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镇下水道排放污染用可收纳式吸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4744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城镇下水道排放污染用可收纳式吸收装置,包括水池和过滤盒,所述水池的外侧设置有台体,所述台体的左上侧安装有除菌瓶,所述连接口的外侧连接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的下侧连接有软管,所述过滤盒设置于水池的右下侧,所述过滤盒的上端安装有卡板,所述过滤盒的外侧设置有排管,所述排管的正下方连接有下水管,所述软管的尾端设置有出液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过滤盒能够过滤废水中的杂质,能够将固体废物隔离在过滤盒内,实现固液分离,避免固体杂物在下水道内积累形成细菌,能够防止下水道内积攒细菌,保护使用者身体安全,出液管能够定期对下水道入口的下水管处进行杀菌处理,防止下水管处滋生细菌。防止下水管处滋生细菌。防止下水管处滋生细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镇下水道排放污染用可收纳式吸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排污处理
,具体为一种城镇下水道排放污染用可收纳式吸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下水道是一种城市公共设施,指建筑物排放污水和雨水的管道,也指城市、厂区或村庄排除污水和雨水的地下通道,该设施在古罗马时期就有出现,但近代下水道的雏形却源于法国巴黎。
[0003]在往下水道里投放污水时,大多数情况都是不进行处理,直接将污水排放,容易在下水道的排水口处堆积固体废物,滋生细菌,且现在的城市排水管道的尾端,基本都没有清洁除菌的设施,不仅容易破坏环境,也存在着安全隐患,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城镇下水道排放污染用可收纳式吸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镇下水道排放污染用可收纳式吸收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往下水道排放污水时未进行固液分离处理,排水管处容易滋生细菌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城镇下水道排放污染用可收纳式吸收装置,包括水池和过滤盒,所述水池的外侧设置有台体,所述台体的左上侧安装有除菌瓶,所述除菌瓶的底端设置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的外侧连接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的下侧连接有软管,所述过滤盒设置于水池的右下侧,所述过滤盒的上端安装有卡板,所述过滤盒的外侧设置有排管,所述排管的底端外侧设置有磁吸块,所述排管的正下方连接有下水管,所述软管的尾端设置有出液管。
[000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口的外螺纹与进液口的内螺纹相吻合,所述连接口与进液口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所述除菌瓶通过连接口与进液口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所述除菌瓶与进液口之间构成连通结构。
[0007]进一步的,所述卡板的内侧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关于卡板的中轴线位置呈对称分布,所述卡块与卡板开孔处外形尺寸相吻合,所述水池通过卡块与卡板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0008]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盒的下端开设有滤孔,所述滤孔沿过滤盒的下端面均匀分布,所述过滤盒与排管上侧开孔处外形尺寸相吻合,所述过滤盒通过卡板与水池之间构成卡合结构,所述过滤盒与与水池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
[0009]进一步的,所述磁吸块的下侧连接有金属块,所述金属块沿下水管的顶端外侧均匀分布,所述金属块与磁吸块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磁性连接,所述下水管的内螺纹与排管的外螺纹相吻合,所述排管与下水管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所述排管与下水管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
[0010]进一步的,所述出液管的内部安装有阀门,所述出液管通过软管与进液口之间构成连通结构,所述出液管贯穿于排管的内壁,所述出液管与阀门之间构成密封结构。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的过滤盒,能够过滤废水中的杂质,能够将固体废物隔离在过滤盒内,实现固液分离,避免固体杂物在下水道内积累形成细菌,能够防止下水道内积攒细菌,保护清洁者的身体安全,防止下水道产生恶臭气味影响环境;
[0013]2、本技术除菌瓶内储存有已配置好的除菌液,通过软管流至出液管处,通过定时打开阀门,使得出液管能够定期对下水道入口的下水管处进行杀菌处理,防止下水管处滋生细菌,保护清洁者的使用安全;
[0014]3、本技术过滤盒,利用卡板固定在水池内,水池内的底端面向过滤盒处略微倾斜,由于卡板开孔处与卡块吻合,且位置对齐,卡板能够卡在卡块上,使得过滤盒方便安装和拆卸,便于清理过滤盒内的固体杂物;
[0015]4、本技术下水管处能够拆卸,下水管利用螺纹与出液管连接,具有可拆卸性,方便使用者对下水管处进行检修,配合磁吸块,辅助增加下水管与出液管连接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主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过滤盒与水池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排管与下水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水池;2、台体;3、除菌瓶;4、连接口;5、进液口;6、软管;7、过滤盒;8、卡板;9、卡块;10、滤孔;11、排管;12、磁吸块;13、金属块;14、下水管;15、出液管;16、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2]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城镇下水道排放污染用可收纳式吸收装置,包括水池1、台体2、除菌瓶3、连接口4、进液口5、软管6、过滤盒7、卡板8、卡块9、滤孔10、排管11、磁吸块12、金属块13、下水管14、出液管15、阀门16,水池1的外侧设置有台体2,台体2的左上侧安装有除菌瓶3,除菌瓶3的底端设置有连接口4,连接口4的外侧连接有进液口5,进液口5的下侧连接有软管6,过滤盒7设置于水池1的右下侧,过滤盒7的上端安装有卡板8,过滤盒7的外侧设置有排管11,排管11 的底端外侧设置有磁吸块12,排管11的正下方连接有下水管14,软管6的尾端设置有出液管15。
[0023]连接口4的外螺纹与进液口5的内螺纹相吻合,连接口4与进液口5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除菌瓶3通过连接口4与进液口5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除菌瓶3与进液口5之间构成连通结构。连接口4利用螺纹固定在进液口5,方便拆卸和安装除菌瓶3。
[0024]卡板8的内侧连接有卡块9,卡块9关于卡板8的中轴线位置呈对称分布,卡块9与卡板8开孔处外形尺寸相吻合,水池1通过卡块9与卡板8之间构成卡合结构。卡块9与卡板8开孔处吻合,便于卡板8卡在卡块9上,方便限制过滤盒7的位置,便于拆卸过滤盒7,对过滤盒7
内过滤的固体废物进行清理。
[0025]过滤盒7的下端开设有滤孔10,滤孔10沿过滤盒7的下端面均匀分布,过滤盒7与排管11上侧开孔处外形尺寸相吻合,过滤盒7通过卡板8与水池 1之间构成卡合结构,过滤盒7与水池1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滤孔10均匀分布在过滤盒7底面和侧面,使得固体废物无法通过,防止固体废物流入下水管14内造成堵塞。
[0026]磁吸块12的下侧连接有金属块13,金属块13沿下水管14的顶端外侧均匀分布,金属块13与磁吸块1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磁性连接,下水管14的内螺纹与排管11的外螺纹相吻合,排管11与下水管14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排管11与下水管14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排管11与下水管14利用螺纹连接,使得排管11与下水管14之间方便拆卸,便于对排管11与下水管 14连接处进行检修。
[0027]出液管15的内部安装有阀门16,出液管15通过软管6与进液口5之间构成连通结构,出液管15贯穿于排管11的内壁,出液管15与阀门16之间构成密封结构。出液管15处能够流出除菌液,除菌液具有除菌的效果,能够防止排管11与下水管14连接处滋生细菌,保证排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镇下水道排放污染用可收纳式吸收装置,包括水池(1)和过滤盒(7),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1)的外侧设置有台体(2),所述台体(2)的左上侧安装有除菌瓶(3),所述除菌瓶(3)的底端设置有连接口(4),所述连接口(4)的外侧连接有进液口(5),所述进液口(5)的下侧连接有软管(6),所述过滤盒(7)设置于水池(1)的右下侧,所述过滤盒(7)的上端安装有卡板(8),所述过滤盒(7)的外侧设置有排管(11),所述排管(11)的底端外侧设置有磁吸块(12),所述排管(11)的正下方连接有下水管(14),所述软管(6)的尾端设置有出液管(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镇下水道排放污染用可收纳式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口(4)与进液口(5)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所述除菌瓶(3)通过连接口(4)与进液口(5)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所述除菌瓶(3)与进液口(5)之间构成连通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镇下水道排放污染用可收纳式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8)的内侧连接有卡块(9),所述卡块(9)与卡板(8)开孔处外形尺寸相吻合,所述水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胡林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洁波净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