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立柱升降病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4676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立柱升降病床,包括床头板、床尾板、底板、升降板、折弯板和万向轮,所述底板包括底板身、第一双头螺纹杆、第二双头螺纹杆、第一支撑滑块、第二支撑滑块组、第一立柱组、第二立柱组、第一转动转盘和第二转动转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转盘使第一支撑滑块中两个支撑滑块靠近,所述第二转动转盘可以使第二支撑滑块组中两个支撑滑块靠近,进而使第一立柱组中两根导柱和第二立柱组中两根导柱支撑起升降板;再通过第一转动盘转动使床尾支撑滑块组滑动,进而使床尾立柱组支撑起床尾折板,第二转动盘转动使床头支撑滑块组滑动,进而使床头立柱组支撑起床头折板,实现对床尾折板和床头折板的高度调节。现对床尾折板和床头折板的高度调节。现对床尾折板和床头折板的高度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立柱升降病床


[0001]本技术涉及病床升降
,具体涉及一种双立柱升降病床。

技术介绍

[0002]病人或重度残疾人在住院休养康复时所用到的床,有普通病床和多功能起背病床。病床也可称为病号床、医疗床、多功能护理床等,是病人在休养康复治疗时使用的床,主要使用场合有各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机构等。
[0003]现有的病床升降装置一般是采用气缸或电动的方式进行升降驱动,气缸的驱动方式存在着急速下降,而且每次都要下降到最低后,再通过气压提升到预定位置,此外,急速下降会对重病者造成损伤,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而电动的方式虽然克服了该问题,但是电动的方式需要插电才能完成,但是现有的病床都是移动式的,特别是在病人运送的过程中,不可能拉着长长的电线在医院进行病人转运工作,另外现有的病床升降装置调节靠背时都需要外人协助,当病人自己想要调节靠背到舒适的位置时,很不方便,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病床升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摇式双立柱升降病床。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立柱升降病床,包括床头板、床尾板、底板、升降板、折弯板和万向轮,其中所述底板安装在床头板和床尾板之间,所述升降板设置在底板的上方,所述折弯板设置在升降板的上方,所述万向轮安装在床头板和床尾板的下方;所述底板包括底板身,设置在所述底板内部的第一双头螺纹杆,设置在所述第一双头螺纹杆一侧的第二双头螺纹杆,设置在所述第一双头螺纹杆两端的第一支撑滑块组,设置在所述第二双头螺纹杆两端的第二支撑滑块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滑块组上方的第一立柱组,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滑块组上方的第二立柱组,设置在所述第一双头螺纹杆一端的第一转动转盘,设置在所述第二双头螺纹杆一端的第二转动转盘。
[0006]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板包括升降板身,设置在所述升降板身的第一转动轮盘组,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轮盘组一侧的床尾支撑螺杆组,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轮盘组另一侧的第二转动轮盘组,设置在所述床尾支撑螺杆组内部的床尾支撑滑块组,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轮盘组一侧的床头支撑螺杆组,设置在的床头支撑螺杆组内部的床头支撑滑块组,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轮盘组一端的第一矩形齿组,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轮盘组一端的第二矩形齿组。
[0007]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板身一侧设置有床尾限位块组,所述升降板身的另一侧设置有床头限位块组。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转动轮盘组包括第一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一端的第一矩形转动齿,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另一端的第一转动盘,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中间的第二矩形转动齿。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转动轮盘组包括第二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一端的第三矩形转动齿,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另一端的第二转动盘,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中间的第四矩形转动齿。
[0010]作为优选,所述折弯板包括中间固定板,设置在所述中间固定板一侧的床尾折板,设置在所述中间固定板另一侧的床头折板。
[0011]作为优选,所述床尾折板下方设有床尾立柱组,所述床头折板下方设有床头立柱组。
[0012]作为优选,所述床头板设置有床头板滑轨组。
[0013]作为优选,所述床尾板设置有床尾板滑轨组
[0014]本技术技术效果主要体现:本技术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转盘使第一支撑滑块中两个支撑滑块靠近,所述第二转动转盘可以使第二支撑滑块组中两个支撑滑块靠近,进而使第一立柱组中两根导柱和第二立柱组中两根导柱支撑起升降板;再通过第一转动盘转动使床尾支撑滑块组滑动,进而使床尾立柱组支撑起床尾折板,第二转动盘转动使床头支撑滑块组滑动,进而使床头立柱组支撑起床头折板,实现对床尾折板和床头折板的高度调节。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双立柱升降病床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的升降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1中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图1中床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图1中床头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0021]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右侧”、“左端”、“上方”、“背面”、“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2]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特别说明部件之间的连接或固定方式,其连接或固定方式均可为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螺栓固定或钉销固定,或销轴连接等方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在详述。
[0023]一种双立柱升降病床,如图1所示,包括床头板1、床尾板2、底板3、升降板4、折弯板5和万向轮6其中所述底板3安装在床头板1和床尾板2之间,所述升降板4设置在底板3的上方,所述折弯板5设置在升降板4的上方,所述万向轮6安装在床头板1和床尾板2的下方;所述折弯板5包括中间固定板51,设置在所述中间固定板51一侧的床尾折板52,设置在所述中间固定板51另一侧的床头折板53。所述床头折板53、中间固定板51和床尾折板52铰合连接。所述床尾折板52下方设有床尾立柱组521,所述床头折板53下方设有床头立柱组531。所述
床尾立柱组521与床尾支撑滑块组45铰合连接,床头立柱组531与床头支撑滑块组47铰合连接。
[0024]如图2所示,所述升降板4包括升降板身41,设置在所述升降板身41的第一转动轮盘组42,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轮盘组42一侧的床尾支撑螺杆组43,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轮盘组42另一侧的第二转动轮盘组44,设置在所述床尾支撑螺杆组43内部的床尾支撑滑块组45,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轮盘组44一侧的床头支撑螺杆组46,设置在的床头支撑螺杆组46内部的床头支撑滑块组47,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轮盘组42一端的第一矩形齿组48,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轮盘组42一端的第二矩形齿组49。所述升降板身41一侧设置有床尾限位块组411,所述升降板身41的另一侧设置有床头限位块组412。具体的,床尾限位块组411在所述床尾板2内部的床尾板滑轨组21滑动,床头限位块组412在所述床头板1内部的床头板滑轨组11滑动。所述第一转动轮盘组42包括第一转轴421,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421一端的第一矩形转动齿422,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421另一端的第一转动盘422,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421中间的第二矩形转动齿423。具体的,通过转动第一转动盘422转动第一矩形转动齿422和第二矩形转动齿423,进而驱动床尾支撑螺杆组43中的螺杆转动。所述第二转动轮盘组44包括第二转轴441,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441一端的第三矩形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立柱升降病床,包括床头板、床尾板、底板、升降板、折弯板和万向轮,其中所述底板安装在床头板和床尾板之间,所述升降板设置在底板的上方,所述折弯板设置在升降板的上方,所述万向轮安装在床头板和床尾板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底板身,设置在所述底板内部的第一双头螺纹杆,设置在所述第一双头螺纹杆一侧的第二双头螺纹杆,设置在所述第一双头螺纹杆两端的第一支撑滑块组,设置在所述第二双头螺纹杆两端的第二支撑滑块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滑块组上方的第一立柱组,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滑块组上方的第二立柱组,设置在所述第一双头螺纹杆一端的第一转动转盘,设置在所述第二双头螺纹杆一端的第二转动转盘。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立柱升降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包括升降板身,设置在所述升降板身的第一转动轮盘组,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轮盘组一侧的床尾支撑螺杆组,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轮盘组另一侧的第二转动轮盘组,设置在所述床尾支撑螺杆组内部的床尾支撑滑块组,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轮盘组一侧的床头支撑螺杆组,设置在的床头支撑螺杆组内部的床头支撑滑块组,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轮盘组一端的第一矩形齿组,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轮盘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春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康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