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3789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该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基板;第二电极层,位于基板一侧;发光功能层,位于第二电极层远离基板一侧;触控层,位于第二电极层和发光功能层之间;第一电极层,位于发光功能层远离基板一侧,第一电极层与发光功能层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触控层设置于基板和发光功能层之间,且第一电极层位于发光功能层远离基板一侧,使得触控层和第一电极层之间存在较大间距,进而能够改善因触控显示面板尺寸变大导致触控层和第一电极层之间的寄生电容增大的问题,有利于提高触控效果。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无需对封装层进行加厚,或者在封装层上增加垫层,可以降低工艺难度。以降低工艺难度。以降低工艺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触控显示装置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正朝着大屏显示等方向发展。
[0003]目前,显示面板的触控结构多设计在封装层之上,或是设计为外挂式结构。然而随着显示面板的尺寸越来越大,导致触控结构的灵敏度降低,降低触控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以提高触控效果。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
[0006]基板;
[0007]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基板一侧;
[0008]发光功能层,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
[0009]触控层,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层和所述发光功能层之间;
[0010]第一电极层,位于所述发光功能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发光功能层接触。<br/>[00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基板一侧;发光功能层,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触控层,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层和所述发光功能层之间;第一电极层,位于所述发光功能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发光功能层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触控层和所述发光功能层之间的间隔层,所述间隔层包括第一开口,所述发光功能层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基板接触;优选地,在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触控层与所述第一电极层之间的垂直距离至少为18μm;所述间隔层包括至少一层有机胶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阵列排布的第二电极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界定层,所述像素界定层包括暴露出所述第二电极块的堤坝,所述触控层设置于所述堤坝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堤坝包括第一堤坝和第二堤坝,所述第一堤坝和所述第二堤坝形成暴露出所述第二电极块的至少两个第二开口,所述发光功能层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二电极块接触;所述触控层包括触控电极和触控走线,所述触控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堤坝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光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