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湖泊湖滨带的生态修复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生态环境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城市湖泊湖滨带的生态修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湖滨带属于水陆生态交错带,是湖泊水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间非常重要的过渡带,具有污染物截留与净化、捕集和抑制藻类、提供水生动物栖息地、提高生物多样性、控制沉积和侵蚀及调蓄洪水的功能。湖滨带历来是人类活动最集中的场所,也是地球上最脆弱的湿地生态系统之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涌入城市之中,给城市湖泊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导致湖泊生态系统特别是湖泊滨岸带生态系统的退化严重。
[0003]为了对受损的湖滨带进行修复,一般采用构建水生植物群落的生态修复措施。然而,由于一些挺水植物品种如芦苇、荷花等常常会向水体中泛滥蔓延,对水域景观及水生生物多样性造成了破坏,增加了维护管理的负担,而且若不及时收割打捞,可能导致因水生植物枯萎腐烂造成的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湖滨带生态修复后挺水植物容易向水体中泛滥蔓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湖泊湖滨带的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湖岸向湖体依次设置的高地种植区和洼地种植区,所述高地种植区用于种植挺水植物,所述洼地种植区低于所述高地种植区、用于种植沉水植物,所述高地种植区和所述洼地种植区的交界处设有物理隔离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湖泊湖滨带的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地种植区的地表在所述挺水植物的植株之间铺设有生态过滤床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湖泊湖滨带的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过滤床层的铺设厚度为8
‑
10cm;所述生态过滤床层包括火山石层;所述火山石层的火山石粒径为3
‑
5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湖泊湖滨带的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地种植区呈斜坡状,所述高地种植区远离湖体的一端高程位于湖区常水位线和最高水位线之间,所述高地种植区靠近湖体的一端高程位于湖区常水位线和最低水位线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湖泊湖滨带的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洼地种植区的地表在湖区常水位线以下的深度为0.8
‑
1.2m。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城市湖泊湖滨带的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隔离带包括土工布和松木桩;所述松木桩的长度为1.8
‑
2.5m,所述松木桩的顶部直径为15
‑
20cm,所述松木桩的底部直径为8
‑
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春建,任海平,孔德刚,曹桂英,朱子晗,姬灵,郭艳敏,
申请(专利权)人: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