子、贝塔粒子等)的形式向外扩散。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温度零度(

273.15摄氏度)以上,都以电磁波和粒子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热量,这种传送能量的方式被称为辐射。辐射的能量从辐射源向外所有方向直线放射。物体通过辐射所放出的能量,称为辐射能。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将电磁辐射列入必须控制的主要污染物之一。电磁辐射既包括电器设备如电视塔、手机、电磁波发射塔等运行时产生的高强度电磁波,也包括计算机、变电站、电视机、微波炉等家用电器使用时产生的电磁辐。现在,人们对于辐射的危害有一定的认知,但对于防辐射和辐射强度不太了解。市场上一系列防辐射日常用品效果甚微,而真正从有辐射的产品源头来减弱辐射才是重点。医疗用的防护舱同样需要辐射防护复合材料来制作。
[0003]但是目前现有的防护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仍存在原材料单一倒置防辐射效果较低,且大多原材料中含有毒物质铅导致制备过程存在使用限制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辐射防护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现有的防护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仍存在原材料单一倒置防辐射效果较低,且大多原材料中含有毒物质铅导致制备过程存在使用限制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辐射防护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辐射防护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高密度聚乙烯60

80份、萤石30

50份、碳纤维20

40份、高岭土20

45份、氧化钆10

30份、偶联剂5

15份、碳化硼5

20份;
[0007]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高密度聚乙烯60

75份、萤石30

46份、碳纤维20

34份、高岭土20

43份、氧化钆10

28份、偶联剂5

13份、碳化硼8

20份;
[0008]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高密度聚乙烯60

70份、萤石30

43份、碳纤维20

30份、高岭土20

32份、氧化钆10

22份、偶联剂5

10份、碳化硼8

16份;
[0009]一种辐射防护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S1:原料准备:由专业人员选取原材料,并将选取的原材料分别进行处理;
[0011]S2:搅拌及加热:将原材料按比例放入搅拌机进行混合搅拌,并将搅拌完成后获得的混合原料放入高温熔炉中进行加热获得熔融液;
[0012]S3:制作材料:将过滤后无固体出现的熔融液流入模具中制作辐射防护复合材料;
[0013]S4:抽样检测:由专业人员对制作出的辐射防护复合材料进行抽样检测;
[0014]优选的,所述S1中,由专业人员选取高密度聚乙烯、萤石、碳纤维、高岭土、氧化钆和碳化硼作为原材料,并将选取的原材料分别进行处理,其中进行处理时采用破碎机将原材料分别进行粉碎处理,且所述破碎机使用时刀片转动速度为60r/min,粉碎时间为15min,且粉碎处理完成后由人工采用孔径大小为2cm的网筛进行筛选,通过筛选将直径大于网筛孔径的原材料进行二次破碎,直至固体原材料直径均小于网筛孔径停止破碎,同时将直径小于于网筛孔径的原材料进行收集,且不同原材料收集后分开放置,且所述氧化钆在粉碎前需进行预处理,其中进行预处理时通过采用偶联剂将氧化轧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并改变氧化轧在基体内部的界面相容性和弥散性;
[0015]优选的,所述S2中,将分开放置的粉碎好的原材料按比例放入搅拌机进行混合搅拌,其中进行混合搅拌时原材料高密度聚乙烯、萤石、碳纤维、高岭土、氧化钆和碳化硼的放入质量比为5:3:4:2:1:2,且搅拌机进行搅拌时搅拌速度为30r/min,搅拌时间为20min,且搅拌完成后将获得的混合原料放入高温熔炉中进行加热,其中进行加热时加热温度为320

460℃,加热时间为35min,加热完成将加热形成的熔融液进行过滤,并通过过滤结果进行处理,其中过滤后无固体出现则不进行处理,过滤后有固体出现则将过滤出的熔融液流入高温熔炉,并再次进行加热,且加热完成再次进行过滤,通过过滤结果进行处理,直至过滤后无固体出现停止过滤;
[0016]优选的,所述S3中,将过滤后无固体出现的熔融液流入模具中制作辐射防护复合材料,其中所述模具由技术人员根据客户要求的辐射防护复合材料的形状进行预先制作,且模具的制作材料采用耐高温铝合金,熔融液流入模具后采用鼓风机鼓入冷风进行冷却处理,并通过温度检测仪对形成的辐射防护复合材料进行表面测温,并通过测温数据进行处理,其中测温数据不低于60℃则继续采用鼓风机鼓入冷风进行冷却处理,测温数据低于60℃则由人工采用专业耐温手套将制作出的辐射防护复合材料取出,并放置于通风口出进行自然冷却,其中自然冷却时间为3h,且自然冷却完成后由人工将所述制作出的辐射防护复合材料放入仓库进行储存,其中仓库温度保持在18

28℃;
[0017]优选的,所述S4中,由专业人员对制作出的辐射防护复合材料进行抽样检测,其中进行抽样检测时抽样数:制作总数为1:50,且完成后由专业人员对抽出的辐射防护复合材料进行防辐射测试,通过测试结果计算出所述辐射防护复合材料的防辐射率,同时由专业人员将计算出的防辐射率与现有辐射防护复合材料的防辐射率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判断所述制作出的辐射防护复合材料防辐射的效果。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通过使用多种防辐射原材料进行制备,提高了制备出的防护复合材料的防辐射效果。
[0020]2、原材料中不含有铅,且原材料均无毒,保证了原材料的用量,提高了防护复合材料的制备成功率。
[002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使用多种防辐射原材料进行制备,提高了制备出的防护复合材料的防辐射效果,同时原材料中不含有铅,且原材料均无毒,保证了原材料的用量,提高了防护复合材料的制备成功率。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辐射防护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辐射防护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高密度聚乙烯60

80份、萤石30

50份、碳纤维20

40份、高岭土20

45份、氧化钆10

30份、偶联剂5

15份、碳化硼5

2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辐射防护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高密度聚乙烯60

75份、萤石30

46份、碳纤维20

34份、高岭土20

43份、氧化钆10

28份、偶联剂5

13份、碳化硼8

2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辐射防护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高密度聚乙烯60

70份、萤石30

43份、碳纤维20

30份、高岭土20

32份、氧化钆10

22份、偶联剂5

10份、碳化硼8

16份。4.一种辐射防护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准备:由专业人员选取原材料,并将选取的原材料分别进行处理;S2:搅拌及加热:将原材料按比例放入搅拌机进行混合搅拌,并将搅拌完成后获得的混合原料放入高温熔炉中进行加热获得熔融液;S3:制作材料:将过滤后无固体出现的熔融液流入模具中制作辐射防护复合材料;S4:抽样检测:由专业人员对制作出的辐射防护复合材料进行抽样检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辐射防护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由专业人员选取高密度聚乙烯、萤石、碳纤维、高岭土、氧化钆和碳化硼作为原材料,并将选取的原材料分别进行处理,其中进行处理时采用破碎机将原材料分别进行粉碎处理,且所述破碎机使用时刀片转动速度为60r/min,粉碎时间为15min,且粉碎处理完成后由人工采用孔径大小为2cm的网筛进行筛选,通过筛选将直径大于网筛孔径的原材料进行二次破碎,直至固体原材料直径均小于网筛孔径停止破碎,同时将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震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爱克斯射线防护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