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古建筑修复木构件防开裂结构,包括木构件结构,所述木构件结构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防水层;通过在木构件结构的上方和下方设置的顶面构件保护层和底面构件保护层,顶面构件保护层和底面构件保护层均采用铝蜂窝板制作,铝蜂窝板铝板为不燃材料,这样可以防火,铝蜂窝板是表面经环氧氟碳处理,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可以防止木构件结构会开裂,且顶面构件保护层和底面构件保护层的顶端均开设有安装孔,使其容易拆除组装,不会损坏木构件结构,而且铝蜂窝板属于纯铝立产品,不挥发任何对人体有害的气体,这样可以达到保护木构件结构的效果,也便于拆除组装。也便于拆除组装。也便于拆除组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建筑修复木构件防开裂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古建筑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古建筑修复木构件防开裂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中国,很多古镇以及大部分的大城市还保留着一些古建筑。然而,在大兴土木的现在,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以及保护古代建筑及其蕴含的文化特质;做到既让古代建筑文化保存于世,也让古代文化遗产产生现代价值。
[0003]但是古建筑一般都在室外,所以古建筑的木构件会长时间处于风吹日晒中,这样容易导致木构件连接处开裂,导致古建筑收到损坏,所以需要一种古建筑修复木构件防开裂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古建筑修复木构件防开裂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古建筑一般都在室外,所以古建筑的木构件会长时间处于风吹日晒中,这样容易导致木构件连接处开裂,导致古建筑收到损坏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古建筑修复木构件防开裂结构,包括木构件结构,所述木构件结构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过渡连接层,所述过渡连接层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面构件保护层,所述木构件结构的下方设置有底面构件保护层,所述底面构件保护层固定连接于过渡连接层的底端,所述底面构件保护层的顶端四角设置有十字卡块,所述顶面构件保护层、过渡连接层、隔热层、防水层和底面构件保护层的顶端四角开设有限位卡合槽。
[0006]优选的,所述限位卡合槽的内侧均滑动有固定卡合柱,所述固定卡合柱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固定卡合柱卡和连接于十字卡块的外侧。
[0007]优选的,所述顶面构件保护层、过渡连接层、隔热层、防水层和底面构件保护层的顶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设置有若干个。
[0008]优选的,所述安装孔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下段外侧螺纹连接有螺母。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卡合柱和限位板的总长度与顶面构件保护层和底面构件保护层之间的长度相同。
[0010]优选的,所述顶面构件保护层和底面构件保护层为铝蜂窝板材料。
[0011]优选的,所述螺母固定连接于底面构件保护层的底端。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古建筑修复木构件防开裂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通过在木构件结构的上方和下方设置的顶面构件保护层和底面构
件保护层,顶面构件保护层和底面构件保护层均采用铝蜂窝板制作,铝蜂窝板铝板为不燃材料,这样可以防火,铝蜂窝板是表面经环氧氟碳处理,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可以防止木构件结构会开裂,且顶面构件保护层和底面构件保护层的顶端均开设有安装孔,使其容易拆除组装,不会损坏木构件结构,而且铝蜂窝板属于纯铝立产品,不挥发任何对人体有害的气体,这样可以达到保护木构件结构的效果,也便于拆除组装;
[0014]2、本技术通过在木构件结构和底面构件保护层的顶端和底端设置的过渡连接层、隔热层和防水层,过渡连接层设置于顶面构件保护层的底端和底面构件保护层的顶端,可以起到保护隔热层和防水层的作用,避免顶面构件保护层和底面构件保护层与隔热层和防水层直接接触,金属容易发生分子流动,这样会破坏顶面构件保护层和底面构件保护层的属性,隔热层可以隔绝一定的热量,防水层可以防止有水进入木构件结构的连接处,这样可以防止水腐蚀木构件结构,也可以防止热量过高使木构件结构膨胀开裂;
[0015]3、本技术通过在顶面构件保护层四角开设的限位卡合槽,限位卡合槽的内侧均设置有固定卡合柱,底面构件保护层的顶端四角设置有十字卡块,固定卡合柱与十字卡块的外侧卡合连接,固定卡合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则位于木构件结构的顶端,使固定卡合柱不会偏离位置或脱落,这样可以增加其保护构件的稳定性,固定卡合柱的长度可以更具实际木构件结构的高度而制作,这样可以让此结构使用性更强。
[0016]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为人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附图说明
[00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古建筑修复木构件防开裂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古建筑修复木构件防开裂结构的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古建筑修复木构件防开裂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古建筑修复木构件防开裂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木构件结构1、顶面构件保护层2、固定螺栓3、过渡连接层4、隔热层5、防水层6、限位卡合槽7、固定卡合柱8、限位板 9、底面构件保护层10、十字卡块11、安装孔12。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古建筑修复木构件防开裂结构,包括木构件结构1,木构件结构1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防水层6,防水层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隔热层5,隔热层5 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过渡连接层4,过渡连接层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面构件保护层2,木构件结构1的下方设置有底面构件保护层10,底面构件保护层10固定连
接于过渡连接层4的底端,底面构件保护层 10的顶端四角设置有十字卡块11,顶面构件保护层2、过渡连接层4、隔热层5、防水层6和底面构件保护层10的顶端四角开设有限位卡合槽7。
[0025]本技术中,优选的,限位卡合槽7的内侧均滑动有固定卡合柱8,固定卡合柱8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9,固定卡合柱8卡和连接于十字卡块11的外侧,通过固定卡合柱8和十字卡块11的卡合,使顶面构件保护层2和底面构件保护层10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0026]本技术中,优选的,顶面构件保护层2、过渡连接层4、隔热层5、防水层6和底面构件保护层10的顶端开设有安装孔12,安装孔12设置有若干个,将固定螺栓3插入安装孔12的内侧,使顶面构件保护层2和底面构件保护层10固定连接起来。
[0027]本技术中,优选的,安装孔12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固定螺栓3,固定螺栓3的下段外侧螺纹连接有螺母,固定卡合柱8和限位板9的总长度与顶面构件保护层2和底面构件保护层10之间的长度相同,便于固定卡合柱8与其装配固定。
[0028]本技术中,优选的,顶面构件保护层2和底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建筑修复木构件防开裂结构,包括木构件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构件结构(1)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防水层(6),所述防水层(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隔热层(5),所述隔热层(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过渡连接层(4),所述过渡连接层(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面构件保护层(2),所述木构件结构(1)的下方设置有底面构件保护层(10),所述底面构件保护层(10)固定连接于过渡连接层(4)的底端,所述底面构件保护层(10)的顶端四角设置有十字卡块(11),所述顶面构件保护层(2)、过渡连接层(4)、隔热层(5)、防水层(6)和底面构件保护层(10)的顶端四角开设有限位卡合槽(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修复木构件防开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合槽(7)的内侧均滑动有固定卡合柱(8),所述固定卡合柱(8)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9),所述固定卡合柱(8)卡和连接于十字卡块(11)的外侧。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旸,张宓,聂兰斌,刘茜,翟东徽,强明礼,李念羲,吴永梅,张夏耘,杨益琅,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