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珍莲专利>正文

妇产科宫腔术后宫腔内防粘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6067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妇产科宫腔术后宫腔内防粘连装置,包括骨架层本体和注水球囊,所述注水球囊位于骨架层本体的内部,所述骨架层本体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漏孔,所述注水球囊的底部贯穿至设置有入水管,所述骨架层本体的底部连通有入药管,所述注水球囊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注水球囊、漏孔、入水管、入药管、凸起、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触头的设置,使该装置的膨胀结构具有额外的支撑点,并在撑起骨架层后能够增大与后者之间的间隙,解决了现有的防粘连装置在撑起后易造成膨胀内胆与骨架层之间的间隙过小,致使药液在骨架层内部的流通速度变慢,影响药液投放效率的问题。影响药液投放效率的问题。影响药液投放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妇产科宫腔术后宫腔内防粘连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妇产科宫腔术后宫腔内防粘连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正常宫腔在生理状态下前后壁接触合拢,即使在月经期子宫内膜剥脱时亦不会出现粘连,这皆因子宫内膜基底层的完整性和功能正常。宫腔粘连是由于宫腔内膜受损后形成部分或者全部粘连的病理现象,多发生于宫腔术后,是由于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导致的子宫内膜纤维化。
[0003]如中国专利号“CN203468711U”公开的“一种多功能宫腔粘连防治装置”,其膨胀内胆在膨胀后须紧贴骨架层的内壁才能将后者完全撑起,在撑起后易造成膨胀内胆与骨架层之间的间隙过小,致使药液在骨架层内部的流通速度变慢,影响药液投放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额外的支撑点,并在撑起后能够增大膨胀结构与骨架层之间间隙的防粘连装置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妇产科宫腔术后宫腔内防粘连装置,其具有额外的支撑点,并在撑起后能够增大膨胀结构与骨架层之间的间隙,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防粘连装置在撑起后易造成膨胀内胆与骨架层之间的间隙过小,影响药液投放效率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妇产科宫腔术后宫腔内防粘连装置,包括骨架层本体和注水球囊,所述注水球囊位于骨架层本体的内部,所述骨架层本体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漏孔,所述注水球囊的底部贯穿至设置有入水管,所述骨架层本体的底部连通有入药管,所述注水球囊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凸起,且凸起远离注水球囊一侧的表面与骨架层本体的内壁相接触,所述注水球囊两侧的上方均设置有第一支撑杆,所述注水球囊两侧的下方均设置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远离注水球囊的一端均粘接有触头,且触头与骨架层本体的内壁相接触。
[0006]优选的,所述凸起和触头均与漏孔不接触,所述注水球囊的形状与骨架层本体的形状相仿。
[0007]优选的,所述入水管的底端贯穿至骨架层本体的外侧,所述入水管和入药管的表面均安装有塑料单向阀。
[0008]优选的,所述入水管与入药管远离骨架层本体的一端分别连通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的底部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一注射器和第二注射器。
[0009]优选的,所述入药管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若干个软管套,且软管套安装在入水管的表面。
[0010]优选的,所述入水管的表面且位于注水球囊的内部套接有密封圈,且密封圈底部
的表面与注水球囊的内壁粘接。
[0011]优选的,所述漏孔均匀分布在骨架层本体表面,且漏孔的直径为1

2mm。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技术通过注水球囊、漏孔、入水管、入药管、凸起、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触头的设置,推动第一注射器使生理盐水进入入水管的内部,随后生理盐水进入注水球囊的内部,此时注水球囊逐渐开始膨胀,在膨胀过程中,凸起将骨架层本体的表面撑起,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触头的相互配合使用能够撑起骨架层本体的四个拐角,此时注水球囊无需紧贴骨架层本体的内壁便可将后者撑起,注水球囊与骨架层本体之间存有较大的间隙,有利于药液在骨架层本体的内部进行流通,提升药液的投放效率,解决了现有的防粘连装置在撑起后易造成膨胀内胆与骨架层之间的间隙过小,致使药液在骨架层内部的流通速度变慢,影响药液投放效率的问题。
[0014]2、本技术通过设计了凸起和触头均与漏孔不接触,能够避免凸起和触头将部分漏孔堵塞,影响药液的投放效果,同时设计了注水球囊的形状与骨架层本体的形状相仿,其使注水球囊能够更好的撑起骨架层本体,通过塑料单向阀的设置,它能够避免生理盐水或者药液在注入该装置后出现回流现象,通过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一注射器和第二注射器的设置,实现对该装置的内部投放生理盐水或药液的效果。
[0015]3、本技术通过软管套的设置,使入水管和入药管相互固定,使彼此之间固定的更加牢固,通过密封圈的设置,增加入水管与注水球囊接壤处的密封效果,通过对漏孔分布面的设计,使该装置的涂药面更加广泛。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局部结构正视剖面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局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图2中A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20]图中:1、骨架层本体;2、注水球囊;3、漏孔;4、入水管;5、入药管;6、凸起;7、第一支撑杆;8、触头;9、第二支撑杆;10、塑料单向阀;11、第一接口;12、第二接口;13、第一注射器;14、第二注射器;15、软管套;16、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4,一种妇产科宫腔术后宫腔内防粘连装置,包括骨架层本体1和注水球囊2,注水球囊2位于骨架层本体1的内部,骨架层本体1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漏孔3,注水球囊2的底部贯穿至设置有入水管4,骨架层本体1的底部连通有入药管5,注水球囊2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凸起6,且凸起6远离注水球囊2一侧的表面与骨架层本体1的内壁相接触,注水球囊2两侧的上方均设置有第一支撑杆7,注水球囊2两侧的下方均设置有第二支撑杆9,
第一支撑杆7与第二支撑杆9远离注水球囊2的一端均粘接有触头8,且触头8与骨架层本体1的内壁相接触,通过注水球囊2、漏孔3、入水管4、入药管5、凸起6、第一支撑杆7、第二支撑杆9和触头8的设置,使该装置的膨胀结构具有额外的支撑点,并在撑起骨架层后能够增大与后者之间的间隙,解决了现有的防粘连装置在撑起后易造成膨胀内胆与骨架层之间的间隙过小,致使药液在骨架层内部的流通速度变慢,影响药液投放效率的问题。
[0023]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凸起6和触头8均与漏孔3不接触,注水球囊2的形状与骨架层本体1的形状相仿,通过设计了凸起6和触头8均与漏孔3不接触,能够避免凸起6和触头8将部分漏孔3堵塞,影响药液的投放效果,同时设计了注水球囊2的形状与骨架层本体1的形状相仿,其使注水球囊2能够更好的撑起骨架层本体1。
[0024]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入水管4的底端贯穿至骨架层本体1的外侧,入水管4和入药管5的表面均安装有塑料单向阀10,通过塑料单向阀10的设置,它能够避免生理盐水或者药液在注入该装置后出现回流现象。
[0025]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入水管4与入药管5远离骨架层本体1的一端分别连通有第一接口11和第二接口12,第一接口11与第二接口12的底部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一注射器13和第二注射器14,通过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妇产科宫腔术后宫腔内防粘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层本体(1)和注水球囊(2),所述注水球囊(2)位于骨架层本体(1)的内部,所述骨架层本体(1)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漏孔(3),所述注水球囊(2)的底部贯穿至设置有入水管(4),所述骨架层本体(1)的底部连通有入药管(5),所述注水球囊(2)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凸起(6),且凸起(6)远离注水球囊(2)一侧的表面与骨架层本体(1)的内壁相接触,所述注水球囊(2)两侧的上方均设置有第一支撑杆(7),所述注水球囊(2)两侧的下方均设置有第二支撑杆(9),所述第一支撑杆(7)与第二支撑杆(9)远离注水球囊(2)的一端均粘接有触头(8),且触头(8)与骨架层本体(1)的内壁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妇产科宫腔术后宫腔内防粘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6)和触头(8)均与漏孔(3)不接触,所述注水球囊(2)的形状与骨架层本体(1)的形状相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妇产科宫腔术后宫腔内防粘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管(4)的底端贯穿至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珍莲
申请(专利权)人:程珍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