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生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76697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17
一种自动化生长系统包括:多个无性生产线,其用于将多个种植生长通道从生长区域的第一端移动到第二端;多个开花生产线,其用于将所述通道从所述第二端移动到所述第一端;以及第一传送皮带,其用于将种植生长通道从所述多个无性生产线移动到所述多个开花生产线。每一生产线可包括框架、被配置成接收生长通道的传送机组合件、包括沿其间隔开的多个调节器以供用于将流体沉积到所述生长通道中的施肥递送线、排放凹槽以及定位在所述传送机组合件下方的空气供应管道,所述空气供应管道包括其中的多个开口以供用于将经调节空气递送到在所述生长通道中生长的植物。每一生长通道可包括:凹槽,其具有高于第二端的第一端;凸缘,其从所述凹槽的一对相对横向边缘中的每一者横向地延伸且在其上部表面上具有从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延伸不同预定距离的多个沥滤线;以及施肥接收结构,其附接到所述凹槽的所述第一端并且被配置成将处于其中的流体引导到每一凸缘的所述沥滤线中。凸缘的所述沥滤线中。凸缘的所述沥滤线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自动化生长系统


[0001]本公开涉及用于生长植物的自动化系统,以及相关设备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存在用于生长植物的行业和产品标准实践。建立在原始人工实践的基础上,已在一定程度上针对每一作物优化、自动化、改进和调适生长技术。在自动化技术在培育行业中越来越常见的情况下,出现许多不同设计。然而,当前设施通常实施标准或非优化自动化技术,且可产生低效生产和冗余组件。
[0003]需要用于生长作物的改进的系统或至少替代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生长多个植物的通道。所述通道包括:凹槽,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以及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延伸的一对相对横向边缘,所述凹槽保持倾斜以使得所述第一端高于所述第二端;凸缘,其从所述凹槽的所述对相对横向边缘中的每一者横向地延伸,每一凸缘在其上部表面上具有多个沥滤线,每一沥滤线从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延伸不同预定距离;以及施肥接收结构,其附接到所述凹槽的所述第一端并且被配置成将处于其中的流体引导到每一凸缘的所述沥滤线中。
[0005]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化生长系统的生产线。所述生产线包括:框架,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由所述框架支撑的传送机组合件,所述传送机组合件被配置成在所述第一端处接收生长通道且朝向所述第二端移动所述生长通道;由所述框架支撑的施肥递送线,所述施肥递送线在所述第一与第二端之间延伸并且定位在所述传送机组合件的第一横向侧上方且定位到所述第一横向侧,所述施肥递送线包括沿其间隔开的多个调节器以供用于将流体沉积到所述生长通道的施肥接收结构中;由所述框架支撑的排放凹槽,所述排放凹槽在所述第一与第二端之间延伸且定位到所述传送机组合件的第二横向侧;以及由所述框架支撑的空气供应管道,所述空气供应管道在所述第一与第二端之间延伸且定位在所述传送机组合件下方,所述空气供应管道包括其中的多个开口以供用于将经调节空气递送到在所述生长通道中生长的植物。
[0006]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自动化生长系统,其包括:在生长区域的无性部分中的多个无性生产线,其用于将多个种植生长通道从所述生长区域的第一端移动到所述生长区域的第二端;在所述生长区域的开花部分中的多个开花生产线,其用于将多个种植生长通道从所述生长区域的所述第二端移动到所述生长区域的所述第一端;以及第一传送皮带,其横向地延伸跨越所述生长区域的所述第二端以供用于将种植生长通道从所述多个无性生产线移动到所述多个开花生产线。
[0007]下文阐述实例实施例的更多方面和细节。
附图说明
[0008]以下图式阐述实施例,其中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部件。实施例借助于实例但不作为限制在附图中示出。
[0009]图1展示根据本公开的实例实施例的自动化生长系统。
[0010]图1A和1B展示图1中的区域A和B的放大视图。
[0011]图2展示根据本公开的实例实施例的自动化生长系统的生产线。
[0012]图2A为图2的生产线的一端的放大视图。
[0013]图2B为图2的生产线的端视图。
[0014]图3展示根据本公开的实例实施例的自动化生长系统的生长通道。
[0015]图3A为图3的生长通道的端视图。
[0016]图3B为具有替代性排放配置的图3的生长通道的俯视图。
[0017]图3C为其中插入有生长舱的生长通道的部分的俯视图,其中省略盆槽且展示凹槽在横向尺寸上拉伸以示出沥滤线的不同长度。
[0018]图3D、3E和3F展示具有三种不同配置的沥滤线的实例生长通道凸缘的截面视图。
[0019]图4展示根据本公开的实例实施例的自动化生长系统的生长通道。
[0020]图4A为更详细地展示施肥接收结构的图4的生长通道的放大视图。
[0021]图4B为展示个别组件的图4的生长通道的分解视图。
[0022]图4C为具有用线指示的两个不同配置的生长凹槽的图4的生长通道的截面视图。
[0023]图5为图1的自动化生长系统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文描述用于生长植物的实例自动化系统,以及相关设备和方法。
[0025]为了图示的简单和清晰起见,可在图中重复附图标记以指示对应的或类似的元件。阐述许多细节以提供对本文所描述的实例的理解。可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实践所述实例。在其它情况下,未详细描述众所周知的方法、程序和组件以免混淆所描述的实例。不应将描述视为受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例的范围。
[0026]图1展示根据本公开的实例实施例的自动化生长系统10。所述生长系统在最小人体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提供从微繁阶段到收获的所有基本生长机制。如下文所论述,在大部分生长周期期间,植物在生长系统的生产线上。生长系统10可安装于用于生长植物的例如温室之类的结构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结构为例如用于生长大麻的安全且经许可设施的一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结构包括如于2019年3月7日提交的第62/815131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案以及于2020年3月6日提交的第PCT/CA2020/050302号PCT专利申请案中所公开的结构,其在此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结构具有距赤道更远的第一端以及距赤道更近的第二端。
[0027]生长系统10包括种植室传送皮带12,已装载有含有植物的培育变种(在本文中称为“栽培品种”)的舱的生长通道200(例如,图2A中所展示)被放置于所述种植室传送皮带上。在装载到通道200中之前,栽培品种在图5中所展示的微繁区域145内成熟,所述图5为图1的自动化生长系统的放大视图。
[0028]下文参考图3论述通道200的细节。在一些实施例中,生长系统10延伸穿过结构的
主要生长区域,并且延伸到若干额外室中,例如微繁室、种植室、收获室。此类额外室将通常在本文中被称作处理室。
[0029]图1的分区A在图1A中展示为放大的,并且分区B在图1B中展示为放大的。图1、1A、1B为自动化生长系统的组件、设备、分区和区域的实例配置或布局。在其它实施例中,可存在用于组件、设备、分区和区域的其它布局。
[0030]通过种植室传送皮带12将生长通道中的栽培品种移动到枢转传送皮带13上,如图1A中所展示。在接收通道之后,枢转传送皮带13接着停止、在其一端处围绕轴线枢转90度,且反转方向以将通道移动到双向传送机组合件14上以供用于将通道向和从生长区域输送。
[0031]如图1B中所展示,双向传送机组合件包括由另一枢转传送皮带15连接的纵向皮带14A和横向皮带14B。横向皮带14B将通道移动到结构的无性区域16中,且每一通道被装载到多个无性生产线100中的一者上。在一些实施例中,通道被自动装载到具有顶置式起重机或其它自动化机构的生产线上。
[0032]每一生产线100包括用于向栽培品种提供水、养分、通风和光的集成组件。下文参考图2论述生产线100的细节。
[0033]图5(图1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生长多个植物的通道,所述通道包括:凹槽,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以及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延伸的一对相对横向边缘,所述凹槽保持倾斜以使得所述第一端高于所述第二端;凸缘,其从所述凹槽的所述对相对横向边缘中的每一者横向地延伸,每一凸缘在其上部表面上具有多个沥滤线,每一沥滤线从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延伸不同预定距离;以及施肥接收结构,其附接到所述凹槽的所述第一端并且被配置成将处于其中的流体引导到每一凸缘的所述沥滤线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道,其中每一凸缘的底侧与水平面成角度地倾斜以引导所述凹槽周围的空气。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道,其中所述凹槽被配置成固持至少12个生长舱,每一生长舱包括其中放置有小植株的生长介质块。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道,其中所述施肥接收结构包括具有多个成角表面的盆槽以使用重力将处于其中的流体引导到所述沥滤线。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道,其包括在所述凹槽的所述第二端的近侧的一个或多个排放出口。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道,其中所述施肥接收结构包括化学地焊接到所述凹槽的聚氯乙烯(PVC)组件。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道,其中每一凸缘具有至少五个沥滤线。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道,其中每一沥滤线界定于两个竖直壁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道,其中每一沥滤线界定于两个成角度壁之间。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道,其中每一沥滤线界定于U形通道内。11.一种通道组合件,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至少两个通道。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道组合件,其包括连接所述至少两个通道以防止所述通道之间的相对运动的一个或多个端板。13.一种用于自动化生长系统的生产线,所述生产线包括:框架,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由所述框架支撑的传送机组合件,所述传送机组合件被配置成在所述第一端处接收生长通道且朝向所述第二端移动所述生长通道;由所述框架支撑的施肥递送线,所述施肥递送线在所述第一与第二端之间延伸并且定位在所述传送机组合件的第一横向侧上方且定位到所述第一横向侧,所述施肥递送线包括沿其间隔开的多个调节器以供用于将流体沉积到所述生长通道的施肥接收结构中;由所述框架支撑的排放凹槽,所述排放凹槽在所述第一与第二端之间延伸且定位到所述传送机组合件的第二横向侧;以及由所述框架支撑的空气供应管道,所述空气供应管道在所述第一与第二端之间延伸且定位在所述传送机组合件下方,所述空气供应管道包括其中的多个开口以供用于将经调节空气递送到在所述生长通道中生长的植物。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生产线,其中所述空气供应管道包括经连接以在其中接收
经调节空气流的中空锥体的锥台,所述锥台具有垂直于在所述第一与第二端之间延伸的轴线的圆形横截面,所述圆形横截面在穿过所述锥台的空气流的方向上具有递减的直径。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生产线,其中所述空气供应管道由乙烯四氟乙烯(ETFE)构成。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生产线,其包括定位于所述传送机组合件下方的至少两个空气供应管道。17.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生产线,其包含用于过滤和调节递送到在所述生长通道中生长的植物的空气的系统,所述系统控制空气温度、CO2含量和湿度中的至少一者。18.根据权利要求13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生产线,其包括用于使用紫外线杀菌辐照对递送到在所述生长通道中生长的植物的空气进行杀菌的系统。19.根据权利要求13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生产线,其包括用于过滤待递送到所述施肥递送线的流体的反渗透单元。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I
申请(专利权)人:农力种植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