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酸盐岩生物溶蚀实验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碳酸盐岩生物溶蚀实验设备
,涉及一种碳酸盐岩生物溶蚀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藻类具极强的生命力,其对石灰岩的溶蚀主要是通过生物化学作用来实现的。藻类呼吸作用(夜间)释放CO
2 ,遇水生成碳酸,引起微环境中方解石的溶解,同时,还可直接向微环境中释放酸性物质及螯合代谢产物促进石灰岩的溶解。另外藻类分泌的粘液及遗体,其主要成分是多糖,多糖在微生物作用下,可氧化分解成草酸或丁酸8,加强石灰岩的溶解。所以可见藻类生物及分泌物与麻坑状、锯齿状溶蚀及石灰岩颗粒相伴生。漏斗状的微溶孔可以由地衣微溶孔演化而来,也可以是藻类在石灰岩表面选择性溶蚀而成。
[0003]碳酸盐岩生物溶蚀实验设备在市场上目前并没有,而实验室针对室内土柱模拟淋溶实验采用的土柱模拟淋溶装置如图2所示。该装置无法实现碳酸盐岩生物溶蚀实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碳酸盐岩生物溶蚀实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酸盐岩生物溶蚀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滴灌吊瓶(1)、砂芯漏斗(2)、分液漏斗(3)、三角漏斗(5)和锥形瓶(4),砂芯漏斗(2)和分液漏斗(3)从上到下固定连接在铁架台(6)上,且砂芯漏斗(2)下端的出液端连接到分液漏斗(3)上端的进液口,三角漏斗(5)搁置在砂芯漏斗(2)上端,滴灌吊瓶(1)吊挂在支架(7)上且通过带有针头的软管(8)连接到三角漏斗(5)内,三角漏斗(5)内放置接种的岩石试片(9)并采用无菌透气膜(10)封口,锥形瓶(4)放置在铁架台(6)上且瓶口正对分液漏斗(3)嘴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妮,杨春柳,熊康宁,赖文丹,李莹,田永竹,陈大菊,赵家伟,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