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运输技术领域中的一种电缆熔接接头,包括导体恢复熔接件、屏蔽绝缘层、金属屏蔽恢复层和保护层,导体恢复熔接件的一端熔接有第一线芯,导体恢复熔接件的另一端熔接有第二线芯,且导体恢复熔接件位于第二线芯的中间部位,第一线芯和第二线芯的外表面均依次包裹有屏蔽绝缘层、金属屏蔽恢复层和保护层,具有防水性好、节约成本的优点,突破了传统电力行业使用大量电缆分支箱电缆插拔头导致成本增加的瓶颈。导致成本增加的瓶颈。导致成本增加的瓶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熔接接头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运输
,具体涉及一种电缆熔接接头。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线缆电力的生产技术,电力运输需要通过电缆接头进行电力运输,而常见的电缆接头为直通式,一方面,直通式的电缆接头只能实现两地之间的电力运输,若存在两个以上的需要被运输的场所,则需要增加直通式电缆接头的数量,提高运输成本的同时也增加了电缆运输工作者的工作负荷;另一方面由于电缆实用环境涉及城市地下电网、过河、过海等各种复杂因素,因此为保障居民生活用电和企事业单位用电,电缆中间连接的可靠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电缆熔接接头,具有防水性好、节约成本的优点,突破了传统电力行业使用大量电缆分支箱电缆插拔头导致成本增加的瓶颈。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5]一种电缆熔接接头,包括导体恢复熔接件、屏蔽绝缘层、金属屏蔽恢复层和保护层,所述导体恢复熔接件的一端熔接有第一线芯,所述导体恢复熔接件的另一端熔接有第二线芯,且所述导体恢复熔接件位于第二线芯的中间部位,所述第一线芯和第二线芯的外表面均依次包裹有屏蔽绝缘层、金属屏蔽恢复层和保护层。
[0006]可选的,所述屏蔽绝缘层包括内半导电恢复层、主绝缘恢复层和外半导电恢复层,所述主绝缘恢复层包裹设置在内半导电恢复层的外表面,所述外半导电恢复层包裹设置在主绝缘恢复层的外表面。
[0007]可选的,所述保护层为外护套层,所述外护套层包裹设置在所述金属屏蔽恢复层的外表面。
[0008]可选的,所述导体恢复熔接件的圆周直径大小与所述第一线芯的圆周直径大小相等。
[0009]可选的,所述导体恢复熔接件的圆周直径大小与所述第二线芯的圆周直径大小相等。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一线芯和第二线芯为铜芯、铝芯、铜合金芯或铝合金芯中的任意一种。
[0011]可选的,所述主绝缘恢复层为交联聚乙烯材料。
[0012]可选的,所述外护套层设置在第一线芯远离导体恢复熔接件的一端,所述外护套层还设置在第二线芯的两端。
[0013]可选的,所述外护套层为非金属材料。
[0014]可选的,所述外护套层的长度为15cm。
[0015]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通过将第一线芯连接在第二线芯的中间部位,从而使得第二线芯对电力运输进行分流,实现电力运输一分为二的功能,同时一分为二式的线缆接头,能够代替传统电力行业使用大量电缆分支箱电缆插拔头,降低了成本,并且采用熔接式连接,使得电缆熔接接头上的电场分布一致,避免发生局部放电,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通过外护套层的设置,提高了线缆接头的防水性。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缆熔接接头的结构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缆熔接接头的屏蔽绝缘层和保护层的位置结构图。
[0020]附图标记:1、导体恢复熔接件;2、第一线芯;3、第二线芯;4、内半导电恢复层;5、主绝缘恢复层;6、外半导电恢复层;7、金属屏蔽恢复层;8、外护套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2]如图1所示,一种电缆熔接接头,包括导体恢复熔接件1、屏蔽绝缘层、金属屏蔽恢复层7和保护层,导体恢复熔接件1的一端熔接有第一线芯2,导体恢复熔接件1的另一端熔接有第二线芯3,且导体恢复熔接件1位于第二线芯3的中间部位,第一线芯2和第二线芯3的外表面均依次包裹有屏蔽绝缘层、金属屏蔽恢复层7和保护层。
[0023]通过第一线芯2将电力进行接入,然后通过第二线芯3实现电力的分流,从而使得在实际应用中,达到电力运输一分为二的效果,从而节约成本,同时导体恢复熔接件1与第一线芯2、第二线芯3的连接方式均采用放热焊接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从而实现分子焊接、第一线芯2和第二线芯3不受破坏,并且使交界面的整体有效性没有改变,故障时能承受重复性大电流冲击,不至熔断。
[0024]如图2所示,屏蔽绝缘层包括内半导电恢复层4、主绝缘恢复层5和外半导电恢复层6,主绝缘恢复层5包裹设置在内半导电恢复层4的外表面,其中,内半导电恢复层4和外半导电恢复层6均为半导电材料,第一线芯2和第二线芯3为铜芯、铝芯、铜合金芯或铝合金芯中的任意一种,主绝缘恢复层5为交联聚乙烯材料,使主绝缘恢复层5于屏蔽恢复层及外半导电恢复层6进行连接时,无气隙界面熔融结合,结构上形成完整的线缆而没有接头的概念,具有运行稳定的耐久性能,其中内半导电恢复层4、主绝缘恢复层5、外半导电恢复层6、金属屏蔽恢复层7和保护层全部按照线缆结构予以恢复。
[0025]外半导电恢复层6包裹设置在主绝缘恢复层5的外表面,保护层为外护套层8,外护套层8包裹设置在金属屏蔽恢复层7的外表面,外护套层8为非金属材料。
[0026]以第一线芯2和第二线芯3均为铜芯举例,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通常均是由多股导线绞合而成,与主绝缘恢复层5之间易形成气隙,导体表面不光滑,会造成电场集中,而在第一线芯2和第二线芯3的外表面加一层半导体材料的内半导电恢复层4,与被屏蔽的第一线芯2和第二线芯3等电位,并于主绝缘恢复层5良好接触,从而避免在第一线芯2、第二线芯3与主绝缘恢复层5之间发生局部放电,另一方面,在主绝缘恢复层5的外表面加设一层半导体材料的外半导电恢复层6,与被屏蔽的主绝缘恢复层5有良好接触,与金属屏蔽恢复层7等电位,从而避免发生局部放电,另一方面,外护套层8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电缆熔接接头深埋地下时被腐蚀,提高使用寿命。
[0027]导体恢复熔接件1的圆周直径大小与第一线芯2的圆周直径大小相等,导体恢复熔接件1的圆周直径大小与第二线芯3的圆周直径大小相等,通过打磨使导体恢复熔接件1与第一线芯2以及第二线芯3的圆周直径大小相等。
[0028]外护套层8设置在第一线芯2远离导体恢复熔接件1的一端,外护套层8还设置在第二线芯3的两端,外护套层8的长度为15cm,从而通过外套层对线缆接头进行保护,并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
[0029]以三芯电缆为例,若电力运输需要将A区的电力运输至B区以及C区,则可通过设置三组线缆接头,A区的三相电分别连接三组线缆接头的第一线芯2,而三组线缆接头的第二线芯3的两端分别连入B区和C区,从而完成A区的电力运输至B区和C区,避免了使用传统直通式线缆需设置六组的成本压力。
[0030]此外,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熔接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导体恢复熔接件、屏蔽绝缘层、金属屏蔽恢复层和保护层,所述导体恢复熔接件的一端熔接有第一线芯,所述导体恢复熔接件的另一端熔接有第二线芯,且所述导体恢复熔接件位于第二线芯的中间部位,所述第一线芯和第二线芯的外表面均依次包裹有屏蔽绝缘层、金属屏蔽恢复层和保护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熔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绝缘层包括内半导电恢复层、主绝缘恢复层和外半导电恢复层,所述主绝缘恢复层包裹设置在内半导电恢复层的外表面,所述外半导电恢复层包裹设置在主绝缘恢复层的外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熔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为外护套层,所述外护套层包裹设置在所述金属屏蔽恢复层的外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熔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恢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关印,马希龙,赫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悦玛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