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输送瓣膜支架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75306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输送瓣膜支架的系统。该系统通过主齿轮组件驱动辅齿轮组件拉动调弯绳,以带动导管的第一端运动而弯曲导管,即调弯导管。其中,主齿轮组件的齿轮齿数小于辅齿轮组件的齿轮齿数,使得用户施加于主齿轮组件的作用力经辅齿轮组件能够得到放大,并用于拉动调弯绳,这意味用户施加较小的作用力即可调弯导管。并且,调弯旋钮的转动轴线垂直于导管的延伸方向,意味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方便用户单手操控调弯旋钮转动,以调弯导管,能够方便用户调弯导管,有利于减轻用户的操作负担。有利于减轻用户的操作负担。有利于减轻用户的操作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输送瓣膜支架的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输送瓣膜支架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主动脉瓣是位于左心室流出道和升主动脉之间的三叶瓣膜。瓣膜的主要作用是维持有效的左心室射血。很多病理条件下瓣膜受到影响,出现各种各样的异常。主动脉瓣疾病是心脏内科和心外科医生临床工作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原因是其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严重主动脉瓣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瓣膜外科修补或置换手术等。标准的外科治疗策略包括主动脉瓣修补术、瓣膜保护技术和主动脉瓣置换技术等。
[0003]主动脉瓣疾病包括主动脉瓣狭窄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大多数情况下两者并存。主动脉瓣狭窄占主动脉瓣疾病的大多数,在年龄大于65岁的人群中其发病率为1

2%,而在年龄大于85岁的人群中其发病率为4%。
[0004]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的技术原理是将缝有人工瓣膜的固定支架压缩并装载到输送系统,然后将其沿着入路(如动脉)送至主动脉瓣处并释放,将病变主动脉瓣挤压到人工瓣膜旁,而人工主动脉瓣膜固定在主动脉瓣处,替换病变的主动脉瓣。
[0005]输送系统输送人工主动脉瓣膜的过程中,需要调弯输送系统的导管,使得人工主动脉瓣膜能够通过主动脉弓到达病变的主动脉瓣处以及配合调整人工主动脉瓣膜的位置等。然而,目前的输送系统通常需要用户施加较大的作用力,导致用户的操作负担较重,不便于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输送瓣膜支架的系统,能够方便用户调弯导管。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应用于输送瓣膜支架的系统。该系统包括承载装置,承载装置用于安装瓣膜支架。该系统还包括导管,导管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承载装置连接。该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第二端连接。该系统还包括调弯绳,调弯绳的一端与第一端连接。控制装置包括调弯旋钮、主齿轮组件及辅齿轮组件,调弯旋钮、主齿轮组件的齿轮及辅齿轮组件的齿轮依次传动连接,调弯绳的另一端连接辅齿轮组件,调弯旋钮能够绕一转动轴线自转,用于驱动主齿轮组件的齿轮转动,以带动辅齿轮组件拉动调弯绳,进而带动第一端运动而弯曲导管。其中,主齿轮组件的齿轮齿数小于辅齿轮组件的齿轮齿数,转动轴线垂直于导管的延伸方向。
[0008]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控制装置还包括壳体;主齿轮组件包括太阳轮,太阳轮可转动地设于壳体;辅齿轮组件包括固定内齿圈、行星轮及行星架,固定内齿圈设于壳体,行星轮可转动地设于行星架;太阳轮通过行星轮与固定内齿圈啮合,调弯绳连接行星
架,太阳轮用于带动行星架转动,以拉动调弯绳;其中,太阳轮的齿数小于固定内齿圈的齿数。
[0009]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控制装置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夹设于固定内齿圈和行星架之间,弹性件用以阻碍固定内齿圈和行星架之间的相对转动。
[0010]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辅齿轮组件包括多个行星轮;多个行星轮沿太阳轮的外周均匀间隔分布。
[0011]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行星架背离行星轮的一侧设有卷绕部;调弯绳卷绕于卷绕部,其中通过收卷调弯绳以拉动调弯绳。
[0012]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主齿轮组件还包括主传动轴和调弯旋钮;主传动轴可转动地设于壳体,太阳轮和调弯旋钮均设于主传动轴,调弯旋钮用于驱动主传动轴带动太阳轮转动。
[0013]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调弯旋钮包括第一调弯旋钮和第二调弯旋钮;第一调弯旋钮和第二调弯旋钮均设于主传动轴,其中第一调弯旋钮的外径大于第二调弯旋钮的外径。
[0014]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导管埋设有调弯绳通道;调弯绳通道沿导管延伸至第一端,调弯绳可活动地穿设于调弯绳通道中。
[0015]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承载装置包括可膨胀部件和尖端件,可膨胀部件和尖端件均位于第一端,且可膨胀部件设于尖端件的外周;尖端件具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沿尖端件的中心轴线彼此间隔,以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形成安装部,尖端件处于安装部的外周面用于安装瓣膜支架。
[0016]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在尖端件中心轴线上的各个位置的横截面面积沿靠近安装部的方向逐渐增大;和/或第二限位部在尖端件中心轴线上的各个位置的横截面面积沿靠近安装部的方向逐渐增大。
[0017]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承载装置包括可膨胀部件和尖端件,可膨胀部件和尖端件均连接第一端,且可膨胀部件设于尖端件的外周;尖端件具有安装部,尖端件处于安装部的外周面用于安装瓣膜支架;尖端件还具有第一流体通道,第一流体通道沿尖端件的中心轴线自安装部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第一流体通道连通导管内的第二流体通道,自第二流体通道传输而来的至少部分流体通过第一流体通道充入可膨胀部件。
[0018]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承载装置包括可膨胀部件和尖端件,可膨胀部件和尖端件均连接第一端,且可膨胀部件设于尖端件的外周,尖端件具有安装部,尖端件处于安装部的外周面用于安装瓣膜支架;承载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显影体,显影体设于尖端件。
[0019]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系统还包括内管,内管嵌设于导管内;控制装置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设有相互独立的流体进口/出口通道和导丝通道,流体进口/出口通道连通导管和内管之间的空间,导丝通道连通内管,导丝通过导丝通道穿入内管。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输送瓣膜支架的系统。该系统通过主齿轮组件驱动辅齿轮组件拉动调弯绳,以带动导管的第一端运动而弯曲导管,即调弯导管。其中,主齿轮组件的齿轮齿数小于辅齿轮组件的齿轮齿数,使得用户施加于主齿轮组件的作用力经辅齿轮组件能够得到放大,并用于拉动调弯绳,这意味用户施加较小的作用力即可调弯导管,因而能够方便用户调弯导管,有利于减轻用户
的操作负担。
[0021]并且,调弯旋钮的转动轴线垂直于导管的延伸方向,意味着本技术能够方便用户单手操控调弯旋钮转动,以调弯导管,因而能够进一步方便用户调弯导管,进一步有利于减轻用户的操作负担。
附图说明
[0022]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此外,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技术的概念。
[0023]图1是本技术应用于输送瓣膜支架的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图1所示应用于输送瓣膜支架的系统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技术应用于输送瓣膜支架的系统调弯导管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技术主齿轮组件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输送瓣膜支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承载装置,用于安装瓣膜支架;导管,其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承载装置连接;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二端连接;调弯绳,一端与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调弯旋钮、主齿轮组件及辅齿轮组件,所述调弯旋钮、所述主齿轮组件的齿轮及所述辅齿轮组件的齿轮依次传动连接,所述调弯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辅齿轮组件,所述调弯旋钮能够绕一转动轴线自转,用于驱动所述主齿轮组件的齿轮转动,以带动所述辅齿轮组件拉动所述调弯绳,进而带动所述第一端运动而弯曲所述导管;其中,所述主齿轮组件的齿轮齿数小于所述辅齿轮组件的齿轮齿数,所述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导管的延伸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主齿轮组件包括太阳轮,所述太阳轮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所述辅齿轮组件包括固定内齿圈、行星轮及行星架,所述固定内齿圈设于所述壳体,所述行星轮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行星架;所述太阳轮通过所述行星轮与所述固定内齿圈啮合,所述调弯绳连接所述行星架,所述太阳轮用于带动所述行星架转动,以拉动所述调弯绳;其中,所述太阳轮的齿数小于所述固定内齿圈的齿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夹设于所述固定内齿圈和所述行星架之间,所述弹性件用以阻碍所述固定内齿圈和所述行星架之间的相对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齿轮组件包括多个行星轮;所述多个行星轮沿所述太阳轮的外周均匀间隔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背离所述行星轮的一侧设有卷绕部;所述调弯绳卷绕于所述卷绕部,其中通过收卷所述调弯绳以拉动所述调弯绳。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齿轮组件还包括主传动轴;所述主传动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所述太阳轮和所述调弯旋钮均设于所述主传动轴,所述调弯旋钮用于驱动所述主传动轴带动所述太阳轮转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弯旋钮包括第一调弯旋钮和第二调弯旋钮;所述第一调弯旋钮和所述第二调弯旋钮均设于所述主传动轴,其中所述第一调弯旋钮的外径大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孔荣朱晗诚张一
申请(专利权)人:沛嘉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