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罗茨真空泵泵盖的自动装夹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5812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2:13
一种罗茨真空泵泵盖的自动装夹工装,属于泵盖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定位柱、侧定位装置以及自动夹紧装置,定位柱设置在底座的上侧,定位柱设置有多个,并在多个定位柱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泵盖(11)的空间,各定位柱的顶部均设置有下定位部(501),侧定位装置和自动夹紧装置均设置在所述空间的侧部,且自动夹紧装置的夹紧方向和侧定位装置的定位方向垂直。本罗茨真空泵泵盖的自动装夹工装对泵盖定位准确、方便,提高了泵盖的定位速度,且能够避免对泵盖的待加工面的加工造成妨碍,一次装夹即可完成待加工面的加工,能够消除由于泵盖的基准面不平整而导致定位不准确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罗茨真空泵泵盖的自动装夹工装


[0001]一种罗茨真空泵泵盖的自动装夹工装,属于泵盖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罗茨真空泵泵盖在加工时,需要通过工装进行装夹定位,现有的工装在使用时存在如下技术问题:1)每件泵盖在装夹后都需要通过百分表进行测量调节,装夹速度慢,影响了泵盖的加工速度;2)每件泵盖在装夹完成后,都需要重新寻找泵盖的坐标原点;3)被加工泵盖的基准面为铸造毛坯面,工装与基准面的接触面积大,需要人工塞垫片垫平,装夹泵盖耗时长;4)泵盖通过多块压板实现夹紧,压板直接压紧在待加工面上,导致平面不能一次性加工完成,需要人工倒换压板,以完成整个待加工面的加工,影响了加工速度,也影响了平面的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泵盖的侧部对泵盖进行自动夹紧,避免对泵盖的加工造成妨碍的罗茨真空泵泵盖的自动装夹工装。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罗茨真空泵泵盖的自动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定位柱、侧定位装置以及自动夹紧装置,定位柱设置在底座的上侧,定位柱设置有多个,并在多个定位柱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泵盖的空间,各定位柱的顶部均设置有下定位部,侧定位装置和自动夹紧装置均设置在所述空间的侧部,且自动夹紧装置的夹紧方向和侧定位装置的定位方向垂直。
[0005]优选的,所述的自动夹紧装置包括定位板、压紧板以及气缸,定位板和压紧板对称设置在所述空间的两侧,且定位板和压紧板正对设置,气缸与压紧板相连。气缸推动压紧板向靠近或远离定位板的方向运动,使定位板与压紧板相配合,实现了对泵盖的自动夹紧和松开,使用方便。
[0006]优选的,所述的定位板的内侧设置有中部外凸的半球形的支撑部,支撑部间隔设置有若干个;
[0007]所述的压紧板的内侧设置有中部外凸的半球形的压紧部,压紧部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板上设置有支撑部,压紧板上设置有压紧部,能够避免由于泵盖的两侧不平整而出现装夹不可靠的问题。
[0008]优选的,所述的定位板的底部向外弯折形成安装部,安装部与底座可拆卸的连接。安装部与底座可拆卸的连接,方便根据泵盖的尺寸调节定位板的位置。
[0009]优选的,所述的侧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杆,定位杆竖向安装在底座上侧,定位杆的顶部高于下定位部设置。定位杆的顶部高于下定位部,使泵盖的端部支撑在定位杆上,进而实现了对泵盖的端部的定位。
[0010]优选的,所述的定位柱有对称设置在底座两侧的两组,每组定位柱均包括并排且间隔设置的两个,侧定位装置设置在任意一组定位柱之间。
[0011]优选的,所述的定位柱包括支撑柱以及下定位柱,支撑柱与底座可拆卸的连接,下定位柱设置在在支撑柱的上侧,下定位柱的底部与支撑柱螺纹连接,下定位部设置在下定位柱的顶部。下定位柱与支撑柱螺纹连接,方便调节下定位柱的高度,进而调节下定位部的高度,以适应不同的泵盖的定位。
[0012]优选的,所述的下定位部为中部上凸的半球形。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罗茨真空泵泵盖的自动装夹工装的定位柱的顶部设置有下定位部,能够对泵盖的的底部进行定位,侧定位装置能够对泵盖的一端进行定位,自动夹紧装置能够通过泵盖的两侧对泵盖进行夹紧,使泵盖定位准确、方便,不需要通过百分表进行测量调节,提高了泵盖的定位速度,且能够避免对泵盖的待加工面的加工造成妨碍,一次装夹即可完成待加工面的加工,各定位柱的顶部均设置有下定位部,与泵盖的接触面积小,能够消除由于泵盖的基准面不平整而导致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在对泵盖进行批量加工时,只需要对第一件泵盖找好坐标系原点,后续同一品类的泵盖不再需要重新寻找原点,进一步提高了泵盖的加工速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罗茨真空泵泵盖的自动装夹工装的立体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4为泵盖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5为装夹泵盖后的罗茨真空泵泵盖的自动装夹工装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中:1、工作台101、凹槽2、底板201、安装孔3、压板301、长孔4、支撑柱5、下定位柱501、下定位部6、定位杆7、定位板701、支撑部702、安装部703、筋板8、气缸9、压紧板10、支撑块11、泵盖12、连通口13、外凸部14、外翻边15、定位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然而熟悉本领域的人们应当了解,在这里结合附图给出的详细说明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的结构必然超出了有限的这些实施例,而对于一些等同替换方案或常见手段,本文不再做详细叙述,但仍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0022]图1~5是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3]一种罗茨真空泵泵盖的自动装夹工装,包括底座、定位柱、侧定位装置以及自动夹紧装置,定位柱设置在底座的上侧,定位柱设置有多个,并在多个定位柱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泵盖11的空间,各定位柱的顶部均设置有下定位部501,侧定位装置和自动夹紧装置均设置在所述空间的侧部,且自动夹紧装置的夹紧方向和侧定位装置的定位方向垂直。本罗茨真空泵泵盖的自动装夹工装的定位柱的顶部设置有下定位部,能够对泵盖11的的底部进行定位,侧定位装置能够对泵盖11的一端进行定位,自动夹紧装置能够通过泵盖11的两侧对泵盖进行夹紧,使泵盖11定位准确、方便,不需要通过百分表进行测量调节,提高了泵盖11的
定位速度,且能够避免对泵盖11的待加工面的加工造成妨碍,一次装夹即可完成待加工面的加工,各定位柱的顶部均设置有下定位部,与泵盖11的接触面积小,能够消除由于泵盖11的基准面不平整而导致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在对泵盖11进行批量加工时,只需要对第一件泵盖11找好坐标系原点,后续同一品类的泵盖11不再需要重新寻找原点,进一步提高了泵盖11的加工速度。
[0024]具体的:如图1~3所示:底座包括工作台1以及底板2,工作台1水平设置,底板2设置在工作台1的上侧,底板2通过压紧装置压紧在工作台1上。压紧装置有对称设置在底板2两端的两组,每组压紧装置均包括并排且间隔设置的两个。工作台1的顶部均设置有若干凹槽101,凹槽101为T形槽。
[0025]各压紧装置均包括压板3、压紧螺栓、压紧螺母以及支撑块10,压板3上设置有长孔301,支撑块10设置在底板2一侧的工作台1上,且支撑块10与底板2间隔设置,支撑板10的厚度与底板2的厚度相等,压板3的一端设置在支撑块10的上侧,另一端设置在底板2的上侧,压紧螺栓的头部可滑动的设置在凹槽101内,压紧螺栓的端部穿过长孔101后与压紧螺母螺纹连接,压紧螺母通过压板3将底板2压紧在工作台1上。
[0026]定位柱有对称设置在底板2两端的两组,每组定位柱均包括并排且间隔设置的两根。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罗茨真空泵泵盖的自动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定位柱、侧定位装置以及自动夹紧装置,定位柱设置在底座的上侧,定位柱设置有多个,并在多个定位柱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泵盖(11)的空间,各定位柱的顶部均设置有下定位部(501),侧定位装置和自动夹紧装置均设置在所述空间的侧部,且自动夹紧装置的夹紧方向和侧定位装置的定位方向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罗茨真空泵泵盖的自动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夹紧装置包括定位板(7)、压紧板(9)以及气缸(8),定位板(7)和压紧板(9)对称设置在所述空间的两侧,且定位板(7)和压紧板(9)正对设置,气缸(8)与压紧板(9)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罗茨真空泵泵盖的自动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板(7)的内侧设置有中部外凸的半球形的支撑部(701),支撑部(701)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的压紧板(9)的内侧设置有中部外凸的半球形的压紧部,压紧部间隔设置有若干个。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罗茨真空泵泵盖的自动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寿东徐红伟张坤汪明明薛锋王峰王鑫哲苏念鹏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水环真空泵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