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地大棚搭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76531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山地大棚搭建系统,包括用于支撑大棚的基座、用于固定大棚的支架、用于降低大棚的震动的减震器、用于清扫顶棚的积雪的扫雪结构、用于调节扫雪结构的位置的调节结构,基座设置在地面上,支架设置在基座上,支架与基座固定连接,减震器设置在支架内部,减震器与支架固定连接,扫雪结构设置在支架上方,扫雪结构与支架可拆连接,调节结构与支架铰接,调节结构与扫雪结构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山地大棚搭建系统,降低大棚的震动,清扫棚顶上的积雪,对大棚进行加固。对大棚进行加固。对大棚进行加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地大棚搭建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温室大棚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山地大棚搭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杨梅是大众十分喜爱的水果,具有健脾、消食、止渴等功效。杨梅露地栽培在果实发育成熟期,适逢春夏阴雨季节,温暖潮湿,果实极易吸水而馊。采用大棚设施栽培,既可减轻杨梅病虫害发生,提高产品质量,又可提前上市,延长采摘时间,增加经济效益。在恶劣或极端天气条件下,大棚容易损坏,若遇下雪,应及时清扫棚顶上的积雪,避免积雪压倒大棚,因而应对大棚进行加固。
[0003]现有技术中大棚搭建仅采用支架进行加固,不能降低大棚的震动,也不能清扫棚顶上的积雪。
[0004]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大棚横梁加固结构”,其公告号CN210610478U,包括骨架,所述骨架内侧中部固定安装有横向支架,所述骨架之间位于横向支架同一平面度固定安装有纵向支架,所述横向支架上端中部固定安装有竖直支架,所述竖直支架上端与骨架顶部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竖直支架边侧固定安装有三脚架,所述三脚架下端固定连接在横向支架的上端,所述三脚架与竖直支架之间存在一定角度,所述骨架下方固定安装有加固杆。该大棚横梁加固结构,横向、纵向、竖直三个方向均设置有支架,大大加强了该大棚的牢固性,且增设有三脚架用以抵御横向大风,大大提高了大棚的抗风能力,同时在骨架下方安装了加固杆,进一步提高了该大棚的牢固性。缺点是仅采用支架进行加固,不能降低大棚的震动,也不能清扫棚顶上的积雪。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大棚的加固结构仅采用支架进行加固,不能降低大棚的震动,也不能清扫棚顶上的积雪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山地大棚搭建系统,降低大棚的震动,清扫棚顶上的积雪,对大棚进行加固。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山地大棚搭建系统,包括:基座,其用于支撑大棚,基座设置在地面上;支架,其用于固定大棚,支架设置在基座上,支架与基座固定连接;减震器,其用于降低大棚的震动,减震器设置在支架内部,减震器与支架固定连接;扫雪结构,其用于清扫顶棚的积雪,扫雪结构设置在支架上方,扫雪结构与支架可拆连接;调节结构,其用于调节扫雪结构的位置,调节结构与支架铰接,调节结构与扫雪结构固定连接。
[0007]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克服现有技术中大棚的加固结构仅采用支架进行加固,
不能降低大棚的震动,也不能清扫棚顶上的积雪的问题,降低大棚的震动,对棚顶上不同位置的积雪进行多次清扫,对大棚进行加固。用于支撑大棚的基座固定设置在地面上,便于大棚水平设置,支架用于固定大棚,设置在基座上的支架与基座固定连接,便于支架的固定,减震器用于降低大棚的震动,设置在支架内部的减震器与支架固定连接,减小大棚左右方向上的震动,对大棚进行加固,扫雪结构用于清扫顶棚的积雪,设置在支架上方的扫雪结构与支架可拆连接,用于调节扫雪结构的位置的调节结构与支架铰接,与扫雪结构固定连接,使得扫雪结构既能转动,又能上下左右移动,满足对顶棚的不同位置的积雪进行多次清理。
[0008]作为优选,所述支架的顶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设有用于连接扫雪结构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底座铰接。底座固定在大棚顶端的中心处,便于扫雪结构的转动从而对顶棚的不同位置的积雪进行清理,底座上表面的连接块用于连接扫雪结构,底座的侧面上的鼓风机用于吹落较轻的积雪,支架的下部设有若干通风格栅,底座内设有旋转电机,便于驱动扫雪结构的转动,底座内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旋转电机及调节结构电连接。
[0009]作为优选,所述调节结构包括伸缩竖杆和伸缩横杆,所述伸缩竖杆设置在连接块上,所述伸缩横杆与扫雪结构的一侧连接。连接块上设有伸缩竖杆,便于对扫雪结构的竖直位置进行调节,扫雪结构的左侧连接伸缩横杆,便于对扫雪结构的水平位置进行调节。
[0010]作为优选,所述支架包括位于大棚外部的第一支架和位于大棚内部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呈弧形,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直杆和斜杆,所述直杆竖直固定在基座上,所述直杆的上端与第一支架的中心处通过斜杆连接,所述直杆的上端连接一横杆,所述一对斜杆与横杆组成三角形。设置在大棚外部的第一支架与设置在大棚内部的第二支架在顶端固定连接,内外两层支架对大棚进行加固,加固效果更好。第一支架呈弧形,便于大棚上的积雪自然脱落,第二支架上的直杆竖直固定在基座上,作物种植在第二支架内,直杆的上端与第一支架的中心处通过斜杆连接,直杆与斜杆整体呈三角形,三角形的结构稳固,横杆下方悬吊若干个用于增加空气湿度的喷头,支架的中心处设有直立柱,直立柱的内部设有用于通过电线或水管的通孔。
[0011]作为优选,所述减震器包括活塞、活塞筒及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一端连接活塞,活塞杆另一端与活塞筒的端口滑动连接。当大棚产生震动时,第一支架产生震动,带动减震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从而减小纵向振动。
[0012]作为优选,所述活塞杆带动活塞在活塞筒内做往复运动,所述活塞筒内设有油液,所述活塞上设有若干用于通过油液的间隙。当活塞上下移动时,油液通过间隙向活塞另一侧流动,此时活塞筒内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的内摩擦便对上下移动的活塞形成阻尼力,使得振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通过活塞筒外侧壁上的导热板,将热量散发,减震器上设有用于减震降噪的弹簧,弹簧套设在活塞筒外。
[0013]作为优选,所述扫雪结构包括连接板和毛刷,所述毛刷固定在连接板下方,所述连接板呈弧形。固定在连接板下方的毛刷用于对积雪进行清扫,连接板呈弧形便于适配大棚的顶棚形状。
[0014]作为优选,所述扫雪结构包括连接板和铣刀,所述铣刀固定在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若干用于穿过铣刀的固定孔,所述铣刀与连接板对应位置的切线方向垂直。当积雪融化后再次结冰时,固定在连接板上的铣刀用于对冰碴切割,连接板上的固定孔用于穿过铣刀,铣刀与连接板的切线方向垂直,便于调节铣刀切割的位置。
[0015]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板内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铣刀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连接板内的驱动电机用于驱动铣刀进行切割,驱动电机与铣刀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驱动电机带动多个铣刀进行同时切割积冰。
[0016]作为优选,所述铣刀包括刀片和用于连接刀片的弹性体,所述弹性体带动刀片形成铣刀伸缩结构。弹性体用于连接刀片,弹性体带动刀片形成铣刀伸缩结构,使得铣刀能够进行伸缩,在需要切割的时候铣刀伸出,在未工作时铣刀缩回到连接板内。
[001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大棚外膜,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大棚内膜,所述大棚内膜设置在大棚外膜的内部,大棚内膜与大棚外膜之间的高度差构成保温空间。第一支架上的大棚外膜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的大棚内膜外侧,大棚内膜与大棚外膜之间的高度差构成保温空间,便于对大棚进行双重保温。
[0018]作为优选,所述大棚外膜的内侧中间设有用于卷起大棚外膜的卷帘结构,所述卷帘结构与第一支架卡接。大棚外膜的内侧中间的卷帘结构用于卷起大棚外膜,卷帘结构与第一支架卡接,当夏天气温较高的时候,卷帘结构能够卷起大棚外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地大棚搭建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基座(1),其用于支撑大棚,基座(1)设置在地面上;支架(2),其用于固定大棚,支架(2)设置在基座(1)上,支架(2)与基座(1)固定连接;减震器(3),其用于降低大棚的震动,减震器(3)设置在支架(2)内部,减震器(3)与支架(2)固定连接;扫雪结构(4),其用于清扫顶棚的积雪,扫雪结构(4)设置在支架上方,扫雪结构(4)与支架(2)可拆连接;调节结构(5),其用于调节扫雪结构(4)的位置,调节结构(5)与支架(2)铰接,调节结构(5)与扫雪结构(4)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地大棚搭建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支架(2)的顶端设有底座(16),所述底座(16)上表面设有用于连接扫雪结构(4)的连接块(20),所述连接块(20)与底座(16)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地大棚搭建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调节结构(5)包括伸缩竖杆(5.1)和伸缩横杆(5.2),所述伸缩竖杆(5.1)设置在连接块(20)上,所述伸缩横杆(5.2)与扫雪结构(4)的一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山地大棚搭建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支架(2)包括位于大棚外部的第一支架(2.1)和位于大棚内部的第二支架(2.2),所述第一支架(2.1)呈弧形,所述第二支架(2.2)包括直杆(2.2.1)和斜杆(2.2.2),所述直杆(2.2.1)竖直固定在基座(1)上,所述直杆(2.2.1)的上端与第一支架(2.1)的中心处通过斜杆(2.2.2)连接,所述直杆(2.2.1)的上端连接一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启陈新炉王嵘范珺倪晓明沈进赵树华倪海清汤友贵
申请(专利权)人:兰溪市经济特产技术推广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