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基坑降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7099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基坑降水方法,属于土建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在基坑开挖前,在基坑周围设置若干个管井降水系统进行管井降水;在基坑开挖至基础底板标高以上时,沿基槽周边布置闭环的轻型井点降水系统进行轻型井点降水;在土方挖至垫层后,在基槽中间部位出现明水区域,采用明排降水系统进行明排降水。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复杂地质情况进行综合考虑,采用管井降水、改进创新后轻型井点降水及改进创新的明排降水三种方法组合使用完成基坑降水,能够保证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施工过程中不受地下水的干扰而影响施工进度及质量。不受地下水的干扰而影响施工进度及质量。不受地下水的干扰而影响施工进度及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基坑降水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建施工
,尤其是一种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基坑降水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基础施工中,由于工地质情况复杂或者地质情况勘察不明等因素制约,造成在基坑开挖完成后,基坑底部存在地下水或者地表水流入基坑等情况,尤其是在江、河、湖、海边等水多的地方施工时,复杂的地质情况易形成水囊或多个渗水量不同的区域,基坑底部水位过高会导致在后续施工中防水和钢筋绑扎无法施工。依据正常情况,采用集水明排的方式清除基坑内积水,通过挡水墙、排水沟以及水泵的结合设置有助于基坑内水的排放,往往单一的降水方法很难保证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施工过程中不受地下水的干扰而影响施工进度及质量。
[0003]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能够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基坑降水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基坑降水方法,能够保证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施工过程中不受地下水的干扰而影响施工进度及质量。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基坑降水方法,包括:在基坑开挖前,在基坑周围设置若干个管井降水系统进行管井降水;在基坑开挖至基础底板标高以上时,沿基槽周边布置闭环的轻型井点降水系统进行轻型井点降水;在土方挖至垫层后,在基槽中间部位出现明水区域,采用明排降水系统进行明排降水。
[000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管井降水系统包括若干个降水井、安装在降水井中的滤水井管、放置在滤水井管底部的水泵以及与水泵连接的吸水管;所述轻型井点降水系统包括若干个均匀布置在基槽周边的轻型井、若干个插入轻型井内的井点滤管、若干个与井点滤管连接的连接软管、与各连接软管连接的集水总管及设置在集水总管端部的真空泵;所述井点滤管与连接软管连接的端部设置有截门及变径;所述集水总管设置有若干个与连接软管连接的接头;所述明排降水系统包括在明水处挖出的凹坑井、插入凹坑井内的钢管、填入钢管内的石子和抽水用的水泵;所述钢管的上部设置有内外止水环。
[0007]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管井降水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1,井点测量定位;降水井位置距离基坑上口边缘0.5m;1.2,挖井口;1.3,安护筒钻机就位;钻机安装平稳牢固,钻机就位偏差不大于0.05m;
1.4,钻孔;使用柴油液压水井钻机,施工中应保持钻孔内有水头压浆高度,防止孔壁坍塌;1.5,回填井底砂垫层;1.6,吊放滤水井管;滤水井管使用400mm直径水泥透水管外包密目网,透水管接头应严密,防止泥沙进入滤水井管内;1.7,回填滤水井管与孔壁间的砾石过滤层;砾料应保证规格质量,含泥粉的砾料必须过筛后方能使用,填砾时应沿井壁与井管间缓慢投入,严禁车装充填,以免冲撞井管产生歪斜及中间堵塞,经洗井发现砾料下沉时,及时补充砾料,不许产生井管与井壁间空洞,以免造成填砾不实,后期涌泥涌砂掩埋井泵隐患;1.8,洗井;1.9,滤水井管内下设水泵;1.10,安装抽水控制电路并试抽水;成井后用潜水泵进行试抽水运转,如发现洗井后仍不出水或水量不达标的死井,应按达标要求检查,及时进行补井,不能待全面降水实施后再进行补井;1.11,降水井正常工作;1.12,降水完毕拔滤水井管;1.13,封井。
[0008]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变径采用透明材质,内部放置若干个彩色漂浮物,变径与截门连接处以及连接软管与接头连接处均设置有滤网;所述彩色漂浮物为能够在水中随水流漂动的塑料球或塑料片。
[0009]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软管采用内衬钢丝的透明螺纹胶管。
[001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轻型井点降水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2.1,井点沟槽放线和开挖并设置集水坑;2.2,采用钻机进行钻孔,形成轻型井;2.3,下井点滤管:钻孔成功后,应立即放入井点滤管,井点滤管应居轻型井中心,严禁将井点滤管强行压入轻型井中,井点滤管垂直度允许误差为1%;2.4,填滤料、封口:井点滤管放置后,在管壁周围填滤料,滤料采用粗砂,灌砂高度3m,确保水流畅通,填滤料时注意填滤速度,避免中部架空,同时滤料投入量不少于计算量的95%;当填砾至轻型井口下1m左右时,改换用粘土逐层填入捣实封口,以防泄漏,实现真空降水;2.5,安装集水总管:集水总管直径Φ63mm,每根4m,互相间用法兰连接,在管壁每1

2m处设置一个连接井点滤管的接头,集水总管的一端与泵连接,安装过程中各连接点必须密封,井点真空度不小于60KPa;2.6,管路连接:通过连接软管将所有井点滤管和集水总管连接在一起;在抽水前截门均为打开状态;2.7,安装真空泵机组:降水设备采用真空泵机组,离心泵功率7.5kw,最大抽水量为60m3/h,最大抽汲深度为9.6m,最大提升高度为8m,真空压力必须达到6

8kg;
2.8,试抽水:在试抽水过程中,定时观察抽水流量,工作水压力、真空度以及观测孔的水位,并做好记录,根据水位下降的趋势,分析其降水效果;如出现与设计有较大出入,应及时调整降水设计方案;2.9,开始抽水:保证抽水设备的正常运行,降水期间不得停泵;将抽出的水排至降水区以外,以防产生回渗;2.10,降水完毕拔出井点滤管。
[001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2.3中,所述井点滤管采用直径为Φ32mm的PVC管,长为6.5m,管下端封死,在管壁上用钻头开洞并用密目网包扎严密。
[001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2.6中,所述连接软管的内径为Φ48mm,长度为2m;通过观察彩色漂浮物在连接软管内的抖动情况,当发现连接软管内长时间无水时,关闭此截门,打开其他截门移动或循环抽取其他轻型井点积水;真空泵能够实时调整真空度。
[001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明排降水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3.1,在基坑中间渗水量大区域挖凹坑井;3.2,在凹坑井内插入钢管,然后在钢管内填入作料滤料用的20

30cm的石子,同时在钢管与凹坑井井壁之间也填入石子;3.3,再往钢管内下水泵进行抽水处理;3.4,抽水完毕,将钢管内的水抽干,移出水泵;3.5,在钢管内浇筑速凝混凝土封住钢管,再在顶部用钢板焊接或用法兰加盖板密封严密,在凹坑井上平面设置100cm的垫层,最后浇筑混凝土形成底板覆盖。
[001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钢管的内径为Φ400~600mm,长度为1800mm;钢管顶低于底板面层100mm,底板的厚度为800mm,垫层的厚度为100mm,钢管插入凹坑井内的高度为1000mm;所述内外止水环的内环和外环宽度均为50~100mm,厚度为5mm。
[001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技术进步是:1、本专利技术针对复杂地质情况(湖边、河边、江边、海边等水多的地方)进行综合考虑,采用管井降水、轻型井点降水及明排降水三种方法组合使用完成基坑降水,能够保证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基坑降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基坑开挖前,在基坑周围设置若干个管井降水系统(1)进行管井降水;在基坑开挖至基础底板标高以上时,沿基槽周边布置闭环的轻型井点降水系统(6)进行轻型井点降水;在土方挖至垫层后,在基槽中间部位出现明水区域,采用明排降水系统进行明排降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基坑降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井降水系统(1)包括若干个降水井、安装在降水井中的滤水井管、放置在滤水井管底部的水泵以及与水泵连接的吸水管;所述轻型井点降水系统(6)包括若干个均匀布置在基槽周边的轻型井(6

1)、若干个插入轻型井(6

1)内的井点滤管(6

2)、若干个与井点滤管(6

2)连接的连接软管(6

6)、与各连接软管(6

6)连接的集水总管(6

8)及设置在集水总管(6

8)端部的真空泵;所述井点滤管(6

2)与连接软管(6

6)连接的端部设置有截门(6

3)及变径(6

4);所述集水总管(6

8)设置有若干个与连接软管(6

6)连接的接头(6

7);所述明排降水系统包括在明水处挖出的凹坑井(12)、插入凹坑井(12)内的钢管(7)、填入钢管(7)内的石子(11)和抽水用的水泵;所述钢管(7)的上部设置有内外止水环(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基坑降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井降水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1,井点测量定位;降水井位置距离基坑上口边缘0.5m;1.2,挖井口;1.3,安护筒钻机就位;钻机安装平稳牢固,钻机就位偏差不大于0.05m;1.4,钻孔;使用柴油液压水井钻机,施工中应保持钻孔内有水头压浆高度,防止孔壁坍塌;1.5,回填井底砂垫层;1.6,吊放滤水井管;滤水井管使用400mm直径水泥透水管外包密目网,透水管接头应严密,防止泥沙进入滤水井管内;1.7,回填滤水井管与孔壁间的砾石过滤层;砾料应保证规格质量,含泥粉的砾料必须过筛后方能使用,填砾时应沿井壁与井管间缓慢投入,严禁车装充填,以免冲撞井管产生歪斜及中间堵塞,经洗井发现砾料下沉时,及时补充砾料,不许产生井管与井壁间空洞,以免造成填砾不实,后期涌泥涌砂掩埋井泵隐患;1.8,洗井;1.9,滤水井管内下设水泵;1.10,安装抽水控制电路并试抽水;成井后用潜水泵进行试抽水运转,如发现洗井后仍不出水或水量不达标的死井,应按达标要求检查,及时进行补井,不能待全面降水实施后再进行补井;1.11,降水井正常工作;1.12,降水完毕拔滤水井管;1.13,封井。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基坑降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6

4)采用透明材质,内部放置若干个彩色漂浮物(6

5),变径(6

4)与截门(6

3)连接
处以及连接软管(6

6)与接头(6

7)连接处均设置有滤网;所述彩色漂浮物(6

5)为能够在水中随水流漂动的塑料球或塑料片。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基坑降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软管(6

6)采用内衬钢丝的透明螺纹胶管。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基坑降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轻型井点降水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2.1,井点沟槽放线和开挖并设置集水坑;2.2,采用钻机进行钻孔,形成轻型井(6

1);2.3,下井点滤管(6

2):钻孔成功后,应立即放入井点滤管(6

2),井点滤管(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文斌丁浩吴章伟田勋张国芳高立飞马琳雪王灿博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