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架组件和灶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4094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架组件和灶具。锅架组件包括聚能环,聚能环内部具有由其内环壁环绕形成的聚能腔,内环壁包括侧部和底部,底部设有与聚能腔连通的燃烧通孔;侧部上设有多个凸筋,凸筋从侧部的下周边沿延伸至侧部的上周边沿,每相邻两个凸筋之间形成一个导流槽,且导流槽沿其延伸方向上的槽体长度大于沿侧部的延伸方向上下周边沿与上周边沿之间的最小长度。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锅架组件,高温烟气的行程较长,高温烟气在聚能腔内停留的时间较长。因此,高温烟气与锅具进行热量传递的时间较长,从而对高温烟气的利用率较高。因此,该锅架组件的热交换的效率较高。该锅架组件的热交换的效率较高。该锅架组件的热交换的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锅架组件和灶具


[0001]本技术涉及燃气灶具的
,具体地,涉及一种锅架组件和具有其的灶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灶具基本上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
[0003]锅架组件是灶具上的核心部件之一。锅架组件的下方可以设置有燃烧器,上方可以支撑有锅具。在使用的过程中,燃烧器产生的高温烟气可以沿着锅架组件的侧部的表面上升,从而对锅具进行加热。
[0004]但是,由于锅架组件的尺寸有限,高温烟气在锅架组件内停留的时间较短,高温烟气的热量不能充分地传递至锅具。因此,锅架组件的热交换的效率较低,导致灶具的热效率较低,能耗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锅架组件。锅架组件包括聚能环,聚能环内部具有由其内环壁环绕形成的聚能腔,内环壁包括侧部和底部,底部设有与聚能腔连通的燃烧通孔;侧部上设有多个凸筋,凸筋从侧部的下周边沿延伸至侧部的上周边沿,每相邻两个凸筋之间形成一个导流槽,且导流槽沿其延伸方向上的槽体长度大于沿侧部的延伸方向上下周边沿与上周边沿之间的最小长度。
[0006]对于现有的锅架组件,聚能腔内的高温烟气仅沿着内环壁的侧部表面上升。因此,高温烟气的行程(相当于上述最小距离)较短,与锅具进行热量传递的时间较短。因此,该锅架组件的热交换的效率较低。而采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锅架组件,燃烧器产生的高温烟气可以受到凸筋的阻挡,从而可以沿着导流槽上升。由于导流槽的槽体长度大于上述最小长度,因此高温烟气的行程较长,高温烟气在聚能腔内停留的时间较长。因此,高温烟气与锅具进行热量传递的时间较长,从而对高温烟气的利用率较高。因此,该锅架组件的热交换的效率较高。采用该锅架组件的灶具的热效率较高,灶具更加节能环保,用户的使用成本降低,灶具的市场竞争力较高。
[0007]示例性地,多个凸筋从下周边沿向上周边沿呈发散状分布。呈发散状分布的多个凸筋可以使导流槽的槽体宽度不会减小,从而确保高温烟气流动的流畅性,确保热交换的效率较高。
[0008]示例性地,凸筋为弧形筋,多个凸筋呈旋涡状发散分布。通过这种设置,高温烟气沿着导流槽上升的过程中,可以形成旋转气流。这样可以增大高温烟气作用在锅具上的面积,提高了高温烟气的利用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锅架组件的热交换的效率。
[0009]示例性地,多个凸筋的螺旋角α的取值范围为18
°
≤α≤40
°
。α例如为18
°
、29
°
、40
°
等等。α过大会导致导流槽的槽体长度过小,造成高温烟气的利用率较低。α过小会导致导流
槽的槽体长度过大,造成高温烟气上升的阻力过大。因此,α在该范围内较为合理。
[0010]示例性地,凸筋沿着其延伸方向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延伸至下周边沿,第二端延伸至上周边沿,其中第一端在垂直于延伸方向且平行于侧部方向的宽度为m,第二端在垂直于延伸方向且平行于侧部方向的宽度为M,其中M大于m。这样,通过合理地设置,可以使导流槽在下周边沿的槽体宽度和上周边沿的槽体宽度差值保持在阈值内,例如,该阈值为0时,槽体宽度从下周边沿向上周边沿保持不变,从而确保高温烟气的流动稳定性较高,锅架组件的热交换的效率较稳定。
[0011]示例性地,凸筋在垂直于延伸方向且平行于侧部方向的宽度从下周边沿向上周边沿逐渐增大,且相邻两个凸筋之间的间距从下周边沿向内环壁的上周边沿逐渐增大或相等。导流槽的槽体宽度从下周边沿向上周边沿是逐渐变化的,从而在保证导流槽的在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槽体宽度差值保持在阈值内的同时,确保高温烟气的流动稳定性更高,更有利于形成漩涡状烟气流。
[0012]示例性地,凸筋包括自下周边沿向上周边沿延伸且构成导流槽的侧壁的外弧形侧壁和内弧形侧壁,其中外弧形侧壁的圆弧半径为r,内弧形侧壁的圆弧半径为R1,其中85mm≤R1≤110mm,65mm≤r≤80mm。R1例如为85mm、98mm、110mm等等。r例如为65mm、73mm、80mm等等。 R1和r过大会导致导流槽的槽体长度过小,造成高温烟气的利用率较低。 R1和r过小会导致导流槽的槽体长度过大,造成高温烟气上升的阻力过大。因此,R1和r在该范围内较为合理。
[0013]示例性地,凸筋向远离侧部表面方向凸起的高度为H,其中4.5mm≤ H≤10mm。高度H例如为4.5mm、7mm、10mm等等。高度H过大会导致聚能环的用料过多,造成成本增加。高度H过小会导致导流槽内容纳的高温烟气过小,造成锅架组件的热交换的效率较低。因此,高度H在该范围内较为合理。
[0014]示例性地,内环壁为内凹的锅状,其圆弧半径为R2,其中95mm≤R2 ≤105mm。如此,内环壁的形状可以与放置在聚能环上的锅具的形状近似,从而可以更加靠近锅具的底部,进而能够有效地将高温烟气的热量传递至锅具,提高热效率。R2例如为95mm、100mm、105mm等等。R2过大会导致包裹不住高温烟气,造成高温烟气流失。R2过小会导致烟气超标,用户的健康受到侵害。因此,R2在该范围内较为合理。
[0015]示例性地,锅架组件还包括用于支撑锅具的多个支撑脚片,多个支撑脚片连接至聚能环上。通过设置多个支撑脚片,锅具的稳定性较高,烹饪的使用体验较好。
[0016]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灶具。灶具包括燃烧器和如上任一种锅架组件,燃烧通孔包围燃烧器,燃烧通孔的内径为D,燃烧器的外径为d,其中10mm≤D

d≤30mm。D

d例如为10mm、20mm、 30mm等等。D

d过大会导致高温烟气的热量流失。D

d过小会导致空气补充的不够充分,造成燃烧器燃烧时供氧不足,产生红火等问题。因此,D

d 在该范围内较为合理。
[0017]在
技术实现思路
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18]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0019]本技术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
[0020]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锅架组件的立体图;
[0021]图2为图1中示出的锅架组件的主视图;以及
[0022]图3为图1中示出的锅架组件的剖视图。
[0023]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4]100、聚能环;110、内环壁;111、侧部;112、底部;120、聚能腔; 130、燃烧通孔;140、盛液壁;15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架组件,包括聚能环,所述聚能环内部具有由其内环壁环绕形成的聚能腔,所述内环壁包括侧部和底部,所述底部设有与所述聚能腔连通的燃烧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上设有多个凸筋,所述凸筋从所述侧部的下周边沿延伸至所述侧部的上周边沿,每相邻两个所述凸筋之间形成一个导流槽,且所述导流槽沿其延伸方向上的槽体长度大于沿所述侧部的延伸方向上所述下周边沿与所述上周边沿之间的最小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凸筋从所述下周边沿向所述上周边沿呈发散状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为弧形筋,多个所述凸筋呈旋涡状发散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凸筋的螺旋角α的取值范围为18
°
≤α≤40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沿着其延伸方向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延伸至所述下周边沿,所述第二端延伸至所述上周边沿,其中所述第一端在垂直于所述延伸方向且平行于所述侧部方向的宽度为m,所述第二端在垂直于所述延伸方向且平行于所述侧部方向的宽度为M,其中M大于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佟旭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苏泊尔厨卫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