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挂篮的移动位移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6820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19
一种用于挂篮的移动位移测量装置,包含有安装在挂篮上的支座(1)、放置到轨道上的测量轮(3)、设置在测量轮(3)与支座(1)之间的角位移测量仪(4),通过支座(1),实现了对测量轮(3)和角位移测量仪(4)的支撑安装,通过测量轮(3)和角位移测量仪(4),实现了对挂篮沿轨道的移动长度进行在线测量,因此提高了施工的效率。因此提高了施工的效率。因此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挂篮的移动位移测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移动位移测量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挂篮的移动位移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挂篮是悬臂施工中的主要设备,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桁架式、斜拉式、型钢式及混合式4种。根据混凝土悬臂施工工艺要求及设计图纸对挂篮的要求,综合比较各种形式挂篮特点、重量、采用钢材类型、施工工艺等;挂篮设计原则:自重轻、结构简单、坚固稳定、前移和装拆方便、具有较强的可重复利用性,受力后变形小等特点,并且挂篮下空间充足,可提供较大施工作业面,利于钢筋模板施工操作,在挂篮使用过程中,挂篮通常需要沿轨道进行移动,因此用于挂篮的移动位移测量装置是一种重要的建筑装置,在现有的用于挂篮的移动位移测量装置中,还没有一种用于挂篮的移动位移测量装置,多为人为观测来确定挂篮的位移量,这种方法精度较低,并且无法测量和控制位移参数,渐渐不适用于现有的机械自动化施工节奏,从而影响了施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客体是一种用于挂篮的移动位移测量装置。
[0004]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挂篮的移动位移测量装置,因此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安装在挂篮上的支座、放置到轨道上的测量轮、设置在测量轮与支座之间的角位移测量仪。
[0006]由于设计了支座、测量轮和角位移测量仪,通过支座,实现了对测量轮和角位移测量仪的支撑安装,通过测量轮和角位移测量仪,实现了对挂篮沿轨道的移动长度进行在线测量,因此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0007]本技术设计了,按照对挂篮沿轨道的移动长度进行在线测量的方式把支座、测量轮和角位移测量仪相互联接。
[0008]本技术设计了,按照把角位移量为基础信号的的方式把测量轮和角位移测量仪与支座联接。
[0009]以上三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对测量轮的转动角度量,实现了对挂篮沿轨道的移动长度的测量,实现了对施工量的预先核算。
[0010]本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支座与角位移测量仪之间,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弹簧支撑。
[0011]本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支座与角位移测量仪之间,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壳体、电池和PLC处理器。
[0012]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其它部件的集成安装。
[0013]本技术设计了,在支座上设置有壳体,在壳体上分别设置有电池和PLC处理器
并且在角位移测量仪与支座之间设置有弹簧支撑,角位移测量仪和电池设置在PLC处理器上。
[0014]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支座、弹簧支撑、测量轮、角位移测量仪、壳体、电池和PLC处理器,组成了本技术的基础技术方案,解决了本技术的技术问题。
[0015]本技术设计了,支座设置为包含有横部、竖部和加强板并且在竖部上分别设置有通孔体,横部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竖部的中间部联接并且加强板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横部联接,加强板的外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竖部联接并且横部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弹簧支撑联接,横部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壳体联接并且横部和竖部分别设置为矩形板状体,横部和竖部设置为呈T字形分布并且加强板设置为三角形片状体,通孔体设置为圆形孔状体。
[0016]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测量轮的探伸梁的支撑,提高了测量轮的运动性能。
[0017]本技术设计了,测量轮设置为包含有轮部和橡胶轮套部并且橡胶轮套部设置为与轮部套装式联接,轮部的中心部设置为与角位移测量仪联接并且轮部设置为圆形盘状体,橡胶轮套部设置为圆形圈状体。
[0018]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与轨道的缓冲接触,防止对角位移测量仪产生冲击力。
[0019]本技术设计了,角位移测量仪设置为包含有仪壳、转动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角位移编码器并且转动轴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仪壳转动式联接,角位移编码器的外壳设置为与仪壳的内壁联接并且角位移编码器的端轴设置为与第二齿轮联接,转动轴设置为与第一齿轮联接并且第二齿轮设置为与第一齿轮啮合式联接,仪壳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弹簧支撑联接并且转动轴的端头设置为与测量轮联接,角位移编码器的输出接口设置为与PLC处理器联接并且仪壳设置为矩形箱状体,转动轴设置为圆形棒状体并且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设置为直齿轮,角位移编码器设置为角编码器。
[0020]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测量轮的转动角度量的计量,得到挂篮沿轨道的移动长度信号。
[0021]本技术设计了,弹簧支撑设置为包含有弹簧部、上座部和下座部并且弹簧部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上座部的内端端面部联接并且弹簧部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下座部的内端端面部联接,上座部的外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支座联接并且下座部的外端端面部设置为与角位移测量仪联接,弹簧部设置为柱式弹簧并且上座部和下座部分别设置为圆形盒状体。
[0022]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角位移测量仪的缓冲支撑,保证了在运动过程中角位移测量仪的稳定性能。
[0023]本技术设计了,壳体设置为具有两个腔体的箱状体并且壳体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支座联接,壳体的其中一个腔体设置为与电池联接并且壳体的其中另一个腔体设置为与PLC处理器联接。
[0024]本技术设计了,电池设置为蓄电池组并且电池设置为与壳体嵌入式联接,电池的电极设置为与PLC处理器的电源接口联接。
[0025]本技术设计了,PLC处理器设置为与壳体嵌入式联接并且PLC处理器的电源接
口设置为与电池联接,PLC处理器的输入接口设置为与角位移测量仪联接并且PLC处理器的输出接口设置为与后台计算机无线电波式联接。
[0026]以上三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挂篮沿轨道的移动长度信号的在线处理,实现了挂篮沿轨道的移动长度的动态更新。
[0027]本技术设计了,支座与测量轮和角位移测量仪设置为按照滚动测量的方式分布并且支座、测量轮和角位移测量仪与弹簧支撑设置为按照缓冲支撑的方式分布,支座、测量轮和角位移测量仪与壳体、电池和PLC处理器设置为按照数据传输的方式分布,两个测量轮设置在角位移测量仪上,至少四个弹簧支撑设置在角位移测量仪与支座之间,转动轴设置为与轮部联接,仪壳设置为与下座部联接,上座部设置为与横部联接。
[0028]在本技术方案中,支座、测量轮和角位移测量仪是基础部件,也是本技术的必要技术特征,弹簧支撑、壳体、电池和PLC处理器是功能部件,是实现本技术的其它技术效果的特征,横部、竖部、加强板、通孔体、弹簧部、上座部、下座部、轮部、橡胶轮套部、仪壳、转动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角位移编码器这些技术特征的设计,是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技术特征。
[0029]在本技术方案中,对挂篮沿轨道的移动长度进行在线测量的支座、测量轮和角位移测量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挂篮的移动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安装在挂篮上的支座(1)、放置到轨道上的测量轮(3)、设置在测量轮(3)与支座(1)之间的角位移测量仪(4),按照对挂篮沿轨道的移动长度进行在线测量的方式把支座(1)、测量轮(3)和角位移测量仪(4)相互联接,测量轮(3)设置为包含有轮部(31)和橡胶轮套部(32)并且橡胶轮套部(32)设置为与轮部(31)套装式联接,轮部(31)的中心部设置为与角位移测量仪(4)联接并且轮部(31)设置为圆形盘状体,橡胶轮套部(32)设置为圆形圈状体,角位移测量仪(4)设置为包含有仪壳(41)、转动轴(42)、第一齿轮(43)、第二齿轮(44)和角位移编码器(45)并且转动轴(42)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仪壳(41)转动式联接,角位移编码器(45)的外壳设置为与仪壳(41)的内壁联接并且角位移编码器(45)的端轴设置为与第二齿轮(44)联接,转动轴(42)设置为与第一齿轮(43)联接并且第二齿轮(44)设置为与第一齿轮(43)啮合式联接,仪壳(4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弹簧支撑(2)联接并且转动轴(42)的端头设置为与测量轮(3)联接,角位移编码器(45)的输出接口设置为与PLC处理器(7)联接并且仪壳(41)设置为矩形箱状体,转动轴(42)设置为圆形棒状体并且第一齿轮(43)和第二齿轮(44)设置为直齿轮,角位移编码器(45)设置为角编码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挂篮的移动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是:按照把角位移量为基础信号的方式把测量轮(3)和角位移测量仪(4)与支座(1)联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挂篮的移动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是: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支座(1)与角位移测量仪(4)之间,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弹簧支撑(2),或,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支座(1)与角位移测量仪(4)之间,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壳体(5)、电池(6)和PLC处理器(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挂篮的移动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是:在支座(1)上设置有壳体(5),在壳体(5)上分别设置有电池(6)和PLC处理器(7)并且在角位移测量仪(4)与支座(1)之间设置有弹簧支撑(2),角位移测量仪(4)和电池(6)设置在PLC处理器(7)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挂篮的移动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是:支座(1)设置为包含有横部(11)、竖部(12)和加强板(13)并且在竖部(12)上分别设置有通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晋夫陈锦明王成孙启河石宾梅神亮贾丹丹吴海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