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组件及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5040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热组件及烹饪器具,该加热组件包括绝缘的基板;多个环形的发热元件,多个所述发热元件同心设置于所述基板,各所述发热元件的横截面积相等,且多个所述发热元件以最内圈的发热元件的对称轴为轴对称设置;以及导电件,径向相邻的所述发热元件通过径向设置的所述导电件电连接,以保证各个发热元件在相同长度内发热功率相同,以避免了位于内圈的发热元件单独发热,使得整个加热组件对置于其上的受热物均匀加热。组件对置于其上的受热物均匀加热。组件对置于其上的受热物均匀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热组件及烹饪器具


[0001]本技术涉及小型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热组件及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电热膜主要分为圆形和方形。针对方形的电热膜,由于锅具、茶壶等烹饪器具的底部加热面通常为圆形,造成圆形的加热面与方形的电热膜配合度不高,相同面积的电热膜下,热传递效率低。
[0003]而对于圆形的电热膜,也存在发热不均匀,热传递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加热组件及烹饪器具,以使得加热组件发热均匀,提升热传递效率。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加热组件,包括:
[0006]绝缘的基板;
[0007]多个环形的发热元件,多个所述发热元件同心设置于所述基板,各所述发热元件的横截面积相等,且多个所述发热元件以最内圈的所述发热元件的对称轴对称设置;以及
[0008]导电件,径向相邻的所述发热元件通过径向设置的所述导电件电连接,以使多个所述发热元件形成至少两个并联的加热回路,任意两个所述加热回路中的所述发热元件的周长相等。
[0009]如此设置,多个横截面积相等的环形的发热元件同心设置于基板,且多个发热元件以最内圈的发热元件的对称轴对称设置,以保证多个发热元件能够对称设置于基板,并通过导电件将多个环形的发热元件电连接形成至少两个并联的加热回路,且保证任意加热回路中的发热元件的周长相等,以保证各个发热元件在相同长度内发热功率相同,避免了位于内圈的发热元件单独发热,使得整个加热组件可对置于其上的受热物均匀加热。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径向相邻的所述发热元件之间的距离为L1,满足2mm≤L1≤10mm。
[0011]如此设置,限定径向相邻的发热元件之间的距离,以避免发热元件之间的距离过大,造成发热面积不足,热效率低;同时又避免发热元件之间的距离过小,造成发热元件之间相互干扰。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最内圈的所述发热元件的半径为R,满足30mm≤R≤40mm。
[0013]如此设置,限定最内圈的发热元件的半径,以避免其的半径过大,造成发热面积不足,热效率低;同时又避免其的半径过小,造成热量集中,导致发热不均匀。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沿着自内圈的所述发热元件朝向外圈的所述发热元件的方向,周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导电件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0015]如此设置,周向相邻的两个导电件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以适配发热元件从内圈
到外圈,其周长逐渐变长,以便能够更好地实现发热均匀。
[001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周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导电件之间的最小距离为L2,满足3mm≤L2≤10mm。
[0017]如此设置,限定周向相邻的两个导电件之间的最小距离,以避免其最小距离过小,由于加工工艺问题容易造成短路;又能够避免其最小距离过大,造成发热面积不足,热效率低。
[001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加热回路和第二加热回路,所述第一加热回路包括第一发热元件,所述第二加热回路包括第二发热元件和第三发热元件,其中,所述第二发热元件与所述第三发热元件串联,所述第二发热元件与所述第三发热元件的周长之和等于所述第一发热元件的周长。
[0019]如此设置,限定了加热组件具有两个并联电路的设计方式,以通过避免位于内圈的第二发热元件和第三发热元件单独发热造成发热不均匀的问题。
[002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件为银导线。
[0021]如此设置,导电件选用银导线,银导线具有耐热且耐高温的性能,以保证将发热元件之间稳定电连接。
[002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元件喷涂或印刷于所述基板。
[0023]如此设置,发热元件喷涂或印刷于基板,其工艺成熟,易于实现批量化生产,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现有技术中圆形的电热膜的剖面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实施例中的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加热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另一实施例的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10、基板;20、发热元件;21、第一发热元件;22、第二发热元件;221、第一发热段;222、第二发热段;23、第三发热元件;24、第四发热元件;241、第三发热段;242、第四发热段;25、第五发热元件;30、导电件;40、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安装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003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
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2]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圆形的电热膜的剖面示意图,该电热膜在通电时,电流会由电极p1经过发热膜p2流向电极p3形成回路进行循环,进而达到加热的目的。但是由于电极p1的直径很小,造成在电极p1处的发热膜p2形成热量集中,造成温度不均匀。
[0033]针对上述的问题,如图2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热组件,通过将多个横截面积相等的发热元件并联成至少两个周长相等的并联回路,达到发热均匀的目的,并通过将所述发热元件以最内圈发热元件的对称轴对称设置,使得整个加热组件可对置于其上的受热物产生均匀加热的效果。
[0034]具体地,加热组件包括基板10、多个发热元件20以及用于将多个发热元件20进行电连接的导电件30。基板10为绝缘的基板10,能够为发热元件20提供安装载体,多个环形的发热元件20同心设置于基板10,各发热元件20的横截面积相等,且多个发热元件20以最内圈的发热元件20的对称轴为轴对称设置,导电件30径向设置于径向相邻的发热元件20之间以将径向相邻的发热元件20电连接,以使得多个发热元件20形成至少两个并联的加热回路,且任意两个加热回路中的发热元件20的周长相等,以避免位于内圈的发热元件20单独形成回路造成集中发热的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的基板(10);多个环形的发热元件(20),多个所述发热元件(20)同心设置于所述基板(10),各所述发热元件(20)的横截面积相等,且多个所述发热元件(20)以最内圈的所述发热元件(20)的对称轴对称设置;以及导电件(30),径向相邻的所述发热元件(20)通过径向设置的所述导电件(30)电连接,以使多个所述发热元件(20)形成至少两个并联的加热回路,任意两个所述加热回路中的所述发热元件(20)的周长相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径向相邻的所述发热元件(20)之间的距离为L1,满足2mm≤L1≤10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最内圈的所述发热元件(20)的半径为D,满足30mm≤D≤40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沿着自内圈的所述发热元件(20)朝向外圈的所述发热元件(20)的方向,周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导电件(30)之间的距离逐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伟平李泽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