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温度传感器控制的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757696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温度传感器控制的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涉及工业节能技术领域,包括余热回收模块以及与其通过管路连接的空压机,所述余热回收模块的热媒进液管路上设有油泵,所述余热回收模块的热媒出液管路上设有温度传感器。该采用温度传感器控制的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通过安装板与固定板的配合设置,在装置使用的过程中,使冷流体与热流体与余热回收模块的接触面积更大,提高换热效果,在余热回收模块上设置温度传感器结构,通过温度传感器调节油泵和水循环泵,控制回油温度在设定值附近波动,充分利用空压机余热,使水温达到供暖用水的要求,与传统控制方法相比,本控制系统更加简单,造价成本低。造价成本低。造价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用温度传感器控制的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工业节能
,具体为一种采用温度传感器控制的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常规的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通过回收空压机中润滑油的废热来加热冷水,使其达到一定温度,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用水需求。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只是在原系统上增加了空压机的功用,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但目前,该系统仍存在余热回收热量低,节能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为进一步完善该余热回收系统,后续引入调节空压机负荷的智能控制系统,减少功耗,但目前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的整套智能控制系统造价昂贵且控制逻辑复杂,且换热设备与管道的接触面积较小,热交换的效率较低。
[0003]因此,提出一种采用温度传感器控制的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温度传感器控制的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目前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的整套智能控制系统造价昂贵且控制逻辑复杂,且换热设备与管道的接触面积较小,热交换的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采用温度传感器控制的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包括余热回收模块以及与其通过管路连接的空压机,所述余热回收模块的热媒进液管路上设有油泵,所述余热回收模块的热媒出液管路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余热回收模块的冷媒进液管路上设有三通水温阀,所述余热回收模块的冷媒出液管路上设有水循环泵。
[0008]所述余热回收模块由两个安装板与固定板组成,所述安装板的内侧均固定连接多个热交换板,所述安装板的外侧与固定板的内侧均开设有相对应的管路槽,所述固定板的两侧板上均设有连接板,所述两连接板上均设有固定杆。
[0009]优选的,所述管路槽的形状为连续S形。
[0010]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与固定板上的管路槽的横截面为圆心重合的半圆形,所述安装板与固定板上的管路槽半径相等。
[0011]优选的,两个所述安装板上的热交换板相互卡接在一起,所述安装板上的热交换板均有多个,多个所述热交换板之间的间距与热交换板的厚度相等。
[0012](三)有益效果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温度传感器控制的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该采用温度传感器控制的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通过安装板与固定板的配合设置,在装置使用的过程中,使冷流体与热流体与余热回收模块的接触面积更大,提高换热效果,在余热回收模块上设置温度传感器结构,通过温度传感器调节油泵和水循环泵,控制回油温度在设定值附近波动,充分利用空压机余热,使水温达到供暖用水的要求,与传统控制方法相比,本控制系统更加简单,造价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原理图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控制逻辑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余热回收模块结构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安装板结构的完整示意图。
[0019]图中:1、空压机;2、温度传感器;3、余热回收模块;4、水循环泵;5、三通水温阀;6、油泵;301、固定板;302、热交换板;303、管路槽;304、安装板;305、固定杆;306、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请参阅图1

4所示,一种采用温度传感器控制的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包括余热回收模块3以及与其通过管路连接的空压机1,余热回收模块3的热媒进液管路上设有油泵6,余热回收模块3的热媒出液管路上设有温度传感器2,在余热回收模块3上设置温度传感器2结构,通过温度传感器2调节油泵6和水循环泵4,控制回油温度在设定值附近波动,充分利用空压机1余热,使水温达到供暖用水的要求,与传统控制方法相比,本控制系统更加简单,造价成本低,余热回收模块3的冷媒进液管路上设有三通水温阀5,余热回收模块3的冷媒出液管路上设有水循环泵4。
[0022]余热回收模块3由两个安装板304与固定板301组成,通过安装板304与固定板301的配合设置,在装置使用的过程中,使冷流体与热流体与余热回收模块3的接触面积更大,提高换热效果,安装板304的内侧均固定连接多个热交换板302,安装板304的外侧与固定板301的内侧均开设有相对应的管路槽303,固定板301的两侧板上均设有连接板306,两连接板306上均设有固定杆305。
[0023]管路槽303的形状为连续S形,S形的管路槽303可以管路在装置内的长度。
[0024]安装板304与固定板301上的管路槽303的横截面为圆心重合的半圆形,安装板304与固定板301上的管路槽303半径相等,使其安装板304与固定板301上的管路槽303在扣合在一起的时候形成一个与管路直径向等的圆形。
[0025]两个安装板304上的热交换板302相互卡接在一起,安装板304上的热交换板302均有多个,多个热交换板302之间的间距与热交换板302的厚度相等,使热交换板302可以紧贴。
[0026]工作原理:在使用装置的过程中,将冷流体与热流体的管道分别安装在安装板304与固定板301上的管路槽303上,由于位于余热回收模块3内的管路与固定板301以及安装板
304的内壁紧贴,增加了接触面积,使换热效率增加,正常工作阶段,空压机1将空气进行压缩,同时润滑油流经气缸,吸收压缩过程产生的热量,保证空压机1内温度不会过高;出口油温为 90℃,经过油泵6,流入余热回收模块3,与循环水进行换热,提高流入余热回收模块3的循环水的温度,使其达到55℃左右,之后温度传感器2监测流出余热回收模块3的油温为 65℃,润滑油回流到空压机1中,完成一个油路循环;在此过程中,循环水通过三通水温阀5,进入余热回收模块3的温度为 25℃,流经余热回收模块3、水循环泵4,流至用水管道中。在空压机1工作阶段,温度传感器2通过监测回油管道上润滑油的温度,保证空压机1的安全运转,油泵6和水循环泵4正常运行,当温度传感器2监测回油温度高于 65℃时,调节油泵6的输入功率增大,单位时间内进入余热回收模块3的润滑油流量增加,使润滑油与循环水的单位时间换热量增大,进而使回油温度降低;若油温变化效果不明显,可进一步增加水循环泵4输入功率,单位时间内进入余热回收模块3的循环水流量增大,使润滑油与循环水的单位时间换热量增加,使回油温度能在短时间内降低,待温度传感器2监测回油温度降至 65℃后,油泵6和水循环泵4的输入功率恢复至初始值,当温度传感器2监测回油温度低于 65℃时,反向进行上述操作,使油温升高,维持在65℃,控制回油温度在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温度传感器控制的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余热回收模块(3)以及与其通过管路连接的空压机(1),所述余热回收模块(3)的热媒进液管路上设有油泵(6),所述余热回收模块(3)的热媒出液管路上设有温度传感器(2),所述余热回收模块(3)的冷媒进液管路上设有三通水温阀(5),所述余热回收模块(3)的冷媒出液管路上设有水循环泵(4);所述余热回收模块(3)由两个安装板(304)与固定板(301)组成,所述安装板(304)的内侧均固定连接多个热交换板(302),所述安装板(304)的外侧与固定板(301)的内侧均开设有相对应的管路槽(303),所述固定板(301)的两侧板上均设有连接板(306),两所述连接板(306)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晓曹浩宁李勇刘功晓程梦华郭慧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三张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