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仪器设备送检管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771984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仪器设备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仪器设备送检管理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云服务器、仪器设备入库模块、扫描分拣模块、置物架、检测扫描模块、出库管理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RFID射频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对送检的仪器设备进行全过程跟踪,同时将待检的仪器设备和一件的仪器设备分开放置,通过射频识别技术对仪器设备进行精准定位,方便管理、查找和拿取,而且在仪器设备检测完成后自动通知送检的技术联系人,同时在云服务器上自动更新检测状态,方便送检人查看。方便送检人查看。方便送检人查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仪器设备送检管理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仪器设备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仪器设备送检管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网公司资产全周期管理体系工作的推进,要求对计量检定、检测设备等计量物资在购置、检测、在库、运行、检修、报废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管理。其中如何科学有效的以资产全周期为主线,管理好变化状态多、工作流程复杂繁琐的计量标准器具也成为计量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通常,仪器设备一般包括各类大型设备、仪器、仪表、计量器具等。目前存在着送检单位及送检产品数量多、设备厂家/型号分散问题,同时仪器设备收发/检测人员只能将送检设备散放在临时库房中。已检设备与待检设备混合,不同规格型号设备混合,使得查找、管理都十分不方便,不仅工作强度大,而且极易出错,造成混乱。而且送检单位也很难查询到送检设备的检测状态,往往只能被动等待,严重影响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仪器设备送检管理系统及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仪器设备送检管理系统,包括云服务器、仪器设备入库模块、扫描分拣模块、置物架、检测扫描模块、出库管理模块;所述仪器设备入库模块、扫描分拣模块、检测扫描模块、出库管理模块依次连接;所述仪器设备入库模块、扫描分拣模块、检测扫描模块、出库管理模块分别与云服务器连接;所述置物架包括待检置物架和已检置物架;所述待检置物架用于放置待检的仪器设备;所述已检置物架用于放置已检的仪器设备;所述仪器设备入库模块用于在接收送检的仪器设备时写入该送检的仪器设备对应的RFID身份标签,并将RFID身份标签贴在该送检的仪器设备上以及将RFID身份标签与该送检的仪器设备的匹配关系上传至云服务器;所述扫描分拣模块用于对该送检的仪器设备进行扫描,并根据该送检的仪器设备的类型和检测状态将该送检的仪器设备放置在对应的待检置物架上,并将待检置物架的序列号上传至云服务器;所述检测扫描模块用于在检测开始以及检测结束时对该送检的仪器设备进行扫描以更新该送检的仪器设备的检测状态,并将该送检的仪器设备放置在对应的已检置物架上,并将更新的检测状态以及检测的数据、已检置物架的序列号上传至云服务器;所述云服务器用于跟踪该送检的仪器设备的检测状态、置物架的放置位置,并在该送检的仪器设备检测完成时自动通过短信通知对应的送检联系人;所述出库管理模块用于对该送检的仪器设备进行出库扫描以更新该送检的仪器设备的在库状态,并将更新的状态上传至云服务器。
[0004]优选地,还包括标签管理模块,所述标签管理模块分别与云服务器连接;所述标签管理模块用于根据云服务器存储的该送检的仪器设备的在库状态为已出库后对RFID身份标签进行重置。
[0005]优选地,所述置物架为多层置物架,包括两块竖直连接板、若干块水平支撑板;所述水平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两块竖直连接板垂直连接;若干块所述水平支撑板分别平行设置在两块竖直连接板之间;所述置物架上标识有置物架序列号,置物架每层水平支撑板设置有层号。
[0006]优选地,所述云服务器中存储的置物架的放置位置具体为:状态代码+置物架序列号+层号+身份ID代码;所述状态代码用于表征待检或已检。
[0007]优选地,所述云服务器通过无线电台与数据传输单元DTU连接,所述数据传输单元DTU通过GPRS通信的方式将该送检的仪器设备已检测完成的短信发送给送检的联系人。
[0008]优选地,所述RFID身份标签包括仪器设备类型+身份ID代码。
[0009]优选地,所述云服务器还用于根据仪器设备类型将检测的数据进行互相对比分析。
[0010]优选地,还包括远程APP系统,所述远程APP系统与云服务器连接,用于送检联系人查看送检设备的状态。
[0011]一种仪器设备送检管理方法,应用所述的仪器设备送检管理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送检的仪器设备接收入库,并贴上RFID身份标签,同时将RFID身份标签与该送检的仪器设备的匹配关系上传至云服务器;步骤S2,对该送检的仪器设备进行扫描,并根据该送检的仪器设备的类型和检测状态将该送检的仪器设备放置在对应的待检置物架上,并将待检置物架的序列号上传至云服务器;步骤S3,检测人员根据云服务器存储的该送检的仪器设备所在置物架的序列号拿取该送检的仪器设备进行扫描、检测并将更新的检测状态以及检测的数据、已检置物架的序列号上传至云服务器;步骤S4,该送检的仪器设备检测完成后,云服务器自动发送短信通知给送检的联系人;步骤S5,对检测完成的仪器设备进行扫描出库,并将该仪器设备的RFID身份标签进行重置回收利用。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仪器设备送检管理系统及方法,通过RFID射频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对送检的仪器设备进行全过程跟踪,同时将待检的仪器设备和一件的仪器设备分开放置,通过射频识别技术对仪器设备进行精准定位,方便管理、查找和拿取,而且在仪器设备检测完成后自动通知送检的技术联系人,同时在云服务器上自动更新检测状态,方便送检人查看。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原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
ꢀ“
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0017]还应当理解,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专利技术。如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0018]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 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0019]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仪器设备送检管理系统,包括云服务器、仪器设备入库模块、扫描分拣模块、置物架、检测扫描模块、出库管理模块;所述仪器设备入库模块、扫描分拣模块、检测扫描模块、出库管理模块依次连接;所述仪器设备入库模块、扫描分拣模块、检测扫描模块、出库管理模块分别与云服务器连接;所述置物架包括待检置物架和已检置物架;所述待检置物架用于放置待检的仪器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仪器设备送检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云服务器、仪器设备入库模块、扫描分拣模块、置物架、检测扫描模块、出库管理模块;所述仪器设备入库模块、扫描分拣模块、检测扫描模块、出库管理模块依次连接;所述仪器设备入库模块、扫描分拣模块、检测扫描模块、出库管理模块分别与云服务器连接;所述置物架包括待检置物架和已检置物架;所述待检置物架用于放置待检的仪器设备;所述已检置物架用于放置已检的仪器设备;所述仪器设备入库模块用于在接收送检的仪器设备时写入该送检的仪器设备对应的RFID身份标签,并将RFID身份标签贴在该送检的仪器设备上以及将RFID身份标签与该送检的仪器设备的匹配关系上传至云服务器;所述扫描分拣模块用于对该送检的仪器设备进行扫描,并根据该送检的仪器设备的类型和检测状态将该送检的仪器设备放置在对应的待检置物架上,并将待检置物架的序列号上传至云服务器;所述检测扫描模块用于在检测开始以及检测结束时对该送检的仪器设备进行扫描以更新该送检的仪器设备的检测状态,并将该送检的仪器设备放置在对应的已检置物架上,并将更新的检测状态以及检测的数据、已检置物架的序列号上传至云服务器;所述云服务器用于跟踪该送检的仪器设备的检测状态、置物架的放置位置,并在该送检的仪器设备检测完成时自动通过短信通知对应的送检联系人;所述出库管理模块用于对该送检的仪器设备进行出库扫描以更新该送检的仪器设备的在库状态,并将更新的状态上传至云服务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仪器设备送检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标签管理模块,所述标签管理模块分别与云服务器连接;所述标签管理模块用于根据云服务器存储的该送检的仪器设备的在库状态为已出库后对RFID身份标签进行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仪器设备送检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架为多层置物架,包括两块竖直连接板、若干块水平支撑板;所述水平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两块竖直连接板垂直连接;若干块所述水平支撑板分别平行设置在两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风卓浩泽蒋圣超王斌李泰霖裴云庆吕泽承田树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