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脑卒中患者的体温构建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743647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脑卒中患者的体温构建控制系统,包括口腔撑开模块、异液引导排出模块和口面部振动刺激模块,所述口腔撑开模块包括撑开块和面部仿形连接板,所述撑开块伸入病人口腔内部,所述撑开块顶部与底部分别抵住病人上牙齿和下牙齿将病人口腔撑开并保持在撑开状态,病人口咽部分泌物和痰液由蜂窝吸液块、异液引入网孔管和异液引出管能够引出至外部引流袋内部,通过喂药通道向病人口中移送适当的食物和治疗感染的药物,连接在撑开块后方的两组口面部振动刺激模块对应病人口腔左右两侧内颊部,外部控制端驱动内颊部震动单元贴着病人口腔内颊部转动,并间歇式的震动刺激病人口腔内颊部,实现病人口腔内颊部的振动刺激护理。部的振动刺激护理。部的振动刺激护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脑卒中患者的体温构建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脑卒中病人口腔护理
,具体是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脑卒中患者的体温构建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脑卒中病人在护理的过程中会出现发热的情况,脑卒中病人因呼吸器官老化,呼吸道清除及防御功能降低,脑卒中病人发热的原因大多数为呼吸道感染,脑卒中发热病人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会通过体温监测仪来对病人的体温进行监控,以确定病人的身体情况,及时做出适合的降温处理,以避免病人病情加重,因呼吸道感染发热的脑卒中病人需要进行口腔护理,护理人员会定期对病人口咽部分泌物和痰液进行吸取,然后操作改良后的震动棒至病人口腔内,震动刺激病人口腔内颊部肌肉,来对吞咽困难的病人进行吞咽功能的锻炼,每次操作后都需要将吸痰管和震动棒从病人口腔内抽出,再次操作时需要重新将吸痰管和震动棒插回病人口腔内,同时也不便于护理人员向病人口中移送适当食物和治疗感染的药物,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的便携性和操作的便利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脑卒中患者的体温构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口腔撑开模块(1)、异液引导排出模块(2)和口面部振动刺激模块(3),所述口腔撑开模块(1)包括撑开块(11)和面部仿形连接板(12),所述撑开块(11)伸入病人口腔内部,所述撑开块(11)顶部与底部分别抵住病人上牙齿和下牙齿将病人口腔撑开并保持在撑开状态,所述撑开块(11)和所述面部仿形连接板(12)内部均开设有喂药通道(100),护理人员由两个相连通的所述喂药通道(100)向病人口中移送适当食物和治疗感染的药物;所述撑开块(11)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所述异液引导排出模块(2),所述异液引导排出模块(2)包括蜂窝吸液块(21)、异液引出管(22)和异液引入网孔管(23),位于病人口腔内部的所述蜂窝吸液块(21)填充病人口腔内颊部与上下牙齿间的积液空间,所述蜂窝吸液块(21)内的引流孔引导病人口咽部分泌物和痰液进入所述异液引入网孔管(23),所述异液引出管(22)引出所述异液引入网孔管(23)内部的病人口咽部分泌物和痰液至外部引流袋内,实现病人口咽部分泌物和痰液的引导与排出;所述撑开块(11)尾端设有两个对应病人口腔左右两侧内颊部的口面部振动刺激模块(3),所述口面部振动刺激模块(3)包括安装圆盘(31)、内颊部震动单元(32)、导线(33)和压力检测单元(34),呈十字形连接在所述安装圆盘(31)上的四个所述内颊部震动单元(32)接触病人口腔内颊部,所述内颊部震动单元(32)贴着病人口腔内颊部转动并间歇式的震动刺激病人口腔内颊部,实现病人口腔内颊部的振动刺激护理,所述压力检测单元(34)的触头接触病人口腔内颊部肌肉,所述压力检测单元(34)测得受振动刺激不同阶段病人口腔内颊部肌肉对触头施加的压力数据,所述压力检测单元(34)测得不同数据并上传外部控制端,给护理人员提供病人口腔内颊部肌肉受振动刺激不同阶段的护理数据的参考,实现病人吞咽功能和体温的护理与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脑卒中患者的体温构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块(11)外侧壁开设有两个对应所述异液引导排出模块(2)的凹槽(111),两个所述蜂窝吸液块(21)分别卡合连接在两个所述凹槽(111)内部,所述异液引入网孔管(23)出液端与所述异液引出管(22)进液端固定连接,所述蜂窝吸液块(21)内部开设有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利彭会珍司亮亮张红梅马玉峰郑琳静李海云杨一帆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