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绕组插入定子叠板沟槽中的装置、方法、以及定子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5255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把一个包括上、下半相位(10s,10i)的绕组(1)插在一个以(X-X’)为轴的定子的叠板(20)的径向内表面(21)的沟槽(24)中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阶段:(a)制造上、下半相位(10s,10i),每个相位包括一些星形线圈(1 2)的重叠,每个星形线圈(12)包括多个向线圈(12)的外部突出的叶片(121),这些叶片(121)通过一些径向内部部分(122)互相连接,上半相位(10s)的线圈(12)与下半相位(10i)的线圈角度错开,上半相位(10s)位于下半相位(10i)之上;(b)把上、下半相位(10s,10i)转移到一个插入工具(2)上;(c)把插入工具(2)转移到叠板(20)的一个轴向下表面(22)的下面,星形线圈(12)与轴(X-X′)对中,并且延伸在一些与该轴垂直或接近垂直 的平面中;(d)通过逐渐扭转叶片(121)和使这些叶片(121)在一个与轴(X-X’)平行方向的翻转把上、下半相位(10s,10i)插在沟槽(24)中,直到上半相位(10s)的线圈(121)在对应沟槽(24)的整个长度上充填在这些沟 槽(24)中;(e)在叠板(20)的一个轴向上表面(23)上翻转上半相位(10s)的线圈(12)的径向内部部分(122),以便形成定子的上髻端;(f)继续通过扭转和翻转插入下半相位(10i)的线圈(12),直到下半相位(10 i)的线圈(12)在相应沟槽(24)的整个长度上充满沟槽(24);(g)在轴向上表面(23)上翻转下半相位(10i)的线圈(12)的径向内部部分(122);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在阶段(e),借助一个分层机构(51)实现上半相位 (10s)在叠板(20)的轴向上表面(23)上的翻转,分层机构(51)从内向外径向拉这些部分。(*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旋转电机的定子和制造这些定子的方法。
技术介绍
更确切地说,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涉及把一个包括上、下半相位的绕组插入到一个以X-X’为轴的定子的叠板的径向内表面上的沟槽内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阶段(a)制造上、下半相位,每个半相位包括一些重叠的星形线圈,每个线圈包括多个向线圈外突出的叶片,这些叶片通过一些径向内部部分互相连接,上半相位的线圈与下半相位的线圈角度错开,上半相位位于下半相位之上;(b)把上、下半相位转移到一个插入工具上;(c)把插入工具转移到叠板的一个轴向下表面的下面,星形线圈与定子的轴对中,并且延伸在一些与该轴垂直或接近垂直的平面中;(d)通过逐渐扭转叶片并且使这些叶片在一个与轴X-X’平行的方向翻转把上、下半相位插到沟槽中,直到上半相位在对应沟槽的整个长度上充满这些对应的沟槽;(e)在叠板的一个轴向上表面上翻转(basculement)上半相位的线圈的径向内部部分,以便形成定子的上部髻端(chignon);(f)继续通过扭转和翻转插入下半相位的线圈,直到下半相位的线圈在对应沟槽的整个长度上冲满对应沟槽;(g)在轴向上表面上翻转下半相位的线圈的径向内部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可以实施上述方法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使叠板保持就位的机构和一个位于叠板的轴向下表面以下的插入工具,插入工具包括一些平行的纵向薄片和一个位于薄片中心的蘑菇形件,这些纵向薄片具有自由上端,这些薄片排列成圆形,并且穿过上半相位线圈的叶片,蘑菇形件和薄片可以从一个位于叠板下的起始位置出发互相独立地沿定子的轴纵向活动,在该起始位置,星形线圈在定子轴上对中,并且与该轴垂直或近似垂直,薄片与沟槽相对地滑动,蘑菇形件通过逐渐扭转线圈的叶片并且使这些叶片与轴平行地翻转而把线圈推到沟槽中,插入装置还包括使上、下半相位线圈的径向内部部分在叠板的一个轴向上表面上在薄片上端以上翻转的部件。这些方法和使用这类方法的装置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这些装置包括两个系列的薄片,即与上半相位有关的更短的薄片和与下半相位有关的更长的薄片。在该方法的阶段(d),薄片处于一个停止位置,在该位置中,短薄片的自由端到达叠板的上表面处,长薄片延长几厘米,向上超过该表面。在阶段(e),上半相位的线圈的径向内部部分的翻转在蘑菇形件的帮助下实现,蘑菇形件把这些线圈轴向向上推。当线圈的径向内部部分到达短薄片的自由端处时,这些径向内部部分在短薄片的自由端之上翻转,并且被推到叠板的上表面上。翻转后,线圈的径向内部部分混乱。这样形成的髻端体积没有很好地形成。另外,该髻端有许多交叉的线圈。因此线圈之间有发生短路的很大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在该背景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为此,并根据上面前言中给出的总定义,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主要特征在于,在阶段(e),上半相位的线圈在叠板的轴向上表面上的翻转通过一个把线圈的径向内部部分从内向外径向拉伸的分层机构实现。在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一个可能实施例中,插入工具包括一些排列成圆形的纵向平行薄片和一个位于薄片中心的蘑菇形件,这些薄片具有自由上端,并穿过上、下半相位的叶片,蘑菇形件和薄片可以互相独立地纵向活动,通过使蘑菇形件和薄片沿定子轴向上移动把线圈插入到沟槽中,薄片面对沟槽滑动,蘑菇形件推动线圈,薄片在阶段(d)从一个起始位置移动到一个轴向比较高的停止位置,该方法在阶段(d)和(e)之间包括一下阶段(h)使薄片向下移动到一个比停止位置低的中间位置,以便使上半相位的线圈的径向内部部分翻转。有利的是,在阶段(d)结束时,上半相位的所有线圈都轴向位于叠板的轴向上表面的以上。下半相位的所有线圈的径向内端在阶段(f)结束时最好都轴向位于叠板的轴向上表面以上。例如,在阶段(d)和(f),上、下半相位的线圈的轴向内部部分在蘑菇形件和薄片向上移动期间都轴向分层在蘑菇形件与薄片之间。有利的是,薄片的自由端在这些薄片的中间位置轴向位于一个靠近叠板的上表面之处。阶段(g)最好在阶段(d)至(f)和(h)借助一个膨胀爪(mors àexpansion)在一个不同的装置上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装置也符合上面的前言中给出的一般定义,该装置的主要特征是,所述部件包括一个位于叠板以上的分层装置,该分层装置带有一个把上半相位的线圈径向内部部分从内向外径向拉的分层机构。有利的是,分层装置包括一个包围叠板并带有一个引导槽的固定引导环、一个重叠在引导环上并带有动作槽的动作环、和一个选择性转动带动动作环相对引导环移动的致动器,分层机构是一些在引导槽中滑动并包括一些嵌在动作槽中的销子的滑块。引导槽最好是径向的,并且动作槽倾斜于引导槽。例如,蘑菇形件包括一个直径与叠板的内径相等的柱形下部,和一个与下部的一个上表面连在一起的上部,上部形成一个凸头,该凸头与薄片形成一个使线圈的径向内部部分分层的标定环形空间。有利的是,环形空间的径向厚度与构成线圈的导线的直径相等。蘑菇形件的上部最好有一些分别把上、下半相位的线圈的径向内部部分引向环形空间的上、下引导表面。例如,上、下引导表面由上部的一些切割角构成,这些切割角从上部的一个自由上表面向下和向外延伸,下引导表面的切割角与上引导表面的切割角角度错开,并且在上部比上引导表面的切割角切割得深。有利的是,薄片的上端都到达同一个轴向位置。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进行的描述将清楚地表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这种描述只是示例,完全没有限制性。附图如下—图1是缠绕在一个插入工具的薄片周围的上、下半相位的俯视图;—图2是叠板内部的立体图,本专利技术的插入装置的插入工具处于起始位置,分层装置没有出示;—图3是图2插入装置的轴向剖面示意图,插入工具处于起始位置;—图4是插入方法的阶段(d)结束时,即上半相位的线圈完全充满相应沟槽时与图3相同的图;—图5是插入方法的阶段(h)结束时,即薄片下降到它们的中间位置时与图3相同的图;—图6是插入方法的阶段(e)结束时,即分层机构使上半相位的线圈的径向内部部分翻转时与图3相同的图;—图7插入方法的阶段(f)结束时,即下半相位的线圈完全充满相应沟槽时与图3相同的图;—图8与图7相同,不同之处是,插入工具回到它的起始位置,定子准备向另一个装置移动,在该装置中实现插入过程的阶段(g);—图9、10分别为图3分层装置的引导环的俯视图和沿箭头X的轴向剖面图;—图11、12分别为图3分层装置的动作环的底示图和沿箭头XII的的轴向剖面图;—图13、14分别为图3分层装置的分层滑块的底示图和沿箭头XIV的纵剖面图;—图15、16分别为图3蘑菇形件的轴向剖面图和该蘑菇形件上部的俯视图,图15中所示的薄片用于形成环形分层空间。具体实施例方式该插入方法的目的是在一个对称轴为X-X’的一个定子的叠板(paquet de tles)20的径向内表面21上形成的沟槽24中插入几个相位绕组。下面将参照一个定子描述本专利技术,该叠板括三个波纹分布的绕组1,这些绕组一个一个地(一个相位一个相位地)插入到叠板20的沟槽24中。这种波纹分布的线圈可以由一种星形连接的安装或三角形连接的安装构成,例如还可以由一种包括两个连接成星形或三角形的三相线圈的安装构成。对每个相位绕组,该方法包括以下阶段(a)在一个第一装置从一根铜线出发制造绕组1,该绕组包括图1所示的上、下半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德费博万M·雅兹V·拉梅
申请(专利权)人:瓦莱奥电机设备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