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生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4237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逃生门锁,包括:锁壳、斜锁舌以及方锁舌,设置有滑块,滑块滑动连接于锁壳,滑块设有驱动槽,驱动槽中连接有活动的驱动板,锁壳设置有定位槽,定位槽的中心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的两侧形成适配驱动板上锁槽、开锁槽;把手组件,包括有内方套、外方套、隔片以及方舌解锁片,内方套、外方套以及方舌解锁片均转动连接于锁壳,内方套、外方套可带动滑杆缩回,内方套固定连接于隔片,隔片设有第一挡板,方舌解锁片的外周设有第二挡板,第一挡板能够抵接第二挡板,方舌解锁片还设有解锁凸板、驱动凸板,解锁凸板能够抵接驱动板以推动驱动板移动,滑块设有凸台,驱动凸板抵接凸台以推动驱动板从上锁槽移动到开锁槽,带动方锁舌缩回。方锁舌缩回。方锁舌缩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逃生门锁


[0001]本技术涉及五金锁具
,特别涉及一种逃生门锁。

技术介绍

[0002]普通的逃生门锁主要用在大型超市、商场,写字楼,医院,学校,工厂厂房等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紧急出口通道门上,能够从门内一侧的门把手或者用钥匙开锁,而从门外一侧的门把手无法开锁,用户在紧急情况下能够便捷地从门内一侧将门打开。
[0003]而普通的逃生门锁为了能够实现快速开锁,大部分都是安装通道锁的(单舌锁),不能上锁,没有防盗功能开,而加装了防盗装置的逃生门锁当用户从内部开门时需要通过按钮或钥匙解锁,而用户在紧急情况下使用逃生门逃生时需要的是快速、便捷,多余的开锁动作十分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和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逃生门锁,能够在保留了逃生门便捷开门的功能下具有防盗功能。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逃生门锁,包括:锁壳;斜锁舌,连接于滑杆,所述滑杆滑动连接于所述锁壳,以带动所述斜锁舌伸出或者缩回;方锁舌,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锁壳,所述滑块设有驱动槽,所述驱动槽中连接有活动的驱动板,所述锁壳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中心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两侧形成适配所述驱动板上锁槽、开锁槽;把手组件,包括有内方套、外方套、隔片以及方舌解锁片,所述内方套、所述外方套以及所述方舌解锁片均转动连接于所述锁壳,所述内方套、所述外方套均设有斜舌拨片,以带动所述滑杆缩回,所述内方套固定连接于所述隔片,所述隔片设有第一挡板,所述方舌解锁片的外周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能够抵接所述第二挡板,所述方舌解锁片还设有解锁凸板、驱动凸板,所述解锁凸板能够抵接所述驱动板以推动所述驱动板移动,所述滑块设有凸台,所述驱动凸板抵接所述凸台以推动所述滑块移动,进而带动所述驱动板由所述上锁槽移动到所述开锁槽。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专利技术名称,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用户关门时,斜锁舌撞击门框,斜锁舌的斜面受门框压力作用,在斜舌滑片的带动下瞬间缩回锁壳内,抵达锁槽位置时伸出实现上锁。而设置方锁舌则能加强防盗、防撬功能。方锁舌上锁后,在紧急情况下用户需要通过逃生门逃生时,从室内转动内方套,内方套带动斜锁舌缩回,并带动中心隔片转动,第一挡板抵接第二挡板带动方舌解锁片转动,解锁凸块推动驱动板离开上锁槽,驱动凸块抵接凸台并推动驱动板移动到开锁槽,实现方锁舌与斜锁舌同时缩回,保证了逃生门锁开门便捷的功能。但从门外转动外方套只能带动斜锁舌缩回,无法带动方锁舌缩回,提升了逃生门的防盗能力,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滑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双扭簧,所述双扭簧固定安装于所述锁壳。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壳滑动连接有保险滑片,所述保险滑片固定连接有保险斜舌,关门时,所述保险斜舌抵接有扣板,所述扣板安装在门框上,所述扣板设有斜舌锁槽、方舌锁槽,所述保险滑片设有斜压板,所述锁壳连接有活动的斜舌自锁片,所述斜舌自锁片设置有凸板,所述凸板抵接所述斜压板,所述斜舌自锁片连接有定位弹簧,所述定位弹簧固定于所述锁壳,当所述保险斜舌缩回,所述保险滑片朝向所述锁壳内滑动,所述斜压板背离所述凸板,所述斜舌自锁片抵接所述斜锁舌。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壳固定连接有保险导向片,所述保险导向片设有保险导向槽,所述保险滑片卡入所述保险导向槽,所述保险导向槽连接有保险复位弹簧的一端,所述保险复位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保险斜舌。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滑杆固定连接有斜舌驱动板,所述斜舌驱动板具有第一侧板、第二侧板,所述斜舌拨片抵接所述第二侧板,当所述斜舌拨片带动所述斜锁舌缩回,所述第一侧板抵接所述斜舌自锁片,以带动所述斜舌自锁片离开所述斜锁舌。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壳固定连接有斜舌导向片,所述斜舌导向片设有斜舌导向槽,所述滑杆卡入所述斜舌导向槽,所述斜锁舌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有斜舌复位弹簧,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斜舌导向片间连接有滑杆复位弹簧。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滑杆的尾端设有挡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挡板连接有方套复位弹簧。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壳转动连接有锁芯,所述锁芯固定连接有拨片,所述拨片能够抵接所述驱动板和所述驱动槽的槽壁,以带动所述方锁舌伸出或缩回。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滑块转动连接有斜舌传动片,所述斜舌传动片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侧板,所述拨片能够抵接所述斜舌传动片,以带动所述斜锁舌缩回。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滑块设置有方舌导向槽,所述锁壳固定连接有方舌导轨,所述方舌导轨卡接于所述方舌导向槽,以限定所述方锁舌的滑动方向。
[0016]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逃生门锁的截面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逃生门锁的另一方向的三维示意图;
[0020]图3为图2示出的A

A方向的截面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逃生门的爆照图。
[0022]附图标记:锁壳100、斜锁舌110、滑杆111、斜舌自锁片112、第一侧板113、第二侧板114、挡板115、定位弹簧116、方锁舌120、滑块121、驱动板122、驱动槽123、凸台124、双扭簧125、保险斜舌130、保险滑片131、保险复位弹簧132、保险导向片133、斜舌传动片140、把手组件200、内方套210、外方套220、隔片230、第一挡板231、方舌解锁片240、第二挡板241、解锁凸板242、驱动凸板243、斜舌拨片250、定位槽300、限位板310、开锁槽320、上锁槽330、锁芯400、拨片4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逃生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锁壳;斜锁舌,连接于滑杆,所述滑杆滑动连接于所述锁壳,以带动所述斜锁舌伸出或者缩回;方锁舌,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锁壳,所述滑块设有驱动槽,所述驱动槽中连接有活动的驱动板,所述锁壳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中心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两侧形成适配所述驱动板上锁槽、开锁槽;把手组件,包括有内方套、外方套、隔片以及方舌解锁片,所述内方套、所述外方套以及所述方舌解锁片均转动连接于所述锁壳,所述内方套、所述外方套均设有斜舌拨片,以带动所述滑杆缩回,所述内方套固定连接所述隔片,所述隔片设有第一挡板,所述方舌解锁片的外周设有第二挡板、解锁凸板以及驱动凸板,所述第一挡板能够抵接所述第二挡板,所所述解锁凸板能够抵接所述驱动板以推动所述驱动板移动,所述滑块设有凸台,所述驱动凸板抵接所述凸台以推动所述滑块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双扭簧,所述双扭簧固定安装于所述锁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滑动连接有保险滑片,所述保险滑片固定连接有保险斜舌,关门时,所述保险斜舌抵接门框上的扣板,所述扣板设有斜舌锁槽、方舌锁槽,所述保险滑片设有斜压板,所述锁壳连接有活动的斜舌自锁片,所述斜舌自锁片设置有凸板,所述凸板抵接所述斜压板,所述斜舌自锁片连接有定位弹簧,所述定位弹簧固定于所述锁壳,当所述保险斜舌缩回,所述保险滑片滑动并且背离所述凸板,所述斜舌自锁片在所述定位弹簧的作用下,抵接所述斜锁舌。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溪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嘉铭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