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显影血管取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4991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显影血管取栓装置,涉及取栓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支架本体,其为由多个网孔连接而成的网管状结构,且所述支架本体能够在受压条件下塌缩折叠且在自由状态下自膨胀恢复;及中间显影元件,其被配置为至少一组,每组为三个,所述中间显影元件能够在X射线下构成显影点,各组中间显影元件沿支架本体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同一组的三个中间显影元件沿支架本体的周向方向依次排布;且,所述支架本体在导管中输送时被压缩,此时显影点呈近似成一条线;所述支架本体在血管中打开时,同一组的三个显影点分开且构成三角形,所述中间显影元件由显影丝缠绕在支架本体的节点而成,且显影丝之间紧密缠绕。且显影丝之间紧密缠绕。且显影丝之间紧密缠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显影血管取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取栓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全显影血管取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国内地每年有几百万脑卒中发生并住院,其中大约80%病例是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会造成脑组织缺血,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正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庭的生活。
[0003]缺血性脑卒中一旦发生,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有效时间窗)使血管再通。目前,颅内血栓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药物溶栓和机械取栓。
[0004]其中,药物溶栓是通过静脉注射rt

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或尿激酶以溶解血栓,也可通过动脉内接触溶栓、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药物治疗等。尽管溶栓治疗已经显示出能够较好的改善神经系统预后,但是,根据美国国立神经疾病与卒中研究所(The National Institute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 rt

PA Stroke Study Group,NINDS)的研究认为,静脉溶栓应在发病3小时之内进行,动脉溶栓时间窗应在6小时之内,而如此短的溶栓时间窗致使只有4.5%

6.3%的患者能够接受溶栓治疗;其次,溶栓治疗只适合于体积较小的血栓,对大体积血栓栓塞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而且,一些患者对溶栓药物有过敏反应,不适合溶栓治疗。
[0005]相比药物溶栓,机械取栓优点明显,介入取栓时间窗长,可快速再通,适用不耐受药物溶栓治疗的患者。
[0006]查阅现有机械取栓专利,关于全显影(中间显影点)方式,部分已公开如下:
[0007]1.(以下罗列了几种筋上突出显影元件的显影方式)
[0008]在中国公开的专利号为CN111329556A专利技术专利“脉管装置的标记物附连”中,显影元件安装在支架本体弓形安装突出件上,错位排列不干涉,实现支架的通体显影。
[0009]在美国公开的专利号为US20190216475A1专利技术专利“Vascular device visibility”,和专利号为US20200397555A1专利技术专利“Vascular device marker attachment”中,显影元件安装在支架本体弓形安装突出件上,错位排列不干涉,实现支架的通体显影。
[0010]在中国公开的专利号为CN112641487A专利技术专利“一种颅内血管取栓器”中,铂钨显影元件焊接在支架本体筋上,向外突出,错位排列不干涉,实现支架的通体显影。
[0011]2.(以下罗列了筋上环绕显影元件的显影方式)
[0012]在中国公开的专利号为CN10704921A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全显影取栓支架及血栓取出装置”中,显影元件做成环状、片状、管状,安装在支架本体筋上,实现支架的通体显影。
[0013]在欧洲公开的专利号为EP3701915A1的“IMPROVED RADIOPAQUE MARKER FOR VASCULAR DEVICES“中,显影环环绕包裹在支架的筋上,实现狭窄支架(不是取栓支架)的两端显影。
[0014]3.(以下罗列了筋节点上固定显影元件的显影方式)
[0015]在中国公开的专利号为CN108742778A专利技术专利“一种机械取栓支架及血栓取出装置”中,显影元件安装在支架节点上,实现支架的通体显影。
[0016]在中国公开的专利号为CN111388055A专利技术专利“网笼交叉结构带显影点的取栓支架”中,节点有容纳孔,显影元件焊接、内嵌或粘连在节点上,实现支架的通体显影。
[0017]4.(以下罗列了支架轴向贯穿缠绕显影丝的显影方式)
[0018]在中国公开的专利号为CN210056361U技术专利“用于血管内治疗的医疗设备”中,长显影金属丝缠绕固定在支架筋上,穿过多个网格,实现支架的通体显影。
[0019]在中国公开的专利号为CN209377675U技术专利“一种全程可视取栓装置”中,长显影金属丝缠绕固定在支架筋上,穿过多个网格,实现支架的通体显影。
[0020]在中国公开的专利号为CN111358526A专利技术专利“一种新型取栓支架及血栓取出装置”中,显影金属丝通过缠绕、胶粘、焊接等当固定在支架筋上,实现支架的通体显影。
[0021]主要缺陷在于:
[0022]上述所述机械取栓显影方式都存在明显缺陷:
[0023]1.筋上突出棒状显影元件,由于额外增加了多个突出点,结构复杂,容易增加支架在导管中的输送力,降低输送性能;为了安装突出的显影元件,支架本身需要设计加工安装结构,需改变支架原有的筋设计,改变支架切割、抛光等工艺。
[0024]2.筋上环绕显影元件,显影元件容易在筋上滑动,或者需在筋上增加限位结构,结构复杂;目前夹持环绕的显影原件多为铂铱环,还需要胶水等固定,会引入新的材料,胶水碎片等也可能在血管里脱落,导致血管远端堵塞。
[0025]3.节点打孔固定显影元件,打孔会降低支架连接点强度,易造成支架断裂;在支架节点处打孔,对孔的位置、大小精度要求很高,会减小支架切割的合格率,从而增加支架激光切割的成本。
[0026]4.显影丝缠绕在筋上,轴向贯穿整个支架,极易影响支架的膨胀打开,也会降低支架的柔韧性和顺应性,因此多用于闭环取栓支架,不太适用于开环取栓支架。
[0027]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全显影血管取栓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2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显影血管取栓装置,包括:
[0029]支架本体,其为由多个网孔连接而成的网管状结构,且所述支架本体能够在受压条件下塌缩折叠且在自由状态下自膨胀恢复;及
[0030]中间显影元件,其被配置为至少两组,每组为三个,所述中间显影元件能够在X射线下构成显影点,各组中间显影元件沿支架本体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同一组的三个中间显影元件沿支架本体的周向方向依次排布;
[0031]且,所述支架本体在导管中输送时被压缩,此时显影点呈近似成一条线;
[0032]所述支架本体在血管中打开时,同一组的三个显影点分开且构成三角形。
[0033]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中间显影元件由显影丝缠绕在支架本体的节点而成,且显影丝之间紧密缠绕。
[0034]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显影丝采用不透射线的材料。
[0035]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不透射线的材料包括铂钨合金、铂铱合金。
[0036]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显影丝缠绕在支架本体的节点后,通过激光或胶水方式加以固定。
[0037]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支架本体为开放式结构。
[003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显影血管取栓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9]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架本体在导管中输送时被压缩,此时显影点呈近似成一条线;而支架本体在某尺寸血管中打开时,同一组的三个显影点分开且构成三角形,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显影血管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1),其为由多个网孔连接而成的网管状结构,且所述支架本体(1)能够在受压条件下塌缩折叠且在自由状态下自膨胀恢复;及中间显影元件(2),其被配置为至少两组,每组为三个,所述中间显影元件能够在X射线下构成显影点,各组中间显影元件(2)沿支架本体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同一组的三个中间显影元件(2)沿支架本体的周向方向依次排布;且,所述支架本体(1)在导管中输送时被压缩,此时显影点呈近似成一条线;所述支架本体(1)在血管中打开时,同一组的三个显影点分开且构成三角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峥叶骠汪晓萍黄景川白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通桥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