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走航式雷达波流速仪缆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74981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53
本申请属于水文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走航式雷达波流速仪缆道系统。该缆道系统包括缆道返回机构和缆道升降机构;所述缆道返回机构,由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和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之间缆线构成;第一固定杆,其杆体上设计固定有第一滑轮;第二固定杆,为一“匚”形杆架,杆架上端内部固定有第二滑轮和第三滑轮;杆架中部沿“匚”形开口方向延伸设有横杆,横杆端头设有第四滑轮;对应第一滑轮的第二固定杆的竖直杆体上设计有第五滑轮。所述缆道升降机构,由浮动滑轮和升降控制机构构成。本申请走航式雷达波流速仪缆道系统,其结构设计较为合理,对于改善水文测验工作的便利性、确保相关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具有较好实用价值。值。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走航式雷达波流速仪缆道系统


[0001]本申请属于水文监测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走航式雷达波流速仪缆道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水文监测是掌握相关地域水流水文特征和水文规律的基础性工作,而水文监测自动化则对于推动水文现代化、水利信息化建设,进而对于水利建设、水利调度等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技术意义。
[0003]现有水文站的测报能力主要依赖于走航式雷达波流速仪、手持电波流速仪、走航式ADCP等设备的自动化运行,在减轻水文工作者负担,提高流量测验的精度和数据质量等方面表现出较好应用效果。但实际工作中,由于水系的多样性、以及工作环境的复杂性,现有设备仍然存在一定缺陷和弊端,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走航式雷达波流速仪缆道系统,从而为水文信息监控和测量奠定一定技术基础。
[0005]本申请所采取的技术方案简述如下。
[0006]一种走航式雷达波流速仪缆道系统,包括缆道返回机构和缆道升降机构;
[0007]所述缆道返回机构,由第一固定杆1、第二固定杆5和第一固定杆1与第二固定杆5之间缆线构成;
[0008]所述第一固定杆1,其杆体上设计固定有第一滑轮2;
[0009]所述第二固定杆5,为一“匚”形杆架(“匚”形开口方向与第一固定杆上的第一滑轮对应),杆架上端内部固定有第二滑轮3和第三滑轮4;
[0010]杆架中部沿“匚”形开口方向延伸设有横杆6,横杆端头设有第四滑轮10;
[0011]对应第一滑轮2的第二固定杆5的竖直杆体上设计有第五滑轮;优选设计中,在竖直杆体上的第五滑轮与顶端的第三滑轮4之间设计有固定在斜杆7上的第六滑轮;
[0012]所述缆线,缆线绳体从第一滑轮2依次穿过第四滑轮10、第二滑轮3、第三滑轮4(优选情况下,穿过第三滑轮4后再穿过第六滑轮)、第五滑轮后返回第一滑轮2,从而形成一个闭环;
[0013]应用时,近河道(河流)缆线上通过滑轮穿设有雷达波流速仪;
[0014]所述雷达波流速仪,例如可采用承德隆熙水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营的智能遥控雷达波测流装置;
[0015]进一步优选设计中,第五滑轮连接有动力装置(具体例如电机),由动力装置带动第五滑轮的旋转,进而带动缆线上所设雷达波流速仪在横向垂直于河道(河流)方向的位移调整;
[0016]所述缆道升降机构,由浮动滑轮11和升降控制机构8构成;其中,所述浮动滑轮11
为由两个单独滑轮联接形成的双滑轮:其中上方滑轮穿过缆线后设于第五滑轮9和第三滑轮4之间;下方滑轮通过连接线一端固定于第二固定杆5的杆体(或者横杆6上),另一端连接于升降控制机构8(具体例如为一摇轮),通过升降机构8来调节浮动滑轮竖向位移,进而带动缆线上所设雷达波流速仪与河道(河流)表面高程调整。
[0017]更进一步优选设计中,雷达波流速仪可连接故障报警装置,从而便于及时知悉雷达波流速仪的工作状态。
[0018]实际运行中,雷达波流速仪连接有电脑控制端。根据需要或者根据预设程序,当需要对河道(河流)进行测量时,通过电脑控制端的控制程序,调控雷达波流速仪沿滑轮行走于缆线上进行走航测流。而当雷达波流速仪需要维护保养、或者出现故障时,通过动力装置带动缆线的转动进而带动流速仪返回,从而避免缆线的切割、甚至需要到河道(河流)上才能进行回收。而另一方面,当河道(河流)水位发生变化时,根据需要,通过缆道升降机构中浮动滑轮调整进而实现雷达波流速仪与河道(河流)表面高程调整,从而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0019]总体而言,本申请所提供走航式雷达波流速仪缆道系统,其结构设计较为合理,对于改善水文测验工作的便利性、确保相关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和技术意义。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现有技术中走航式流速仪缆道组成方式示意图;
[0021]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走航式流速仪缆道系统组成示意图;
[0022]图3为本申请所提供的走航式流速仪缆道系统中缆道返回机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申请所提供的走航式流速仪缆道系统中缆道升降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实施例
[0025]受限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现有技术中的走航式雷达波流速仪一般采用充电式,其测量工作时的缆道系统如图1所示:由位于河道对立两侧的固定杆(第一固定杆1和对立的第二固定杆)、固定杆上穿设的缆线、以及穿设于缆线上的流速仪构成,当需要测流时,工作人员直接操控电脑软件,远程控制电机带动流速仪通过滑轮行走于缆道上进行走航测流。但实际应用过程中,一旦雷达波流速仪出现故障或其他问题(例如电量不足),常规处理方式只能将缆道剪开,在缆道贴近水面时划船在水面上人工取下流速仪,之后再将缆道重新固定。另一方面,这种单一缆道情况下,流速仪高程不能调节(河面与流速仪之间高程受季节水流量、水流调度等影响),由此对于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带来极大问题。
[0026]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申请所提供的走航式雷达波流速仪缆道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缆道返回机构(如图3所示,即图2中横向虚线框内部分示意图,为便于清楚展示,故此没有标号)和缆道升降机构(如图4所示,即图2中纵向虚线框内部分示意图,为便于清楚展示,故此没有标号);
[0027]所述缆道返回机构,由第一固定杆1、第二固定杆5和第一固定杆1与第二固定杆5之间缆线构成;
[0028]所述第一固定杆1,其杆体上设计固定有第一滑轮2;
[0029]所述第二固定杆5,为一“匚”形杆架(“匚”形开口方向与第一固定杆上的第一滑轮对应),杆架上端内部固定有第二滑轮3和第三滑轮4;
[0030]杆架中部沿“匚”形开口方向延伸设有横杆6,横杆端头设有第四滑轮10;
[0031]对应第一滑轮2的第二固定杆5的竖直杆体上设计有第五滑轮;优选设计中,在竖直杆体上的第五滑轮与顶端的第三滑轮4之间设计有固定在斜杆7上的第六滑轮;
[0032]所述缆线,缆线绳体从第一滑轮2依次穿过第四滑轮10、第二滑轮3、第三滑轮4(优选情况下,穿过第三滑轮4后再穿过第六滑轮)、第五滑轮后返回第一滑轮2,从而形成一个闭环;
[0033]应用时,近河道(河流)缆线上通过滑轮穿设有雷达波流速仪(本实施例相关设计即是基于承德隆熙水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营的智能遥控雷达波测流系统所进行的相关改进);
[0034]进一步优选设计中,第五滑轮连接有动力装置9(具体例如电机),由动力装置9带动第五滑轮的旋转,进而带动缆线上所设雷达波流速仪在横向垂直于河道(河流)方向的位移调整;
[0035]所述缆道升降机构,由浮动滑轮11和升降控制机构8构成;其中,所述浮动滑轮11为由两个单独滑轮联接形成的双滑轮:其中上方滑轮穿过缆线后设于第五滑轮和第三滑轮4之间;下方滑轮通过连接线一端固定于第二固定杆5的杆体(或者横杆6上),另一端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走航式雷达波流速仪缆道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缆道系统包括缆道返回机构和缆道升降机构;所述缆道返回机构,由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和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之间缆线构成;所述第一固定杆,其杆体上设计固定有第一滑轮;所述第二固定杆,为一“匚”形杆架,“匚”形开口方向与第一固定杆上的第一滑轮对应,杆架上端内部固定有第二滑轮和第三滑轮;杆架中部沿“匚”形开口方向延伸设有横杆,横杆端头设有第四滑轮;对应第一滑轮的第二固定杆的竖直杆体上设计有第五滑轮;所述缆线,缆线绳体从第一滑轮依次穿过第四滑轮、第二滑轮、第三滑轮、第五滑轮后返回第一滑轮,从而形成一个闭环;应用时,近河道缆线上通过滑轮穿设有雷达波流速仪;所述缆道升降机构,由浮动滑轮和升降控制机构构成;其中,所述浮动滑轮为由两个单独滑轮联接形成的双滑轮:其中上方滑轮穿过缆线后设于第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剑裴梦桐刘鑫钰武运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唐山水文勘测研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