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果采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5135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果采摘装置,包括采摘杆以及平行设置于采摘杆侧面的收集筒;所述采摘杆一端为手持端另一端安装有割刀,所述割刀下方设置有所述收集筒,割刀整体呈“V”型结构,且割刀通过连接组件与采摘杆配合连接;连接组件包括安装在采摘杆端部的壳体,壳体为具有空腔的结构且空腔内安装有传动部件,割刀伸入壳体内并固定至传动部件,传动部件与安装在采摘杆上的驱动部件连接,以使得操作驱动部件可通过传动部件调整割刀与采摘杆的夹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割刀可以根据水果不同的生长位置,通过操作驱动部件带动传动部件稍作调整,方便将不同角度的水果割下,从而方便果农采摘水果,适合采摘环境严苛的条件,适用范围非常广。适用范围非常广。适用范围非常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果采摘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水果采摘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水果采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水果产销量巨大,尤其当一些上规模的水果在即将成熟时,需要雇佣大量的人员进行采摘,如果采摘不及时,或导致水果腐烂,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一些挂枝较高的水果,通常需要借助梯子,甚至需要爬到树干上,这种高空采摘方式,效率低下,容易造成安全危险;也会折断果枝,对果树造成损伤,影响下一年度的产量。对于种植枇杷的果园,采摘过程中容易损伤果皮,造成较高的坏品率且影响销售,采摘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对水果进行保护,降低水果采摘的坏品率。水果采摘是水果生产中最耗时、最费力的环节之一,需投入的劳动力占整个生产过程的40%

50%左右,而目前果园的规模并不允许果农采用自动化生产的机械设备。
[0003]现有的采摘工具于结构比较简单,一般通过采摘杆端部连接割刀,通过拉动采摘杆使其上端的割刀将水果从果树上割下来,一方面方式粗暴不能很好保护水果的外观,影响了果园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由于割刀与采摘杆端部固定,不能在使用根据不同的果实调节角度,实际使用起来作用比较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果采摘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割刀将水果采摘后通过收集筒收集,避免了现有技术粗暴的采摘方式导致的水果受伤;本技术的割刀可以根据水果不同的生长位置,通过操作驱动部件带动传动部件稍作调整,方便将不同角度的水果割下,从而方便果农采摘水果,适合采摘环境严苛的条件,适用范围非常广。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水果采摘装置,包括采摘杆以及平行设置于采摘杆侧面的收集筒;
[0007]所述采摘杆一端为手持端另一端安装有割刀,所述割刀下方设置有所述收集筒,割刀整体呈“V”型结构,且割刀通过连接组件与采摘杆配合连接;
[0008]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安装在采摘杆端部的壳体,所述壳体为具有空腔的结构且空腔内安装有传动部件,所述割刀伸入壳体内并固定至所述传动部件,所述传动部件与安装在采摘杆上的驱动部件连接,以使得操作驱动部件可通过传动部件调整割刀与采摘杆的夹角。
[0009]在此实施例中, 割刀整体呈“V”型结构,“V”型结构拐角处内侧具有刀刃,并且拐角处与壳体内的传动部件固定。
[0010]在使用时大部分的情况下例如柑橘生长比较稀疏时,一般水果会自然下垂,这样割刀可与采摘杆夹持锐角,将割刀刀刃对准柑橘连接的树枝,割断即可,在某些情况下,水果会搭在树枝上,与水果连接的树枝横着生长,此时需要操作驱动部件将割刀调节为与采
摘杆夹钝角的状态,即使用者手持采摘杆时,割刀为朝上仰的状态,从而割下水果,水果落入采摘杆上的收集筒内,防止落入地上,保护水果的完整程度,保证了销售水果的质量。
[0011]进一步地,所述传动部件包括转动安装在壳体内的间歇齿轮,所述间歇齿轮不具有齿的周面固定有所述割刀。
[0012]在此实施例中,间歇齿轮与采摘杆垂直设置,间歇齿轮两端插入壳体内壁,间歇齿轮宽度较大从而方便安装割刀,壳体安装割刀的一侧为敞口设置,并且此面上端具有倒角,使得割刀与采摘杆夹持钝角时,方便将水果从连接的树枝上割下。
[0013]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件包括蜗杆,所述蜗杆套设于采摘杆上且与采摘杆转动配合,蜗杆与所述间歇齿轮连接,所述蜗杆下端伸出于壳体外。
[0014]在此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驱动部件的具体结构,采摘杆端部具有一环形槽,环形槽宽度与蜗杆高度相同,蜗杆套设在采摘杆端部并位于环形槽内,将间歇齿轮设置在蜗杆旁,并与蜗杆配合连接,使得蜗杆转动后可以带动间歇齿轮转动,从而使得割刀转动,而在切割时间歇齿轮由于蜗杆的限制,而不会自由转动,因此可以将割刀调节在预计的角度。
[0015]蜗杆下端伸出于壳体外,这样当使用者操作时可以调节蜗杆下端,实现调节割刀的角度。
[0016]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件包括蜗杆,所述蜗杆套设于采摘杆上且与采摘杆转动配合,蜗杆与所述间歇齿轮连接,所述蜗杆下端固定有调节部,所述调节部为半圆形结构且其弧形结构的部分伸出于壳体侧面。
[0017]此实施提供了一种与上一实施例不同的蜗杆调节方式,即蜗杆整体位于壳体内,蜗杆的下部固定有半圆形的调节部,调节部弧形部分伸出于壳体侧面,以供使用者转动进行调节。
[0018]进一步地,所述采摘杆端部包括有一限位部,采摘杆穿过所述限位部,且采摘杆靠近限位部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所述矩形结构与壳体接触,且壳体抵接至所述限位部上部。
[0019]进一步地,所述采摘杆连接有两螺母,两螺母分别位于壳体上方和下方。
[0020]在此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壳体的具体固定方式,即,当蜗杆位于壳体内时,壳体可以是左右对称的两部分结构,安装时壳体合二为一连接在蜗杆处并通过螺丝连接,壳体上部套在矩形结构处,避免壳体相对采摘杆发生转动,而实际上通过螺栓也可以实现上述操作,但采摘杆端部呈矩形结构后固定更加稳固。而壳体上内壁与限位部接触,避免壳体移动,而后螺母与采摘杆连接,将壳体限制在两个螺母之间,形成固定。
[0021]进一步地,所述收集筒端部可拆卸连接有收集网。
[0022]收集筒下部连接收集网,在采摘后水果从收集筒落入收集网内,由于采摘杆为倾斜采摘的方式,因此水果不会竖直落下,沿着收集筒滚动后落入收集网内,方便收集。收集筒下部沿着圆周面固定有若干个挂钩,挂钩与收集网挂接即可,装满后从收集筒上取下,十分方便。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24]1、通过伸缩杆侧面设置收集筒便于将容易受伤的水果采摘后收入收集袋内,保证完整性,保证销售的高品质,割刀通过连接组件与采摘杆连接,可根据不同角度的水果进行调节,方便将其安全摘下。本技术结构简单,调节割刀的方式简单易行,极大地提高了水果采摘的质量。
[0025]2、在水果会搭在树枝生长的情况下,与水果连接的树枝横着生长,此时需要操作驱动部件将割刀调节为与采摘杆夹钝角的状态,即使用者手持采摘杆时,割刀为朝上仰的状态,从而割下水果,本技术增加了水果采摘装置使用的情景,方便农民采摘水果,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立体示意图;
[0027]图2为图1中连接组件4处放大图;
[0028]图3为连接组件处剖视图;
[0029]图4为割刀与传动部件连接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依次为:采摘杆1、限位部11、矩形结构12、收集筒2、割刀3、刀刃31、连接组件4、壳体41、空腔411、传动部件42、驱动部件43、调节部44、螺母45、收集网5。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2]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水果采摘装置,包括采摘杆1以及平行设置于采摘杆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果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摘杆以及平行设置于采摘杆侧面的收集筒;所述采摘杆一端为手持端另一端安装有割刀,所述割刀下方设置有所述收集筒,割刀整体呈“V”型结构,且割刀通过连接组件与采摘杆配合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安装在采摘杆端部的壳体,所述壳体为具有空腔的结构且空腔内安装有传动部件,所述割刀伸入壳体内并固定至所述传动部件,所述传动部件与安装在采摘杆上的驱动部件连接,以使得操作驱动部件可通过传动部件调整割刀与采摘杆的夹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果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包括转动安装在壳体内的间歇齿轮,所述间歇齿轮不具有齿的周面固定有所述割刀。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果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包括蜗杆,所述蜗杆套设于采摘杆上且与采摘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蓉刘浩刘长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丰都县仙童枇杷种植股份合作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