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动开关按钮限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4997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微动开关按钮限位结构,包括有壳体、微动开关按钮、微动弹片、公共端子、常开端子;所述壳体的内部具有容纳腔;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设置有上下行程限位槽,所述上下行程限位槽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上限位部、下限位部;所述微动开关按钮伸入上下行程限位槽内,所述微动开关按钮于上限位部、下限位部之间可上下活动。如此,通过对微动开关按钮进行上下限位,上限位的作用是保证微动开关按钮复位后高度不变化,下限位的作用是保证微动开关按钮的向下按压过行程不会过长,从而起到保护微动开寿命的作用;同时,微动开关按钮内置,不易受到外部尘污影响,有利于提升按键开关的使用精度及控制可行性。使用精度及控制可行性。使用精度及控制可行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动开关按钮限位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按键开关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微动开关按钮限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以鼠标按键开关为例,传统技术中,常常会用到微动开关,其包括有绝缘基座、上壳体、微动开关按钮、微动弹片、公共端子、常开端子;所述壳体的内部具有容纳腔,所述公共端子、常开端子与绝缘基座注塑成型固定,且公共端子、常开端子分别具有凸露于容纳腔的内底部上侧的公共闭合端、常开闭合端;所述微动弹片的一端与公共闭合端保持电性连接,所述微动弹片的另一端受微动开关按钮作用而可选择性地与常开闭合端接触或断开;由于微动开关按钮是露出上壳体,在按压操作时,存在尘污进入的隐患,而且,容易因微动开关按钮下压时过行程,导致微动弹片疲劳,多次使用后,微动弹片受损,影响按键开关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
[0003]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动开关按钮限位结构,其保证微动开关按钮复位后高度不变化,也能保证微动开关按钮的向下按压过行程不会过长,从而起到保护微动开寿命的作用;同时,微动开关按钮内置,不易受到外部尘污影响,有利于提升按键开关的使用精度及控制可行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微动开关按钮限位结构,包括有壳体、微动开关按钮、微动弹片、公共端子、常开端子;所述壳体的内部具有容纳腔,所述公共端子、常开端子分别具有凸露于容纳腔的内底部上侧的公共闭合端、常开闭合端;所述微动弹片的一端与公共闭合端保持电性连接,所述微动弹片的另一端受微动开关按钮作用而可选择性地与常开闭合端接触或断开;
[0007]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设置有上下行程限位槽,所述上下行程限位槽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上限位部、下限位部;所述微动开关按钮伸入上下行程限位槽内,所述微动开关按钮于上限位部、下限位部之间可上下活动。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下行程限位槽设置于壳体的左侧壁和/或右侧壁;所述上下行程限位槽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前限位部、后限位部,所述微动开关按钮的前、后侧分别受限于前限位部、后限位部。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包括有绝缘基座和腔壳,所述上下行程限位槽设置于腔壳的内侧壁,所述绝缘基座组装于腔壳的底部,所述下限位部设置于绝缘基座的顶部。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微动开关按钮具有弹片抵压部、下限位适配部;所述弹片抵压部位于微动弹片的上方,按压微动开关按钮时,所述弹片抵压部向下抵压微动弹片;所述下限位适配部向下凸设以超出弹片抵压部的底端。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微动开关按钮具有左右延伸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的上
端居中设置有受压凸部,所述主体部的左、右端的上侧作为上限位适配部,所述上限位适配部位于上限位部的下方,所述下限位适配部自主体部的左、右端的下侧一体向下延伸凸设。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腔壳的上端设置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内设置有外按钮,所述外按钮可按压作用于微动开关按钮的受压凸部上。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按钮所在按压轴向与微动开关按钮的受压凸部所在轴向,两者平行设置;且,所述避让孔的投影区远离微动开关按钮以与微动开关按钮保持间距。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对微动开关按钮进行上下限位,上限位的作用是保证微动开关按钮复位后高度不变化,下限位的作用是保证微动开关按钮的向下按压过行程不会过长,从而起到保护微动开寿命的作用;同时,微动开关按钮内置,不易受到外部尘污影响,有利于提升按键开关的使用精度及控制可行性。
[0015]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组装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分解图;
[0018]图3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截面图;
[0019]图4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另一截面图;
[0020]图5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局部分解图;
[0021]图6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另一局部分解图;
[0022]图7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腔壳的立体图;
[0023]图8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腔壳的另一角度立体图;
[0024]图9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微动开关按钮的立体图。
[0025]附图标识说明:
[0026]壳体1、微动开关按钮2、微动弹片3、公共端子4、常开端子5、容纳腔11、公共闭合端41、常开闭合端51、上下行程限位槽12、上限位部121、下限位部122、前限位部123、后限位部124、绝缘基座101、腔壳102、中盖103、上盖104、弹片抵压部21、下限位适配部22、主体部23、受压凸部24、上限位适配部25、避让孔1021、外按钮6、轻触弹片7、第三端子8、轻触开关按压件9、轻触开关腔盖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7]请参照图1至图9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0028]一种微动开关按钮限位结构,包括有壳体1、微动开关按钮2、微动弹片3、公共端子4、常开端子5;所述壳体1的内部具有容纳腔11,所述公共端子4、常开端子5分别具有凸露于容纳腔11的内底部上侧的公共闭合端41、常开闭合端51;所述微动弹片3的一端与公共闭合端41保持电性连接,所述微动弹片3的另一端受微动开关按钮2作用而可选择性地与常开闭合端51接触或断开。
[0029]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设置有上下行程限位槽12,所述上下行程限位槽12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上限位部121、下限位部122;所述微动开关按钮2伸入上下行程限位槽12内,所述微动开关按钮2于上限位部121、下限位部122之间可上下活动。
[0030]通常,所述上下行程限位槽12设置于壳体1的左侧壁和/或右侧壁;所述上下行程限位槽12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前限位部123、后限位部124,所述微动开关按钮2的前、后侧分别受限于前限位部123、后限位部124。
[0031]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包括有绝缘基座101和腔壳102,所述上下行程限位槽12设置于腔壳102的内侧壁,所述绝缘基座101组装于腔壳102的底部,所述下限位部122设置于绝缘基座101的顶部。所述腔壳102包括有中盖103和上盖104,两者相互卡扣定位。
[0032]如图9所示,所述微动开关按钮2具有弹片抵压部21、下限位适配部22;所述弹片抵压部21位于微动弹片3的上方,按压微动开关按钮2时,所述弹片抵压部21向下抵压微动弹片3;所述下限位适配部22向下凸设以超出弹片抵压部21的底端。所述微动开关按钮2具有左右延伸的主体部23,所述主体部23的上端居中设置有受压凸部24,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动开关按钮限位结构,包括有壳体、微动开关按钮、微动弹片、公共端子、常开端子;所述壳体的内部具有容纳腔,所述公共端子、常开端子分别具有凸露于容纳腔的内底部上侧的公共闭合端、常开闭合端;所述微动弹片的一端与公共闭合端保持电性连接,所述微动弹片的另一端受微动开关按钮作用而可选择性地与常开闭合端接触或断开;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设置有上下行程限位槽,所述上下行程限位槽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上限位部、下限位部;所述微动开关按钮伸入上下行程限位槽内,所述微动开关按钮于上限位部、下限位部之间可上下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动开关按钮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行程限位槽设置于壳体的左侧壁和/或右侧壁;所述上下行程限位槽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前限位部、后限位部,所述微动开关按钮的前、后侧分别受限于前限位部、后限位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动开关按钮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有绝缘基座和腔壳,所述上下行程限位槽设置于腔壳的内侧壁,所述绝缘基座组装于腔壳的底部,所述下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波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长风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