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M2.5的发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5224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PM2.5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PM2.5的发尘装置,包括底板、检测箱本体、发尘机构、分散机构、回收机构;所述发尘机构设置于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后侧,所述分散机构设置于所述检测箱本体内腔顶部的后侧,所述回收机构设置于所述检测箱本体顶部的前侧;所述发尘机构包括储存箱。该PM2.5的发尘装置,通过第一风机工作即可通过第一进气管抽取储存箱内腔中的灰尘,并通过第一出气管的连通,将细小颗粒物吹入检测箱本体的内腔当中进行检测,检测完毕后,即可通过第二风机工作抽取检测箱本体内腔的细小颗粒物,并将细小颗粒物重新收入储存箱的内腔中,无需人工后期清理,且无需人工重新向储存箱的内腔当中投入细小颗粒物,操作简单且快速。操作简单且快速。操作简单且快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M2.5的发尘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PM2.5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PM2.5的发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细小颗粒物又称细粒、细颗粒、PM2.5,细小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0003]在对PM2.5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通过发尘装置向检测箱体的内部吹入PM2.5,但现有的PM2.5的发尘装置在向检测箱体内部吹入PM2.5后,不具备回收功能,进而不便于进行连续性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PM2.5的发尘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PM2.5的发尘装置在向检测箱体内部吹入PM2.5后,不具备回收功能,不便于进行连续性检测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PM2.5的发尘装置,包括底板、检测箱本体、发尘机构、分散机构、回收机构;
[0006]所述发尘机构设置于所述底板上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M2.5的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检测箱本体(2)、发尘机构、分散机构、回收机构;所述发尘机构设置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后侧,所述分散机构设置于所述检测箱本体(2)内腔顶部的后侧,所述回收机构设置于所述检测箱本体(2)顶部的前侧;所述发尘机构包括储存箱(3),所述储存箱(3)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后侧,所述储存箱(3)内腔的上部固定连接有隔板(4),所述隔板(4)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机(5);所述第一风机(5)的进风口连通有第一进气管(6),所述第一进气管(6)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储存箱(3)内腔的中部,所述第一风机(5)的出风口连通有第一出气管(7),所述第一出气管(7)的另一端与所述检测箱本体(2)内腔的顶部连通;所述回收机构包括第二风机(8),所述第二风机(8)固定连接于所述检测箱本体(2)顶部前侧,所述第二风机(8)的进风口连通有另一端与所述检测箱本体(2)内腔顶部连通的第二进气管(9),所述第二风机(8)的出风口连通有另一端与所述储存箱(3)内腔下部连通的第二出气管(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M2.5的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箱(3)后侧面的底部连通有连通管(12),所述连通管(1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板(1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惠民施毅李志豪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朗亿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