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春旭专利>正文

一种C型臂X光机的球管故障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4255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型臂X光机的球管故障检测装置,包括射线检测电路、射线变化量监测电路、球管电流检测电路、电流变化率监测电路和故障报警电路,射线检测电路将检测到的X光机发出的X射线的剂量信号传输到射线变化量监测电路的输入端,球管电流检测电路利用电流传感器检测球管电流,将检测到的球管电流信号进行放大后传输到电流变化率监测电路的输入端,射线变化量监测电路的输出端和电流变化率监测电路的输出端均与故障报警电路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根据检测到的射线变化率信号和球管电流的变化率信号提前判断出是否发生球管放电故障现象,及时提醒医护人员,避免放电故障的进一步扩大。进一步扩大。进一步扩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型臂X光机的球管故障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故障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C型臂X光机的球管故障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C型臂X光机,又称C臂机,该设备由C型的机架、产生X射线的球管、采集图像的影像增强器和CCD摄像机以及图像处理的工作站组成,主要于各种手术中的造影,摄影等工作,是骨科等各科室非常重要的一种大型放射诊断设备。X射线球管对设备所产生的X射线剂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同时它是一种有寿命限制的、价值较高的易损部件,因此球管故障检测的必要性越来越重要。
[0003]球管放电故障是球管寿命生涯中较常出现的故障之一,产生故障时严重影响到C臂机呈现图像质量的好坏。由于球管放电时球管电流会出现增高现象,直至过电流,因此现有技术经常基于阈值电流检测球管故障,然而当检测出超过阈值电流的状况时,球管会立即曝光终止,C臂机设备即停止工作,这时C臂机中的一些电子元件已经承受过电流,极易损伤电子元件,严重影响C臂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C型臂X光机的球管故障检测装置。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C型臂X光机的球管故障检测装置,所述球管故障检测装置包括射线检测电路、射线变化量监测电路、球管电流检测电路、电流变化率监测电路和故障报警电路,射线检测电路将检测到的X光机发出的X射线的剂量信号传输到射线变化量监测电路的输入端,球管电流检测电路利用电流传感器检测球管电流,将检测到的球管电流信号进行放大后传输到电流变化率监测电路的输入端,射线变化量监测电路的输出端和电流变化率监测电路的输出端均与故障报警电路相连接。
[0006]所述射线检测电路包括用于检测X射线剂量的硅发光二极管G1,硅发光二极管G1的阴极与电阻R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阻R3的一端、电阻R9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运放器AR1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6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运放器AR1的输出端与电阻R6的另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电阻R7的一端、射线变化量监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运放器AR2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8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运放器AR2的输出端、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硅发光二极管G1的阳极、电阻R1的另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运放器AR1的同相输入端、运放器AR2的同相输入端均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源VCC连接。
[0007]所述射线变化量监测电路包括电阻R10,电阻R10的一端与二极管D1的正极、射线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与运放器AR3的反相输入端、电容C3的一端连接,
电容C3的另一端与稳压管D2的负极、运放器AR3的输出端连接,运放器AR3的同相输入端与电容C5的一端、电阻R11的一端连接,电阻R11的另一端与电容C4的一端、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所述稳压管D2的正极与电阻R12的一端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与运放器AR4的反相输入端、瞬态抑制二极管D8的一端连接,运放器AR4的输出端与电容C6的一端、瞬态抑制二极管D8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6的另一端与故障报警电路连接;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运放器AR4的同相输入端均接地。
[0008]所述球管电流检测电路包括瞬态抑制二极管D4的一端与电阻R18的一端、用于检测球管电流的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电阻18的另一端与电阻R19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连接,电阻R19的另一端与电容C8的一端、运放器AR5的同相输入端连接,运放器AR5的反相输入端与运放器AR5的输出端、电容C7的另一端、电阻R20的一端、电阻R23的一端连接,电阻R20的另一端与运放器AR6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21的一端、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与运放器AR6的输出端、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6的负极与电阻R21的另一端、电阻R22的一端连接,电阻R22的另一端与电阻R23的另一端、电流变化率监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D4的另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运放器AR6的同相输入端均接地。
[0009]所述电流变化率监测电路包括电阻R24,电阻R24的一端与球管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24的另一端与运放器AR7的反相输入端、电容C9的一端、电阻R26的一端连接,电阻R26的另一端与电容C9的另一端、运放器AR7的输出端、稳压管D7的负极连接,运放器AR7的同相输入端与电阻R25的一端连接;所述稳压管D7的正极与电阻R27的一端连接,电阻R27的另一端与运放器AR8的反相输入端连接,运放器AR8的同相输入端、电阻R25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运放器AR8的输出端与故障报警电路连接。
[0010]所述故障报警电路包括与门U1,与门U1的一个输入端与电流变化率监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与门U1的另一个输入端与射线变化量监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与门U1的输出端与电阻R16的一端连接,电阻R1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电阻R17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蜂鸣器LS1的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与蜂鸣器LS1的另一端、电阻R15的一端连接,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电源VCC连接;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接地。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利用硅发光二极管G1和电流传感器对球管所发射的X射线的剂量和球管电流进行检测,利用射线变化量监测电路和电流变化率监测电路分别计算出射线变化率信号和球管电流的变化率信号,根据检测到的射线变化率信号和球管电流的变化率信号可以提前判断出是否发生球管放电故障现象,及时提醒医护人员,避免放电故障的进一步扩大,起到保护其它电子元件的作用,进而延长C臂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射线检测电路、射线变化量监测电路和故障报警电路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0014]图2为球管电流检测电路和电流变化率监测电路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一种C型臂X光机的球管故障检测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射线检测电路、射线变化量监测电路、球管电流检测电路、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型臂X光机的球管故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管故障检测装置包括射线检测电路、射线变化量监测电路、球管电流检测电路、电流变化率监测电路和故障报警电路,射线检测电路将检测到的X光机发出的X射线的剂量信号传输到射线变化量监测电路的输入端,球管电流检测电路利用电流传感器检测球管电流,将检测到的球管电流信号进行放大后传输到电流变化率监测电路的输入端,射线变化量监测电路的输出端和电流变化率监测电路的输出端均与故障报警电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型臂X光机的球管故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线检测电路包括用于检测X射线剂量的硅发光二极管G1,硅发光二极管G1的阴极与电阻R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阻R3的一端、电阻R9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运放器AR1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6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运放器AR1的输出端与电阻R6的另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电阻R7的一端、射线变化量监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运放器AR2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8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运放器AR2的输出端、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硅发光二极管G1的阳极、电阻R1的另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运放器AR1的同相输入端、运放器AR2的同相输入端均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源VCC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型臂X光机的球管故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线变化量监测电路包括电阻R10,电阻R10的一端与二极管D1的正极、射线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与运放器AR3的反相输入端、电容C3的一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与稳压管D2的负极、运放器AR3的输出端连接,运放器AR3的同相输入端与电容C5的一端、电阻R11的一端连接,电阻R11的另一端与电容C4的一端、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所述稳压管D2的正极与电阻R12的一端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与运放器AR4的反相输入端、瞬态抑制二极管D8的一端连接,运放器AR4的输出端与电容C6的一端、瞬态抑制二极管D8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6的另一端与故障报警电路连接;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旭孙克明季泽娟王军建刘方娜郭占豪
申请(专利权)人:张春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