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嵌支撑件及内衣模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6231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11
本申请涉及内衣模杯配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嵌支撑件及内衣模杯,该内嵌支撑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单元,每个支撑单元包括底托部和侧托部,侧托部的一侧与底托部的一侧一体连接成型,侧托部的另一侧与另一支撑单元的侧托部一体连接成型;底托部的纵向宽度大于侧托部的横向宽度。该内衣模杯包括由外表面至内表面依次设置的外棉层、第一棉芯层、第二棉芯层和内棉层,第一棉芯层与第二棉芯层之间设置有支撑单元。本申请每个支撑单元的底托部能对胸部的底部进行支撑,侧托部则对胸部的外侧进行支撑,减少副乳情况,底托部和侧托部相结合作用,能对胸部进行承托、固定,使得胸部聚拢,达到塑型作用,减少传统加厚模杯的结构对胸部造成的闷热感。胸部造成的闷热感。胸部造成的闷热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嵌支撑件及内衣模杯


[0001]本申请涉及内衣模杯配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嵌支撑件及内衣模杯。

技术介绍

[0002]内衣模杯是用于制备内衣文胸的配件之一,随着女性对调整胸型的追求,市面上有聚拢模杯、聚拢文胸等产品,传统采用在模杯底部加厚模杯棉体的方式,用以承托胸部底部,来达到聚拢作用。
[0003]但是专利技术人认为,模杯加厚会降低模杯的透气性,穿着后容易产生闷热感,而且,若人体躯干转动产生模杯位移情况的话,则模杯的加厚部分容易移位至胸部靠近乳头部分,对胸部及乳头造成压迫,导致乳头凹陷等情况,穿着不适,且长期压迫乳头部分,会影响胸部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目前加厚聚拢塑型模杯透气性低、加厚部分容易压迫胸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内嵌支撑件及内衣模杯。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内嵌支撑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内嵌支撑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单元,每个所述支撑单元包括底托部和侧托部,所述侧托部的一侧与所述底托部的一侧一体连接成型,侧托部的另一侧与另一支撑单元的侧托部一体连接成型;所述底托部的纵向宽度大于所述侧托部的横向宽度。
[0007]本申请通过设置内嵌支撑件,能起到承托胸部、收副乳的调整塑型作用,减少传统加厚模杯的结构对胸部造成的闷热感。其中,内嵌支撑件由两个支撑单元一体成型组成,能同时制得并列且对称排布的两个支撑单元,能同时并排放置两个支撑单元,以标示同一批次的两个支撑单元,减少单个支撑单元单独堆放,另外,由于模杯具有两个罩杯部位,因此在制备模杯时,则拿取一个内嵌支撑件,经过裁切后则能将一个内嵌支撑件的两个支撑单元内嵌加工应用至模杯的两个罩杯部位,保证两个罩杯部位的两个支撑单元从材质、形状结构等方面均一致,保证模杯的对称性,减少由不同批次生产的内嵌支撑件制得的两个罩杯存在性能差异问题。
[0008]其中,每个支撑单元均包括一体成型的底托部和侧托部,底托部能对胸部的底部进行支撑,侧托部则对胸部的外侧进行支撑,减少副乳情况,且由于胸部在重力方向上受到的重力较大,因此控制底托部的纵向宽度大于侧托部的横向宽度,使得底托部的承托作用力相对大于侧托部的内收作用力,底托部和侧托部相结合作用,能对胸部进行承托、固定,减少胸部移位等情况,使得胸部聚拢,达到塑型作用。而两个支撑单元则通过侧托部实现一体连接,使用时则将两个侧托部的连接处切割开则可,加工使用方便。
[0009]可选的,所述底托部的顶部呈波浪边缘,底托部靠近侧托部一侧的纵向宽度小于远离侧托部一侧的纵向宽度。
[0010]本申请将底托部的顶部设置为波浪边缘,其下凹部分与胸部的底部贴合紧密,凸
起部分靠近模杯的鸡心部分,使得该波浪边缘能够对应人体胸部的构造相贴合,贴合程度好,支撑效果优良,减少内嵌支撑件对胸部造成的异物感,实用性高。
[0011]可选的,所述侧托部自底部至顶部朝背离另一支撑单元的方向倾斜延伸设置。
[0012]通过将侧托部设置为倾斜设置,且顶部朝着背离另一支撑单元的方向倾斜延伸设置,能将胸部靠近腋下的副乳部位往胸部中部收揽,且能减少由于竖直设置的侧托部对胸部腋下造成抵触异物感,胸部塑型效果较好,实用性高。
[0013]可选的,所述侧托部的顶部呈圆弧形,圆弧形设置能减少多边形的边角导致支撑单元戳破模杯面料至接触皮肤导致磨损,并能减少边角结构对皮肤的抵触异物感,实用性高。
[0014]可选的,该内嵌支撑件的底部延伸设置有手持部,所述手持部与至少一个所述支撑单元一体连接成型。
[0015]通过延伸设置手持部,便于手持整个内嵌支撑件,便于拿取内嵌支撑件,并便于将一组对称设置的支撑单元裁切开,使用方便。
[0016]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内衣模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17]一种内衣模杯,包括由外表面至内表面依次设置的外棉层、棉芯层和内棉层,包括由外表面至内表面依次设置的外棉层、第一棉芯层、第二棉芯层和内棉层,所述第一棉芯层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棉芯层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的侧托部对应内衣模杯的外侧设置,支撑单元的底托部对应内衣模杯的底部设置。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对称的支撑单元对称设置于模杯内,且设置于靠近人体皮肤的一侧,侧托部则对应内衣模杯的外侧,人体胸部外侧的副乳进行收揽,底托部对应内衣模杯的底部设置,对人体胸部的底部进行承托,使得整个支撑单元能对人体胸部起到较好的承托、侧收作用,聚拢塑型效果较好,实用性高。
[0019]可选的,所述内衣模杯的内表面凸设有防滑区,所述防滑区自内衣模杯的底部至内衣模杯的顶部朝背离内衣模杯的中部凹位呈弧形设置。
[0020]通过设置防滑区,且防滑区主要设置于对应内衣罩杯的底部及外侧,能提高内衣模杯与胸部皮肤接触一面的防滑性能,减少人体躯干的转动导致模杯的滑移、移位,且内嵌的支撑单元能对胸部起到承托、定位作用,以能一定程度地减少内衣模杯滑移现象,实用性高。
[0021]可选的,所述防滑区由若干个防滑凸点阵列组成,该防滑凸点是由依次叠放的第二棉芯层和内棉层,在高温模压过程中一并模压成型,若干防滑凸点与胸部贴合度高,防滑性好,且对胸部的异物感较小,实用性高。
[0022]可选的,所述第一棉芯层和第二棉芯层均为直立棉层、三明治棉层或乳胶棉层,柔软性好,透气舒适,不易滋生霉菌,减少内衣模杯对胸部造成的异物感、闷热感,减少霉菌对胸部健康的影响。
[0023]可选的,所述内衣模杯的底部纵向延伸有连接部,该连接部亦是由依次叠放的外棉层、第一棉芯层、第二棉芯层和内棉层,在高温模压过程中一并模压成型,便于通过该连接部与内衣产品的其他部件相连接成型,提高了内衣模杯的加工性能,实用性高。
[002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5]1.本申请的内嵌支撑件由两个支撑单元一体成型组成,能同时制得并列且对称排
布的两个支撑单元,能将一个内嵌支撑件的两个支撑单元内嵌加工应用至模杯的两个罩杯部位,保证两个罩杯部位的两个支撑单元从材质、形状结构等方面均一致,保证模杯的对称性,减少由不同批次生产的内嵌支撑件制得的两个罩杯存在性能差异问题,且便于同时并排放置两个支撑单元,便于拿取使用,实用性高;
[0026]2.本申请每个支撑单元的底托部能对胸部的底部进行支撑,侧托部则对胸部的外侧进行支撑,减少副乳情况,且控制底托部的纵向宽度大于侧托部的横向宽度,使得底托部的承托作用力相对大于侧托部的内收作用力,底托部和侧托部相结合作用,能对胸部进行承托、固定,减少胸部移位等情况,使得胸部聚拢,达到塑型作用;
[0027]3.本申请的内衣模杯将两个对称的支撑单元对称设置于模杯内,且设置于靠近人体皮肤的一侧,侧托部则对应内衣模杯的外侧,人体胸部外侧的副乳进行收揽,底托部对应内衣模杯的底部设置,对人体胸部的底部进行承托,使得整个支撑单元能对人体胸部起到较好的承托、侧收作用,聚拢塑型效果较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嵌支撑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单元(1),每个所述支撑单元(1)包括底托部(11)和侧托部(12),所述侧托部(12)的一侧与所述底托部(11)的一侧一体连接成型,侧托部(12)的另一侧与另一支撑单元(1)的侧托部(12)一体连接成型;所述底托部(11)的纵向宽度大于所述侧托部(12)的横向宽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嵌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部(11)的顶部呈波浪边缘,底托部(11)靠近侧托部(12)一侧的纵向宽度小于远离侧托部(12)一侧的纵向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嵌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托部(12)自底部至顶部朝背离另一支撑单元(1)的方向倾斜延伸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嵌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托部(12)的顶部呈圆弧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嵌支撑件,其特征在于:该内嵌支撑件(100)的底部延伸设置有手持部(2),所述手持部(2)与至少一个所述支撑单元(1)一体连接成型。6.一种内衣模杯,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外表面至内表面依次设置的外棉层(201)、第一棉芯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辉平田茂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凯兴内衣辅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