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宏量制备富羟基环氧型氧化石墨烯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墨烯材料制备
,特别是一种宏量制备富羟基环氧型氧化石墨烯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石墨烯是一种蜂巢状具有正六边形晶格的二维纳米材料。其特殊的几何与电子结构赋予它诸多优异的特性,包括优异的力学性能、 电学性能、光学性能和高的比表面积等,例如:单层石墨烯的厚度约为0.34nm,是目前报道最薄的材料;抗拉强度高达125GPa,是目前报道最强的材料;碳原子中未成并对可自由移动的 π 电子,赋予石墨烯出色的导电性,是目前报道室温下电阻率最低的材料;石墨烯完美特殊的结构,使其理论比表面积可达2630m
2 /g、室温热导率约为5000W/mK等。伴随着石墨烯优异性能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人员对石墨烯的制备技术也在不断突破。2004 年 Geim 等人用胶带从石墨上将一层完整的碳原子层机械剥离了下来,首次获得了单层原子结构的石墨烯样品。但该方法操作繁琐而且可以得到的样品数量极少,人们在该方法的基础上开发出多种常用的石墨烯制备技术,如液相剥离法、化学气相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宏量制备富羟基环氧型氧化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鳞片石墨与硫酸A混合反应得到氧化石墨前驱体A后,加入硫酸B协同所述硫酸A对所述鳞片石墨进行插层以及改性处理,得到氧化石墨前驱体B;所述硫酸A选用质量分数98%以上的浓硫酸,所述硫酸B选用质量分数10%
‑
90%的硫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宏量制备富羟基环氧型氧化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鳞片石墨与硫酸A混合得到氧化石墨前驱体A;2)向氧化石墨前驱体A中在加入硫酸B,其通过协同硫酸A对鳞片石墨进行插层以及改性处理,均匀混合后得到氧化石墨前驱体B;3)向前驱体B中加入KMnO4进行氧化,均匀混合后得到氧化石墨前驱体C;4)将步骤3所获得的氧化石墨前驱体C于冷水中进行搅拌后,逐滴添加双氧水,直到混合液的颜色不再改变得到浅黄色富羟基环氧型氧化石墨聚集物;再分别利用稀盐酸和脱盐水对氧化石墨烯聚集体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富羟基环氧型氧化石墨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宏量制备富羟基环氧型氧化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鳞片石墨的目数为50
‑
12000目,平均粒径尺寸为1
‑
100μ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宏量制备富羟基环氧型氧化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鳞片石墨与硫酸A的质量体积比为1Kg:15
‑
20 L。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宏量制备富羟基环氧型氧化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反应温度控制在0
‑
10℃,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金明,于志强,吕鉴,罗琳,郝振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墨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