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哑铃自动出胶柔印色组上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3820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工位哑铃自动出胶柔印色组上色机,包括第一固定板和L形支撑板,L形支撑板固定在第一固定板的顶端,第一固定板的底端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支撑桌体,第二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驱动机构,活动支撑桌体上设置有限位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两个第一慢速电机,通过两个第一慢速电机的输出轴同时带动两个旋转轴旋转,两个旋转轴同时带动两个绞线筒旋转,其中一个绞线筒对其中一个拉绳收线,使得活动支撑桌体在其中一个拉绳的拉动下带动三个固定环内部的哑铃依次到达上胶机构、柔印机构和注染机构的下方,被依次上胶、柔印和涂料,这样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不需要人工移动多个哑铃。而且不需要人工移动多个哑铃。而且不需要人工移动多个哑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工位哑铃自动出胶柔印色组上色机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出胶柔印色组上色机
,具体为一种多工位哑铃自动出胶柔印色组上色机。

技术介绍

[0002]哑铃是一种用于增强肌肉力量训练的简单器材,它的用途主要是用于肌力训练,在对哑铃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哑铃依次进行喷胶、柔印、上色等,而现有的技术在对哑铃加工则是将哑铃放在模具内,之后向模具内部灌入胶液,待灌注完以后依次进行柔印和上色,这样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不方便对哑铃进行移动或者将哑铃从模具中取出,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多工位哑铃自动出胶柔印色组上色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工位哑铃自动出胶柔印色组上色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工位哑铃自动出胶柔印色组上色机,包括第一固定板和L形支撑板,所述L形支撑板固定在第一固定板的顶端,所述第一固定板底部的两端均固定设有支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板的一侧固定连接且第二固定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哑铃自动出胶柔印色组上色机,包括第一固定板(1)和L形支撑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支撑板(2)固定在第一固定板(1)的顶端,所述第一固定板(1)底部的两端均固定设有支板(7),所述第一固定板(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板(6),所述第二固定板(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板(7)的一侧固定连接且第二固定板(6)顶部的两端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固定板(1)的底端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支撑桌体(3),所述活动支撑桌体(3)底部的两端均固定设有连接板(4),两个所述连接板(4)底部的两端均固定设有滚轮(5)且四个滚轮(5)分别两两滑动连接在两个滑槽的内部,所述第二固定板(6)的顶部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活动支撑桌体(3)上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连接部(801)、两个第一慢速电机(802)、两个绞线筒(803)、两个拉绳(804)和两个旋转轴(805),两个所述连接部(801)分别固定在两个支板(7)相对一侧的顶端,两个所述第一慢速电机(802)分别固定在两个连接部(801)的底端,两个所述旋转轴(805)的一端分别旋转插接在两个连接部(801)内腔的顶端,两个所述旋转轴(805)的另一端分别旋转贯穿两个连接部(801)内腔的底端并分别与两个第一慢速电机(802)输出轴的端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绞线筒(803)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旋转轴(805)上,两个所述拉绳(804)分别活动缠绕在两个绞线筒(803)上且两个拉绳(804)的一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板(4)相背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三个固定环(901)、三个支撑块(902)、三个支撑杆(903)、一个连接杆(904)、两个第二慢速电机(905)和两个螺纹杆(906),三个所述固定环(901)并排固定在活动支撑桌体(3)的顶端,三个所述固定环(901)分别活动放置在三个固定环(901)的内部,三个所述支撑杆(903)的一端均活动贯穿活动支撑桌体(3)并分别活动贯穿三个固定环(901),三个所述支撑杆(903)的一端分别与三个支撑块(90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904)位于活动支撑桌体(3)的内部,三个所述支撑杆(903)的一端均与连接杆(904)的顶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慢速电机(905)分别固定在活动支撑桌体(3)内腔底部的两端,两个所述螺纹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盼赵微于宁李晓旋
申请(专利权)人:定州美奥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