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麻醉注射辅助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40025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临床麻醉注射辅助定位装置,包括带有竖向柱形空腔的壳体,壳体下方连接有倒扣的负压罩;所述的柱形空腔与负压罩内侧经竖向设置的连接孔连通,所述连接孔与壳体同轴设置;所述的壳体内壁上部安装有圆周分布的多个可径向回弹的卡珠,所述的壳体上有沿所述柱形空腔竖向密封滑动的柱形筒,柱形筒置于所述卡珠的上方;所述柱形筒底部设有与所述连接孔同轴对应的贯穿孔,柱形筒内侧底部有同轴置于贯穿孔圆周外侧的环形垫圈;所述的柱形筒内侧有圆周分布的多个簧片,簧片竖向设置且中部向柱形筒内侧弯曲而呈弧形,所述簧片的上端与柱形筒的上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医护人员不直接接触注射器的情况下完成穿刺施针,操作便捷,定位精准。定位精准。定位精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床麻醉注射辅助定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临床麻醉器械,具体涉及一种临床麻醉注射辅助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麻醉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是各类手术得以安全、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但麻醉对于医师的手法和经验要求极高,尤其是局部麻醉或半身麻醉,需要在腰椎、脊柱等特定部位施针才能取得预期效果,一旦施针的位置、深度掌握不准,极有可能造成骨膜或者骨质损伤,甚至神经根损伤,给患者术后的康复和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显然,对于经验丰富的麻醉师而言,上述问题可以通过其熟练的操作进行避免,但对经验不足的麻醉师来说却无法有效掌控,这种经验不仅是自身操作手法(如手部的抖动控制、腕力的大小控制等)的熟练程度,还涉及到对不同体型患者的熟悉程度,因此,对于经验不够丰富的麻醉师,上述因素对其每次操作产生的综合性影响不尽相同,往往出现找得准却扎不准,扎得准又把握不好施针力度的问题,从而使得施针过程反复进行多次,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和较重的心理压力;而且,麻醉施针需要麻醉师与患者相互信任与配合,一旦患者突然出现躲闪或肌肉收缩等情况,处于施针过程中的麻醉师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麻醉注射辅助定位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上设有上端开口的竖向柱形空腔;所述的壳体下方连接有倒扣的负压罩(2),负压罩(2)上有单向阀(3);所述的柱形空腔与负压罩(2)内侧经竖向设置的连接孔(7)连通;所述的壳体(1)内壁上部内嵌有多个径向向心回弹的卡珠(10),多个所述卡珠(10)沿壳体(1)的轴向圆周分布;所述的壳体(1)上有沿所述柱形空腔竖向密封滑动的柱形筒(11),柱形筒(11)置于所述卡珠(10)的上方;所述柱形筒(11)底部设有与所述连接孔(7)对应的贯穿孔(12);所述的柱形筒(11)内侧有圆周分布的多个簧片(14),簧片(14)竖向设置且中部向柱形筒内侧弯曲而呈弧形,所述簧片(14)的上端与柱形筒(11)的上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麻醉注射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柱形筒(11)内侧底部有同轴置于所述贯穿孔(12)圆周外侧的环形垫圈(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临床麻醉注射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形垫圈(13)的截面呈Y形使所述环形垫圈(13)的上部构成吸盘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麻醉注射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负压罩(2)由上方的半球罩(201)和下方的环形罩(202)接合构成而呈倒扣的碗状,所述的单向阀(3)置于环形罩(202)上;所述半球罩(201)的顶部有竖向贯穿半球罩(201)的通孔(4),所述壳体(1)的下端面为与所述半球罩(201)的外侧面匹配的球面;还包括水平置于所述半球罩(201)下方的盖板(5),所述盖板(5)的上侧面为与半球罩(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鹏魏红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