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猴头菇加工用切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5929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猴头菇加工用切片装置,涉及猴头菇加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对猴头菇进行切片时,通常是通过人工手动进行切割,还需要再对菇蒂进行切除,手动切割的方式效率较低,且人工长时间切片后容易疲劳误切到手指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隔板,隔板中部靠后的位置设有开孔,隔板底部连接底座,隔板左侧壁顶部靠后的位置连接第一横板,隔板右侧壁顶部靠前的位置连接第二横板,隔板顶部连接固定座,固定座上安装电机,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转动连接隔板顶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上固接第一链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在切片猴头菇的同时,能够对猴头菇的菇蒂进行一同去除,更加高效的对猴头菇进行加工。更加高效的对猴头菇进行加工。更加高效的对猴头菇进行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猴头菇加工用切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猴头菇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猴头菇加工用切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猴头菇为齿菌科真菌猴头菌的子实体,只因外形酷似猴头而得名。猴蘑,猴头,猴菇,是中国传统的名贵菜肴,肉嫩、味香、鲜美可口。是四大名菜(猴头、熊掌、燕窝、鱼翅)之一。有“山珍猴头、海味鱼翅”之称。这种齿菌科的菌类,菌伞表面长有毛茸状肉刺,长约1~3厘米,它的子实体圆而厚,新鲜时白色,干后由浅黄至浅褐色,基部狭窄或略有短柄,上部膨大,直径3.5~10厘米,远远望去似金丝猴头,故称“猴头菇”,又像刺猬,故又有“刺猬菌”之称。猴头菌是鲜美无比的山珍,菌肉鲜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荤”之称。
[0003]猴头菇在进行食材加工时,对其进行切片后再蒸煮或翻炒都是常见的加工方法。对猴头菇进行切片时,通常是通过人工手动进行切割,还需要再对菇蒂进行切除,手动切割的方式效率较低,且人工长时间切片后容易疲劳误切到手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猴头菇进行切片时,通常是通过人工手动进行切割,还需要再对菇蒂进行切除,手动切割的方式效率较低,且人工长时间切片后容易疲劳误切到手指,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猴头菇加工用切片装置,包括隔板;
[0005]所述隔板中部靠后的位置设有开孔,所述隔板底部连接底座,所述隔板左侧壁顶部靠后的位置连接第一横板,所述隔板右侧壁顶部靠前的位置连接第二横板,所述隔板顶部连接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安装电机;
[0006]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转动连接隔板顶部,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上固接第一链轮,所述第一横板上贯穿并转动连接螺杆,所述螺杆底部转动连接底座,所述螺杆顶部固接第二链轮,所述第二横板上贯穿并转动连接转轴,所述转轴底部转动连接底座,所述转轴顶部固接第三链轮,所述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链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0007]所述螺杆圆周外侧螺接滑块,所述滑块两端滑接于滑槽,所述滑槽设于隔板左侧壁上,所述滑块右侧连接第二切刀,所述第二切刀位于开孔正上方,所述转轴圆周外侧间隔相等的设有第一切刀。
[0008]优选的,所述隔板右侧壁上关于开孔上下对称的设有突刺。
[0009]优选的,所述螺杆带动滑块从顶部运动至底部的过程中,所述转轴从垂直于隔板方向向后转动至平行于隔板并切断猴头菇。
[0010]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螺杆带动滑块沿滑槽向下运动,带动第二切刀向下运动,切除猴头菇的菇蒂。
[0011]通过转轴向后转动,带动第一切刀向后转动,对猴头菇进行切片,即可实现对猴头菇的切片作业。
[0012]实现了在切片猴头菇的同时,能够对猴头菇的菇蒂进行一同去除,更加高效的对
猴头菇进行加工。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结构左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结构右视图。
[0016]图中标号:1、隔板;11、开孔;2、底座;3、固定座;4、电机; 41、第一链轮;5、螺杆;51、第二链轮;52、滑块;6、转轴;61、第三链轮;62、第一切刀;7、链条;8、第一横板;9、第二横板; 10、第二切刀;12、突刺;13、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竖直”、“水平”、“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9]请参阅图1,一种猴头菇加工用切片装置,包括隔板1;
[0020]所述隔板1中部靠后的位置设有开孔11,所述隔板1底部连接底座2,所述隔板1左侧壁顶部靠后的位置连接第一横板8,所述隔板1右侧壁顶部靠前的位置连接第二横板9,所述隔板1顶部连接固定座3,所述固定座3上安装电机4;
[0021]所述电机4的动力输出端转动连接隔板1顶部,所述电机4的动力输出端上固接第一链轮41,所述第一横板8上贯穿并转动连接螺杆5,所述螺杆5底部转动连接底座2,所述螺杆5顶部固接第二链轮51,所述第二横板9上贯穿并转动连接转轴6,所述转轴6底部转动连接底座2,所述转轴6顶部固接第三链轮61,所述第一链轮41、第二链轮51、第三链轮61通过链条7传动连接;
[0022]所述螺杆5圆周外侧螺接滑块52,所述滑块52两端滑接于滑槽 13,所述滑槽13设于隔板1左侧壁上,所述滑块52右侧连接第二切刀10,所述第二切刀10位于开孔11正上方,所述转轴6圆周外侧间隔相等的设有第一切刀62。
[0023]为了更好的对猴头菇进行切片,本技术还包括所述隔板1右侧壁上关于开孔11上下对称的设有突刺12。所述螺杆5带动滑块52 从顶部运动至底部的过程中,所述转轴6从垂直于隔板1方向向后转动至平行于隔板1并切断猴头菇。
[0024]工作原理:本技术是将猴头菇的菇蒂插入开孔11中并伸出隔板1左侧,猴头菇的菇身位于隔板1右侧并通过穿过突刺12进行固定。启动电机4,带动第一链轮41转动,配合第二链轮51、第三链轮61、链条7进行传动,带动螺杆5和转轴6同时转动。螺杆5 带动滑块52沿滑槽13向下运动,带动第二切刀10向下运动,切除猴头菇的菇蒂。转轴6向后转动,带动第一切刀62向后转动,对猴头菇进行切片,即可实现对猴头菇的切片作业。实现了在切片猴头菇的同时,能够对猴头菇的菇蒂进行一同去除,更加高效的对猴头菇进行加工。
[0025]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表达了对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
细,但本技术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未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所为的任何改进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猴头菇加工用切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板(1);所述隔板(1)中部靠后的位置设有开孔(11),所述隔板(1)底部连接底座(2),所述隔板(1)左侧壁顶部靠后的位置连接第一横板(8),所述隔板(1)右侧壁顶部靠前的位置连接第二横板(9),所述隔板(1)顶部连接固定座(3),所述固定座(3)上安装电机(4);所述电机(4)的动力输出端转动连接隔板(1)顶部,所述电机(4)的动力输出端上固接第一链轮(41),所述第一横板(8)上贯穿并转动连接螺杆(5),所述螺杆(5)底部转动连接底座(2),所述螺杆(5)顶部固接第二链轮(51),所述第二横板(9)上贯穿并转动连接转轴(6),所述转轴(6)底部转动连接底座(2),所述转轴(6)顶部固接第三链轮(61),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泽斌张颜赟魏艳青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康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