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柴源专利>正文

一种头戴式强脉冲激光干眼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5161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激光干眼治疗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头戴式强脉冲激光干眼治疗装置,壳体和弹性伸缩带,所述壳体用于罩住患者的眼部,所述弹性伸缩带用于将壳体固定在患者的头部;所述壳体的内侧设有两个通孔,两个通孔内分别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能够在所述通孔内转动;所述壳体内设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两个安装块独立转动,所述壳体内设有激光源和用于发出强脉冲激光的发光体,所述发光体与激光源连接。上述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采用手持式干眼治疗仪导致医护人员手臂损伤以及难以保证整个治疗过程中激光正对所需要治疗的部位,从而有可能导致达不到预期治疗效果的问题。效果的问题。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头戴式强脉冲激光干眼治疗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激光干眼治疗
,尤其涉及一种头戴式强脉冲激光干眼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强脉冲激光,英文缩写IPL,是一种宽谱可见光。IPL治疗干眼症基于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即输出的强脉冲光中较长波长的光可穿透到皮肤较深处组织产生光热作用和光化学作用,对睑板腺功能的改善能起到作用,可软化脂质,促进脂质分泌,也可杀灭螨虫及部分细菌,对睑板腺囊肿、麦粒肿等疾病有治疗效果。
[0003]目前的干眼治疗仪为手持式,患者躺在床上,医护人员手持干眼治疗仪实现干眼治疗,每次治疗大概需要10分钟左右,医护人员长时间手持干眼治疗仪会对医护人员的手臂造成损伤,并且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手部可能发生晃动,难以保证整个治疗过程中激光正对所需要治疗的部位,从而有可能导致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戴式强脉冲激光干眼治疗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采用手持式干眼治疗仪导致医护人员手臂损伤以及难以保证整个治疗过程中激光正对所需要治疗的部位,从而有可能导致达不到预期治疗效果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头戴式强脉冲激光干眼治疗装置,包括壳体和弹性伸缩带,所述壳体用于罩住患者的眼部,所述弹性伸缩带用于将壳体固定在患者的头部;所述壳体的内侧设有两个通孔,两个通孔内分别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能够在所述通孔内转动;所述壳体内设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两个安装块独立转动,所述壳体内设有激光源和用于发出强脉冲激光的发光体,所述发光体与激光源连接。
[0006]进一步,还包括显示件、摄像头和两组红外线发射器,两组红外线发射器分别固定在两个安装块上,所述红外线发射器用于对眼睑位置进行瞄准;所述摄像头用于监测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红外线的位置并在显示件上进行显示。
[0007]进一步,所述显示件采用计算机,所述驱动组件采用两组微型电机,两组微型电机设于壳体内并与计算机连接;所述计算机用于控制两组微型电机的启闭以及转动方向;所述红外线发射器也与计算机连接。
[0008]进一步,所述安装块采用弧形结构;所述安装块的背面设有齿牙,所述壳体内安装有两组分别与安装块上齿牙啮合的齿轮,所述微型电机用于驱动所述齿轮转动。
[0009]进一步,所述摄像头位于两组安装块之间。
[0010]进一步,所述安装块的两侧设有用于限制所述安装块转动幅度的限位块。
[0011]进一步,所述红外线发射器与发光体并排设置,所述红外线发射器发出的红外线与发光体发出的激光平行。
[0012]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患者将本装置戴于头上,并大概调整壳体的位置,使得出安装块与眼睛对准。通过计算机打开红外线发射器和摄像头,红外线发射器发出的红外线射出,摄像头对红外线照射的位置进行监控并在计算机上显示,计算机通过摄像即可看出红外线射出的位置,并结合红外线与激光之间的平行距离,来调节红外线的位置,从而保证激光能够射在患者的眼睑位置范围内。具体调节方式为:通过计算机打开微型电机并控制转动方向,使微型电机带动安装块转动,从而调节红外线的射出位置。调节完毕后,关闭摄像头和红外线发射器,启动激光源,发光体发出强脉冲激光,强脉冲激光通过出光口射出并射在眼睑的位置,实现干眼治疗。治疗完毕后,关闭激光源,取下壳体即可。
[0013]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方案将干眼治疗装置设为头戴式,代替医护人员手持的方式,能够保证强脉冲激光发射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并且解放医护人员的双手,避免手臂造成损伤。

设置红外线发射器,方便对强脉冲激光的发射进行定位,医护人员能够通过红外线和计算机直观地看到强脉冲激光发射的位置。

驱动组件能够驱动安装块转动,调节强脉冲激光的射出位置,保证高脉冲激光能够直接射在眼睑范围内进行治疗。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头戴式强脉冲激光干眼治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壳体1、弹性伸缩带2、发光体3、安装块4、激光源5、摄像头6、红外线发射器7、限位块8。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头戴式强脉冲激光干眼治疗装置,包括壳体1、弹性伸缩带2、计算机、摄像头6和两组红外线发射器7,壳体1采用圆弧形结构,也可采用其他形状,壳体1用于罩住患者的眼部,弹性伸缩带2用于将壳体1固定在患者的头部。壳体1的内侧设有两个弧形孔,两个弧形孔内分别设有安装块4,安装块4采用弧形结构,患者戴上后,安装块4与患者的眼睛具有一定的距离,安装块4转动不会碰到患者的眼睛。壳体1内设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两个安装块4独立转动,安装块4的两侧设有用于限制安装块4转动幅度的限位块8。壳体1内设有激光源5和用于发出强脉冲激光的发光体3,发光体3与激光源5通过光缆连接。两组红外线发射器7分别固定在两个安装块4上,红外线发射器7用于对眼睑位置进行瞄准;红外线发射器7与发光体3并排设置,红外线发射器7发出的红外线与发光体3发出的激光平行,医护人员通过观察红外线的位置,并结合红外线与激光之间的平行距离,来调节红外线的位置,从而保证激光能够射在患者的眼睑位置。摄像头6位于两组安装块4之间,摄像头6用于监测红外线发射器7发射红外线的位置并在计算机上进行显示。驱动组件采用两组微型电机,两组微型电机设于壳体1内并与计算机连接;计算机用于控制两组微型电机的启闭以及转动方向,安装块4的背面设有齿牙,壳体1内安装有两组分别与安装
块4上齿牙啮合的齿轮,微型电机用于驱动齿轮转动;红外线发射器7也与计算机连接,计算机控制红外线发射器7的启闭。红外线发射器7和微型电机均通过电线与外界的电源连接。
[0019]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0020]患者将本装置戴于头上,并大概调整壳体1的位置,使得安装块4与眼睛对准。通过计算机打开红外线发射器7和摄像头6,红外线发射器7发出的红外线射出,摄像头6对红外线照射的位置进行监控并在计算机上显示,计算机通过摄像即可看出红外线射出的位置,并结合红外线与激光之间的平行距离,来调节红外线的位置,从而保证激光能够射在患者的眼睑位置范围内。具体调节方式为:通过计算机打开微型电机并控制转动方向,使微型电机带动安装块4转动,从而红外线射出的位置。调节完毕后,关闭摄像头6和红外线发射器7,启动激光源5,发光体3发出强脉冲激光,强脉冲激光射出并射在眼睑的位置,实现干眼治疗。治疗完毕后,关闭激光源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戴式强脉冲激光干眼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弹性伸缩带(2),所述壳体(1)用于罩住患者的眼部,所述弹性伸缩带(2)用于将壳体(1)固定在患者的头部;所述壳体(1)的内侧设有两个通孔,两个通孔内分别设有安装块(4),所述安装块(4)能够在所述通孔内转动;所述壳体(1)内设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两个安装块(4)独立转动,所述壳体(1)内设有激光源(5)和用于发出强脉冲激光的发光体(3),所述发光体(3)与激光源(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戴式强脉冲激光干眼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件、摄像头(6)和两组红外线发射器(7),两组红外线发射器(7)分别固定在两个安装块(4)上,所述红外线发射器(7)用于对眼睑位置进行瞄准;所述摄像头(6)用于监测红外线发射器(7)发射红外线的位置并在显示件上进行显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头戴式强脉冲激光干眼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件采用计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源
申请(专利权)人:柴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