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量数字化处理的能量网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62314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量数字化处理的能量网卡装置,包括安装支架、散热结构、接线端口结构、能量网卡以及上壳,散热结构设置在安装支架上,能量网卡设置在所述散热结构上侧,接线端口结构与所述能量网卡连接,并用于能量数字化处理的能量网卡装置的外部接线,上壳盖设在所述能量网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散热结构的设置,分别对功率电路板上主路正极、旁路、主路负极进行散热,使得所述能量网卡装置可以采用自然散热,将其温升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保证了装置的可靠运行,延长了其使用寿命;所述接线端口结构采用铜排的设置使其一方面具备了电信号输出的功能,另一方面增强了装置的散热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小巧,结构紧凑,安装维护简便。简便。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量数字化处理的能量网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子相关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能量数字化处理的能量网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储能市场需求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但是锂电池安全性经济性还不够理想。传统电池储能系统设计的缺陷突出了电池应用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电池系统缺乏细粒度的管控能力,无法克服电池模组的“短板效应”。
[0003]专利CN108964159A公开了一种数字电池能量交换系统,包括:包括电池能量网卡、电池能量集线器、电池能量交换机与电池能量云平台,所述的电池能量网卡被配置为将电池的模拟能量流离散化成数字能量流,电池能量网卡接收电池能量集线器的指令对电池单体或电池模组进行控制;电池能量集线器被配置为将多个本地电池能量网卡所连接电池的管理和能量调度,并接受电池能量交换机的调度;电池能量交换机被配置为接受电池能量云平台实现更大规模的电池能量管控和能量调度;电池能量云平台被配置为提供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实现单体电池自动巡检和能量调度的平台,实现区域内所有电池的自动巡检和能量调度。该专利采用多层级、细粒度的电池能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量数字化处理的能量网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1)、散热结构、接线端口结构、能量网卡以及上壳(12),所述散热结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1)上,所述能量网卡设置在所述散热结构上侧,所述接线端口结构与所述能量网卡连接,并用于能量数字化处理的能量网卡装置的外部接线,所述上壳(12)盖设在所述能量网卡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数字化处理的能量网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网卡包括功率电路板(8)、网卡导流片(9)及驱动板(10),所述功率电路板(8)包括电路板主体(801),在所述电路板主体(801)上设置有三路MOSFET(805),分别为主路正极(802)、主路负极(804)及旁路(803),每一路MOSFET(805)包括两个以上并联设置的MOSFET(805),所述网卡导流片(9)与所述功率电路板(8)固定连接,所述网卡导流片(9)有两个,其中一个用于将主路正极(802)中MOSFET(805)的管脚并联连接,另一个用于将主路负极(804)中MOSFET(805)的管脚并联连接,所述驱动板(10)与所述电路板主体(801)插装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量数字化处理的能量网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包括主路负极散热器(2)、旁路散热器(3)及主路正极散热器(4),所述主路负极散热器(2)对应设置在所述主路负极(804)下侧,所述旁路散热器(3)对应设置在所述旁路(803)下侧,所述主路正极散热器(4)对应设置在所述主路正极(802)下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量数字化处理的能量网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口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负极铜排(5)、旁路铜排(6)及正极铜排(7),所述负极铜排(5)设置在所述主路负极散热器(2)与主路负极(804)之间,所述旁路铜排(6)设置在所述旁路散热器(3)与所述旁路(803)之间,所述正极铜排(7)设置在所述主路正极散热器(4)与所述主路正极(802)之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量数字化处理的能量网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负极铜排(5)与主路负极散热器(2)之间、所述旁路铜排(6)与旁路散热器(3)之间、所述正极铜排(7)与主路正极散热器(4)之间均填补设置有导热硅脂,在所述负极铜排(5)与主路负极(804)之间、所述旁路铜排(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成梅张明刘智全王亚非李正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云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