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座及台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4484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灯座,包括壳体及设于壳体内的配重组件,壳体内底部设有电路安装区域,配重组件包括两个第一配重块及层叠于两个第一配重块之上的第二配重块,两个第一配重块设于电路安装区域两侧,电路安装区域位于第二配重块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灯座,通过在电路安装区域两侧布置第一配重块,并在两个第一配重块之上层叠放一第二配重块,第一配重块即能够起到支撑第二配重块的作用,省去传统支撑柱结构,同时也能够充分利用第二配重块的架空空间,降低配重块的整体高度,从而缩小灯座的体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台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台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台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灯座及台灯


[0001]本技术涉及台灯
,特别涉及一种灯座及台灯。

技术介绍

[0002]台灯是人们生活中用来照明的一种家用电器,可放在平面台架上的有座灯饰。随着台灯技术的发展,台灯的样式越来越多,台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阅读台灯,是指专门用来看书写字的台灯,为了适用不同的使用场景和不同的光照方向,台灯一般包括灯座、灯罩以及连接灯座与灯罩的灯杆,台灯在使用时,一般可以调整灯杆及灯罩的角度,从而调整台灯的光照的方向和亮度,方便照明阅读。
[0003]台灯的灯杆和灯罩具有一定重量,使得台灯上部结构的重量过大,容易倒塌,为维持台灯的稳定,多在灯座内部设置配重块,增加灯座的重量,从而使台灯不易倒塌。
[0004]现有技术中,目前电路组件多固定于台灯的灯座内底部,为了避免压住电路组件,目前配重块只能够通过支撑柱架设于电路组件的上方,导致无法充分利用灯座内部空间,以至于会导致灯座体积过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灯座及台灯,解决
技术介绍
中灯座体积过大的技术问题。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灯座,包括壳体及设于壳体内的配重组件,壳体内底部设有电路安装区域,配重组件包括两个第一配重块及层叠于两个第一配重块之上的第二配重块,两个第一配重块设于电路安装区域两侧,电路安装区域位于第二配重块的下方;
[0007]第二配重块通过若干螺接柱与壳体固定连接,第一配重块在对应螺接柱的位置设置有限位通孔,螺接柱沿轴向穿过限位通孔,以对第一配重块进行径向限位。r/>[0008]本技术中的灯座,通过在电路安装区域两侧布置第一配重块,并在两个第一配重块之上层叠一第二配重块,第一配重块即能够起到支撑第二配重块的作用,省去传统支撑柱结构,同时也能够充分利用第二配重块的架空空间,即在第二配重块的架空空间内也合理布置配重块,从而能够充分利用灯座的内部空间,这样就可以降低配重块的整体高度,从而缩小灯座的体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灯座体积过大的技术问题。
[0009]进一步的,两个第一配重块分别设有一限位通孔,第二配重块对应限位通孔的位置设有与螺接柱配合的螺孔。
[0010]进一步的,壳体内还设有台灯支架连接柱,第一配重块设于台灯支架连接柱的两端。
[0011]进一步的,第一配重块和第二配重块上均设有多个避让孔,避让孔用于避让壳体内的电路组件。
[0012]进一步的,第一配重块和第二配重块的边缘均设有多个限位缺口,壳体内底部的边缘向外延伸出多个限位柱,限位缺口和限位柱一一对应卡接,以对配重组件进行周向限
位。
[0013]进一步的,第一配重块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两块第一子配重块。
[0014]进一步的,第二配重块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两块第二子配重块。
[0015]进一步的,第一配重块和第二配重块均为钢质材料。
[0016]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台灯,包括灯座、灯头及连接灯座和灯头的支架,灯座为上述任意一项的灯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灯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灯座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灯座内部结构截面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台灯示意图。
[0021]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2]壳体1灯头3上壳11螺孔151下壳12第二配重块15螺接柱13避让孔152螺钉17限位通孔141第一配重块14台灯支架连接柱16灯杆2
ꢀꢀ
[0023]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7]实施例一
[0028]请参阅图1

图3,如图2所示为灯座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灯座,包括壳体1,壳体1包括上壳11和下壳12,下壳12为壳体1底部,上壳11在上壳11上方,上壳11与下壳12紧密结合形成壳体1。
[0029]如图1所示为灯座内部结构示意图,壳体1内设有电路安装区域,电路安装区域设有多个电路组件,包括电路板、线材等。壳体1内还设有配重组件,配重组件包括两个第一配重块14和层叠与两个第一配重块14上的第二配重块15。两第一配重块14分别设置在电路安装区域内,第二配重块15层叠设于第一配重块14的上方,且位于电路组件的上方,第一配重块14和第二配重块15层叠设置能够最大化的利用灯座内部的空间。
[0030]壳体1内还设有多个螺接柱13,螺接柱13设有内螺纹,第二配重块15通过螺钉17结合螺接柱13与壳体1固定连接。第一配重块14对应螺接柱13的位置设有限位通孔141。螺接柱13沿轴向穿过所述限位通孔141,从而将第一配重块14径向限定在壳体1内,防止第一配重块14移动,同时也将第一配重块14和第二配重块15紧密重叠在一块,避免配重块之间留有空隙,可降低配重块的整体高度。在本实施例中,两第一配重块13上各设有一限位通孔141,第二配重块15对应限位通孔141的位置设有螺孔151,螺钉17穿过螺孔151与螺接柱13结合固定。
[0031]如图3所示为灯座内部结构截面图,根据壳体1内电路组件的高度或第二配重块15需要支撑的高度,可在电路安装区域两侧设有多个层叠的第一配重块14,进一步的,可在第一配重块14上叠加多个第二配重块15,增加配重组件的数量和重量,以维持灯座的稳定。安装或拆减第一配重块14、第二配重块15的数量,从而改变灯座的重量,使得灯座适用不同的使用场景和不同重量的灯头3。
[0032]壳体1的一侧还设有台灯支架连接柱16,台灯支架连接柱16用于连接灯头3和灯杆2,第一配重块14分别设置在台灯支架连接柱16的两端,能够平衡灯座重量,从而使得灯座重心稳定中心,整体趋于平衡。
[0033]配重块上均设有多个避让孔152,避让孔152用于避让壳体1内的电路组件。灯座内的电路组件分布不规则,因此,通过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配重组件,所述壳体内底部设有电路安装区域,所述配重组件包括两个第一配重块及层叠于所述两个第一配重块之上的第二配重块,所述两个第一配重块设于所述电路安装区域两侧,所述电路安装区域位于所述第二配重块的下方;所述第二配重块通过若干螺接柱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配重块在对应所述螺接柱的位置设置有限位通孔,所述螺接柱沿轴向穿过所述限位通孔,以对所述第一配重块进行径向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一配重块分别设有一限位通孔,所述第二配重块对应所述限位通孔的位置设有与所述螺接柱配合的螺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台灯支架连接柱,所述第一配重块设于所述台灯支架连接柱的两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座,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贺凡张静静赵贺琦刘江伟王明康黄文琪徐蒙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星原智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