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64478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14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模块壳体,其包括被配置成被设置在连接主壳体的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的连接部分处的弧形部分、被配置成被设置在水平部分处且被连接到弧形部分的平坦部分,以及被设置在平坦部分和弧形部分的相对两侧的导轨,其中,导轨的端部延伸到弧形部分的下方,以在弧形部分下面提供空间;柔性显示面板,其被设置在弧形部分的后表面处且被部分地暴露于空间;移动板,其包括前表面,柔性显示面板被联接到该前表面,其中移动板与柔性显示面板一起沿着导轨移动;以及驱动构件,其被联接到模块壳体并使移动板移动。其被联接到模块壳体并使移动板移动。其被联接到模块壳体并使移动板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显示装置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20年12月9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

2020

0171614号的优先权,出于所有目的该申请在此通过引用并入,如同在本文中完全阐述。


[0003]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4]一般来说,液晶显示(LCD)装置、等离子显示装置、场发射显示装置和发光显示装置作为平板显示装置正处于积极研究之中。其中,LCD装置和发光显示装置因其大规模生产、驱动手段容易和图像质量高的优点而已经受到关注。
[0005]随着对这些平板显示装置的技术缺陷的研究,在柔性显示产品的结构方面(例如对用户更有吸引力的弧形或卷曲类型)进行研究和开发的必要性已经突出。
[0006]然而,为了满足用户对更大屏幕的需求,这样的显示装置在体积上逐渐增大,从而增加了显示面板损坏的风险,并且需要更大的安装空间,这使用户难以保证空间。
[0007]此外,为了提供一种连续地显示用户所需的各种信息的始终显示(always

on

display)模式,除了正常显示(normal display)模式下的一般显示装置外,还需要始终显示装置,这使得难以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0008]因此,有必要研究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其允许用户在始终显示模式和正常显示模式之间自由地改变显示装置。
[0010]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其被配置成在不受额外安装空间约束的情况下进行安装,从而有效地利用空间,并通过最小化显示面板的外部暴露来减少由于外部冲击而导致的损坏风险,从而满足各种用户需求。
[0011]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目的不限于以上描述的内容,其他未提及的目的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从以下描述中清楚地理解。
[0012]根据一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模块壳体,其包括被配置成被设置在连接主壳体的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的连接部分处的弧形部分、被配置成被设置在水平部分处且被连接到弧形部分的平坦部分,以及被设置在平坦部分和弧形部分的相对两侧处的导轨,其中,导轨的端部被延伸到弧形部分的下方,以在弧形部分下面提供空间;柔性显示面板,其被设置在弧形部分的后表面处且被部分地暴露于该空间;移动板,其包括前表面,柔性显示面板被联接到该前表面,其中移动板被配置成与柔性显示面板一起沿导轨移动;以及驱动构件,其被联接到模块壳体且使移动板移动。
[0013]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其允许用户在柔性显示面板
沿着弧形路径在水平部分(如天花板或地板)和竖直部分(如墙壁)之间移动时,在始终显示模式和正常显示模式之间自由地改变该显示装置。
[0014]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被配置成在不受额外安装空间约束的情况下进行安装,从而有效地利用空间,并且通过最小化显示面板的外部暴露来减少由于外部冲击而导致的损坏风险,从而满足各种用户需求。
附图说明
[0015]图1和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柔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0016]图3至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柔性显示装置的透视图。
[0017]图10至图1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柔性显示装置的驱动构件和周围部件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在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或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中,将参考附图,在附图中通过例示说明的方式示出了可以实现的具体示例或实施例,并且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和符号可以用来指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即使它们在彼此不同的附图中示出。此外,在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或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中,当确定对纳入本文中的公知功能和部件的详细描述可能使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的主题不清楚时,将省略该详细描述。本文使用的术语如“包括”、“具有”、“包含”、“构成”、“由

制成”和“由

形成”一般旨在允许添加其他部件,除非这些术语与术语“仅”一起使用。本文使用的单数形式旨在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明确指出。
[0019]如“第一”、“第二”、“A”、“B”、“(A)”或“(B)”的术语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元件。这些术语中的每一个都不是用来限定元件的本质、顺序、次序或数量等,而只是用来将相应的元件与其他元件区分开来。
[0020]当提到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连接或联接”、“接触或重叠”等时,应当解释为,不仅第一元件可以“被直接地连接到或联接到”或“直接地接触或重叠”第二元件,而且第三元件也可以“插置”在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之间,或者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可以通过第四元件彼此“连接或联接”、“接触或重叠”等。这里,第二元件可以被包括在彼此“连接或联接”、“接触或重叠”等的两个或更多个元件中的至少一个。
[0021]当时间相对术语,如“之后”、“随后”、“接着”、“之前”等,被用于描述元件或配置的过程或操作,或操作、加工、制造方法的流程或步骤时,这些术语可被用于描述非间断或非连续的过程或操作,除非同时使用术语“直接”或“立即”。
[0022]此外,当提到任何尺寸、相对大小等时,应考虑到一个元件或特征的数值,或相应的信息(如水平、范围等)包括可能由各种因素(如工艺因素、内部或外部冲击、噪音等)引起的公差或误差范围,即使没有给出相关的描述。此外,术语“可以”完全包含了术语“可能”的所有含义。
[0023]图1和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柔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3至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柔性显示装置的透视图。图10至图1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柔性显示装置的驱动构件和周围部件的透视图。
[0024]参考图1至图2,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柔性显示装置被设置在连接主壳体的水平
部分101和竖直部分103的连接部分处,并且分别在始终显示模式100a和正常显示模式100b下运行。参考图3至图4,柔性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模块壳体110,其包括被配置成被设置在连接主壳体的水平部分101和竖直部分103的连接部分处的弧形部分113、被配置成被设置在水平部分101处且被连接到弧形部分113的平坦部分111,以及被设置在平坦部分111和弧形部分113的相对两侧的导轨120,其中,导轨120的端部被延伸到弧形部分113的下方,以在弧形部分113下面提供空间115。参考图5至图6,柔性显示装置还可包括:柔性显示面板130,其被设置在弧形部分113的后表面处且被部分地暴露于空间115;移动板170,其包括前表面,柔性显示面板130被联接到该前表面,移动板170与柔性显示面板130一起沿导轨120移动;以及驱动构件,其被联接到模块壳体110且使移动板170移动,例如将描述的第一驱动构件150和第二驱动构件160。
[0025]再次参考图1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模块壳体,其包括:弧形部分,所述弧形部分被配置成被设置在连接主壳体的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的连接部分处;平坦部分,所述平坦部分被配置成被设置在所述水平部分处且被连接到所述弧形部分;以及导轨,所述导轨被设置在所述平坦部分和所述弧形部分的相对两侧,其中所述导轨的端部被延伸到所述弧形部分的下方,以在所述弧形部分下面提供空间;柔性显示面板,其被设置在所述弧形部分的后表面处且被部分地暴露于所述空间;移动板,其包括前表面,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被联接到所述前表面,其中所述移动板被配置成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一起被沿着所述导轨移动;和驱动构件,其被联接到所述模块壳体并使所述移动板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移动板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被连接到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源印刷电路板的柔性电路膜穿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柔性显示装置还包括:内壳体,所述内壳体被设置在所述弧形部分后面且被配置成被联接到所述主壳体,所述模块壳体被配置成被固定到所述主壳体上,其中所述柔性电路膜和被连接到所述柔性电路膜上的控制印刷电路板被固定到所述内壳体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内壳体包括第一固定部分和第二固定部分,所述第一固定部分与所述平坦部分平行且被配置成被联接到所述主壳体,所述第二固定部分被以恒定的角度连接到所述第一固定部分上且所述控制印刷电路板被固定到所述第二固定部分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中,主板和电源板被固定到所述第二固定部分上,被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印刷电路板且提供数据信号和控制信号的图像处理器被安装在所述主板上,所述电源板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供电。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中,覆盖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前表面的透明罩被联接到所述弧形部分,以覆盖所述空间,从而提供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始终显示模式。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中,被联接到所述内壳体的位置传感器感测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位置并将其传送给所述主板,当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下端部被定位于所述透明罩的下端部处时,所述主板控制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以所述始终显示模式运行。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内壳体还包括被连接到所述第一固定部分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分的第三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承源郑晓真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