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杀装置和空调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4994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消杀装置和空调设备,可以在不额外增设消毒组件和延长管道的情况下,比较彻底的消杀空气中的病毒。装置内部设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包括负压扩容腔,负压扩容腔出口设有真空泵、内部设有第一消毒组件;负压扩容腔通过真空泵降压后吸入空气,第一消毒组件对所吸入空气消毒之后,再通过真空泵将所吸入空气排出。负压扩容腔吸入空气并完成消杀后再排出空气,杜绝了病毒随气流逃逸的可能,使消杀比较彻底;通过至少两个负压扩容腔轮流交替工作,实现消杀装置不间断的吸气进行持续消杀;设有至少两级网孔递进缩小的高温滤网,可针对不同直径大小的病毒进行高温消毒;末端设有加热、加湿组件,可以改善室内空气环境。环境。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杀装置和空调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消毒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消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对患有呼吸道传染病的病患进行治疗时,不仅需要及时地进行新风流通交换,还需要对病区排出的气体进行消毒处理。
[0003]传统的消杀装置都是在气流循环过程中进行消杀,但是紫外线灯等消毒组件的作用范围有限,很难对存活于流动气体中的病毒进行彻底消杀。为了提高消杀效果,普遍的做法是延长管道和增加消杀装置内的消毒组件,以增加气流在管道内的消杀时间和提高消杀速度。
[0004]但上述做法虽然提升了消杀效果,但是延长的管道会占用大量空间,增加的消毒组件也会提高制造成本和使用能耗。
[0005]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消杀装置,在不额外增设消毒组件和延长管道的情况下,能够比较彻底的消杀空气中的病毒。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上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消杀装置和空调设备,可以在不额外增设消毒组件和延长管道的情况下,比较彻底的消杀空气中的病毒。
[0007]本技术所提出的消杀装置,其内部设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包括负压扩容腔,负压扩容腔的出口设有真空泵、内部设有第一消毒组件;
[0008]负压扩容腔通过真空泵降压之后吸入空气,第一消毒组件对所吸入空气消毒之后,再通过真空泵将所吸入空气排出。
[0009]优选的,负压扩容腔的进口设有第一电磁阀、出口设有第二电磁阀。
[0010]优选的,气流通道包括至少两个轮流交替工作的负压扩容腔;
[0011]至少两个负压扩容腔包括第一负压扩容腔和第二负压扩容腔,第一电磁阀设置在第一负压扩容腔的进口,第二电磁阀设置在第一负压扩容腔的出口;
[0012]第二负压扩容腔的进口设有第三电磁阀、出口设有第四电磁阀。
[0013]优选的,气流通道还包括吸气消杀段,吸气消杀段与负压扩容腔的进口连接;
[0014]吸气消杀段内设置有第二消毒组件。
[0015]优选的,第二消毒组件包括至少两级孔径递进缩小的高温滤网。
[0016]优选的,第一消毒组件包括紫外线灯。
[0017]优选的,负压扩容腔和真空泵之间设有加湿腔,加湿腔内设有空气加湿组件。
[0018]优选的,空气加湿组件为喷雾加湿管排。
[0019]优选的,负压扩容腔和真空泵之间设有空气加热腔,空气加热腔内设有空气加热组件。
[0020]优选的,空气加热组件为电加热网。
[0021]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空调设备,设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消杀装置。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负压扩容腔吸入空气并完成消杀后再排出空气,因此杜绝了病毒随气流逃逸的可能,使消杀比较彻底;通过至少两个负压扩容腔轮流交替工作,实现消杀装置不间断的吸气进行持续消杀;设有至少两级网孔递进缩小的高温滤网,可针对不同直径大小的病毒进行高温消毒;末端设有加热、加湿组件,可以改善室内空气环境。
附图说明
[0024]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0025]图1是本技术消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技术消杀装置的运行逻辑图。
[0027]图3是加湿腔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是加热腔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
第一负压扩容腔,2

第二负压扩容腔,3

第三负压扩容腔,4

真空泵,51

第一电磁阀,52

第二电磁阀,53

第三电磁阀,54

第四电磁阀,55

第五电磁阀,56

第六电磁阀,6

吸气消杀段,61

第一高温滤网,62

第二高温滤网,63

第三高温滤网,7

交互控制面板,8

加湿腔,9

加热腔,81

喷雾加湿管排,91

电加热网,10

紫外线灯排。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2]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于说明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本技术的每个实施方式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他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
[0033]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0034]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消杀装置。如图1所示,消杀装置内部设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包括负压扩容腔,负压扩容腔的出口设有真空泵4、内部设有第一消毒组件;
[0035]负压扩容腔通过真空泵4降压之后吸入空气,第一消毒组件对所吸入空气消毒之后,再通过真空泵4将所吸入空气排出。
[0036]负压扩容腔吸入空气并完成消杀后再排出空气,因此杜绝了病毒随气流逃逸的可能,使消杀比较彻底。
[0037]本实施例并联设置了三个轮流交替工作的负压扩容腔,以满足持续消毒的需要。
[0038]三个负压扩容腔分别为第一负压扩容腔1、第二负压扩容腔2和第三负压扩容腔3。其中第一负压扩容腔1的进口设有第一电磁阀51、出口设有第二电磁阀52;第二负压扩容腔2的进口设有第三电磁阀53,出口设有第四电磁阀54;第三负压扩容腔3的进口设有第五电
磁阀55,出口设有第六电磁阀56。
[0039]如图2所示,启动时第二电磁阀52开启,第一电磁阀51以及其余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真空泵4对第一负压扩容腔1抽气降压;当第一负压扩容腔1的气压值降低到预设值后,第一电磁阀51开启,同时第二电磁阀52关闭,空气进入第一负压扩容腔1通过第一消毒组件进行消毒;第一负压扩容腔1的内外气压平衡后,第一电磁阀51关闭,第一负压扩容腔1在密闭环境中消毒;直至达到预设时间,通过真空泵4抽出第一负压扩容腔1内已消毒的空气,第一负压扩容腔1内再次形成负压,然后循环上述过程。
[0040]在第二电磁阀52关闭的同时,第四电磁阀54开启,真空泵4持续工作并对第二负压扩容腔2进行抽气降压。第二负压扩容腔2的工作过程与第一负压扩容腔1相同。第二负压扩容腔2的气压值降低到预设值后,第三电磁阀53开启、第四电磁阀54关闭。
[0041]第四电磁阀54关闭之后,如果第一负压扩容腔1内的空气已经完成了消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杀装置,内部设有气流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包括负压扩容腔,所述负压扩容腔的出口设有真空泵、内部设有第一消毒组件;所述负压扩容腔通过所述真空泵降压之后吸入空气,所述第一消毒组件对所吸入空气消毒之后,再通过所述真空泵将所吸入空气排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扩容腔的进口设有第一电磁阀、出口设有第二电磁阀。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包括至少两个轮流交替工作的负压扩容腔;所述至少两个负压扩容腔包括第一负压扩容腔和第二负压扩容腔,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第一负压扩容腔的进口,所述第二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第一负压扩容腔的出口;所述第二负压扩容腔的进口设有第三电磁阀、出口设有第四电磁阀。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还包括吸气消杀段,所述吸气消杀段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明胜刘金喜王传华尚惠青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