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7249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包括座椅本体、约束系统,约束系统包括第一约束组件、第二约束组件,第一约束组件具有两组,每组第一约束组件均包括条带状的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具有分设于自身长度延伸方向相异两端部的连接端部、约束端部,连接端部设置在座椅本体上,约束端部固设有第一连接件及用于防护儿童腰腹部的防护件,第二约束组件包括下连接带,下连接带的一端部设置在座椅本体上,下连接带的另一端部设有第二连接件。约束系统具有束缚状态与打开状态,束缚状态下,两组第一连接件均与第二连接件配合连接;打开状态下,两组第一连接件均与第二连接件脱离配合。该儿童汽车安全座椅舒适性高、安全性强、使用便捷。使用便捷。使用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儿童汽车安全座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儿童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儿童汽车安全座椅。

技术介绍

[0002]约束系统是保障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安全性能的重要部件,现有的约束系统一般采用五点式安全带,包括软质的肩带、腰带、胯带等,多条安全带在儿童的腰腹部通过硬质的锁扣连接锁定,容易造成儿童柔嫩身体的磕痛不适,甚至造成损伤。一些约束系统在胯带的锁扣外部套设布套,能够稍微减轻压力,但锁扣锁紧时的压力仍然较为集中,仍然不能解决儿童不适的问题。此外,现有的五点式安全带不使用时,各软带自然下垂,凌乱地堆积在座椅上,既不美观,也不便于下次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舒适性高、安全性强、使用便捷的儿童汽车安全座椅。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包括具有乘坐空间的座椅本体、用于将儿童束缚在所述乘坐空间内的约束系统,所述约束系统包括第一约束组件、第二约束组件,所述第一约束组件具有分设于所述座椅本体左右两侧的两组,所述第二约束组件设置在所述座椅本体的前部每组所述第一约束组件均包括第一连接件和条带状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具有分设于自身长度延伸方向相异两端部的连接端部与约束端部,所述连接端部设置在所述座椅本体上,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约束端部上,两组所述第一弹性件中的至少一者的所述约束端部上还设置有防护件,所述防护件具有防护面,所述第二约束组件包括下连接带,所述下连接带的一端部设置在所述座椅本体上,所述下连接带的另一端部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约束系统具有束缚状态与打开状态,所述约束系统处于束缚状态下,两组所述第一连接件均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配合连接,所述防护件形成对儿童腰腹部的防护,所述防护面朝向所述乘坐空间,所述防护面为朝向所述乘坐空间弯曲的弧面;所述约束系统处于打开状态下,两组所述第一连接件均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脱离配合,两组所述防护件均位于所述乘坐空间的上方且分别位于所述乘坐空间的左右两侧。
[0005]优选地,每个所述第一弹性件的所述约束端部上均设置有所述防护件,所述防护件具有主体部及延伸部,两组所述防护件相对的一侧具有配合面,所述延伸部自所述主体部向远离所述配合面的一侧延伸,所述约束系统处于束缚状态下,两组所述配合面贴合在一起,两组所述延伸部向所述座椅本体的左右两侧延伸,且两组所述延伸部均朝向所述乘坐空间弯曲延伸。
[0006]优选地,每组所述第一约束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且两者相对固定地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带的靠近所述约束端部的一端部。
[000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座椅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导向孔,每组所述第一弹性件及所述第一连接带均自后向前穿设在同侧的所述导向孔中,所述约束端部位于所述座椅本体的前侧。
[0008]优选地,所述防护件包括遮挡部及缓冲部,所述遮挡部由刚性材料制成,所述缓冲部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约束系统处于束缚状态下,所述缓冲部位于靠近所述乘坐空间的一侧,所述防护面位于所述缓冲部上。
[0009]优选地,所述约束系统处于束缚状态下,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连接件位于所述防护件的下方,所述第二连接件位于所述防护件的下方。
[0010]优选地,所述防护件固设于所述约束端部上,所述第一连接件固设于所述防护件和/或所述约束端部上,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连接件伸出于所述防护件的外部。
[0011]优选地,所述座椅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导向孔,每组所述第一弹性件均沿自身长度延伸方向自后向前穿设在同侧的所述导向孔中,所述约束端部位于所述座椅本体的前侧。
[0012]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约束组件还包括套管,所述套管具有管腔,所述第一连接带及所述第一弹性件均沿自身长度延伸方向穿设在所述管腔中。
[0013]优选地,每组所述第一约束组件均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设置在所述座椅本体的前部,所述导向件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自下而上向所述座椅本体的宽度方向外侧倾斜延伸,所述第一弹性件沿自身长度延伸方向穿设在所述导向槽中,所述约束系统处于打开状态下,所述约束端部位于所述导向件的上方。
[0014]优选地,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连接件伸出于所述防护件的外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开设有插槽,所述约束系统处于束缚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件配合插设在所述插槽中,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一连接件锁定在所述插槽内的锁定机构。
[0015]进一步优选地,每组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均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能够相对运动地设置在所述插槽中,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用于提供所述限位件朝向所述限位孔运动所需作用力的第二弹性件,以及用于驱使所述限位件远离所述限位孔运动的解锁件。
[0016]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在一侧或两侧的第一连接带上设置了防护件,防护件能够大面积地防护住儿童的腰腹部,将约束系统的束缚压力有效地分散开来,在不降低安全性能的前提下束缚压强大大减小,儿童舒适度显著提高。且该约束系统的结构简洁、使用方便,不使用时第一弹性件使得两组第一约束组件自动弹开,防护件及第一连接件等均不会堆积在座椅本体中,儿童汽车安全座椅整洁美观,儿童可以自由进出乘坐空间,大大减轻了家长负担。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
[0018]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儿童汽车安全座椅的立体示意图,其中约束系统处于束缚状态;附图2为实施例1中儿童汽车安全座椅的立体示意图,其中约束系统处于打开状
态;附图3为实施例1中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其中约束系统处于打开状态;附图4为实施例1中约束系统处于束缚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附图5为实施例1中约束系统处于打开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附图6为实施例1中第一约束组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附图7为实施例1中第一约束组件的局部立体示意图;附图8为实施例1中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配合的立体示意图;附图9为图8中略去部分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0为图9中略去解锁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1为实施例1中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配合的主视示意图;附图12为图11中A

A剖视示意图;其中:100、座椅本体;100a、乘坐空间;110、座位;120、靠背;121、导向孔;130、头托;200、第一约束组件;210、第一连接带;213、第三连接带;220、第一连接件;221、限位孔;230、防护件;231、主体部;231a、配合面;232、延伸部;233、遮挡部;234、缓冲部;240、第一弹性件;241、连接端部;242、约束端部;250、导向件;1001、转动中心线;260、套管;300、第二约束组件;310、下连接带;320、第二连接件;330、限位件;340、第二弹性件;350、解锁件;360、顶推件;361、第三弹性件。
具体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包括具有乘坐空间的座椅本体、用于将儿童束缚在所述乘坐空间内的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系统包括第一约束组件、第二约束组件,所述第一约束组件具有分设于所述座椅本体左右两侧的两组,所述第二约束组件设置在所述座椅本体的前部,每组所述第一约束组件均包括第一连接件和条带状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具有分设于自身长度延伸方向相异两端部的连接端部与约束端部,所述连接端部设置在所述座椅本体上,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约束端部上,两组所述第一弹性件中的至少一者的所述约束端部上还设置有防护件,所述防护件具有防护面,所述第二约束组件包括下连接带,所述下连接带的一端部设置在所述座椅本体上,所述下连接带的另一端部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约束系统具有束缚状态与打开状态,所述约束系统处于束缚状态下,两组所述第一连接件均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配合连接,所述防护件形成对儿童腰腹部的防护,所述防护面朝向所述乘坐空间,所述防护面为朝向所述乘坐空间弯曲的弧面;所述约束系统处于打开状态下,两组所述第一连接件均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脱离配合,两组所述防护件均位于所述乘坐空间的上方且分别位于所述乘坐空间的左右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弹性件的所述约束端部上均设置有所述防护件,所述防护件具有主体部及延伸部,两组所述防护件相对的一侧具有配合面,所述延伸部自所述主体部向远离所述配合面的一侧延伸,所述约束系统处于束缚状态下,两组所述配合面贴合在一起,两组所述延伸部向所述座椅本体的左右两侧延伸,且两组所述延伸部均朝向所述乘坐空间弯曲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第一约束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且两者相对固定地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带的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新军高翔黄富阁
申请(专利权)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