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金宵专利>正文

一种市政道路砌筑施工处理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3776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市政道路砌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市政道路砌筑施工处理机器人;包括底座、一级升降装置、二级升降装置、转板和固定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工人砌筑圆形检查井时,为保证检查井井身砌筑后的质量,需要多次停歇,从而对检查井井身的尺寸以及垂直度进行测量,停歇的过程中不仅增加了工时,还严重影响工作效率;砌筑检查井井身的过程中,随着砌筑的井身高度增加;需要工人提拿泥灰桶进行移动,并且取用泥灰桶内的砂浆时需要频繁性弯腰,大大耗费了施工人员的体力,加重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影响了工作效率等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检查井井身的砌筑效率,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工作强度,保证了检查井井身的砌筑质量。保证了检查井井身的砌筑质量。保证了检查井井身的砌筑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道路砌筑施工处理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道路砌筑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市政道路砌筑施工处理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砖砌检查井,又称窖井,是指为地下基础设施(如供电、给水、排水、通讯、有线电视、煤气管道、路灯线路等)的维修、安装方面而设置的各类检查井、阀门井、碰头井、排气井、观察井、消防井和用于清掏、清淤、维修的各类作业井,其功能是方便设备检查、维修、安装。砖砌检查井,可分为砖砌矩形检查井和砖砌圆形检查井两大类。
[0003]但是目前的检查井井身砌筑施工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A、工人砌筑圆形检查井时,为保证检查井井身砌筑后的质量,需要多次停歇,从而对检查井井身的尺寸以及垂直度进行测量,停歇的过程中不仅增加了工时,还严重影响工作效率;B、砌筑检查井井身的过程中,随着砌筑的井身高度增加;需要工人提拿泥灰桶进行移动,并且取用泥灰桶内的砂浆时需要频繁性弯腰,大大耗费了施工人员的体力,加重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影响了工作效率。
[0004]所以为了提高检查井井身的砌筑效率,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检查井井身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道路砌筑施工处理机器人,包括底座(1)、一级升降装置(2)、二级升降装置(3)、转板(4)和固定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为阶梯型柱状结构,且所述底座(1)阶梯型柱状结构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1)上端面轴心位置固定安装有一级升降装置(2),所述一级升降装置(2)上端内部固定安装有二级升降装置(3),且二级升降装置(3)位于所述底座(1)的轴心线方向上,所述二级升降装置(3)上端转动连接有转板(4),且所述转板(4)一侧为弧面,所述转板(4)上表面靠近弧面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固定装置(5)若干,且若干个所述固定装置(5)呈圆周分布;其中:所述的一级升降装置(2)包括基柱(21),所述基柱(21)为圆柱结构,所述基柱(21)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端,且所述基柱(21)与所述底座(1)位于同一轴线,所述底座(1)上表面轴向位置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基柱(21)的轴向位置设置有腰形通孔,所述基柱(21)内部且位于所述底座(1)上端面的轴向位置固定安装有圆形壳体一(22),所述圆形壳体一(22)内部沿其轴向方向活动连接有导向杆(23),且导向杆(23)外部设置有螺旋滚槽,所述导向杆(23)下端贯穿所述圆形壳体一(22),且导向杆(23)的下端位于所述底座(1)的固定孔内,所述圆形壳体一(22)内部活动连接有蜗杆(24),且蜗杆(24)与圆形壳体一(22)的轴线相垂直;且所述蜗杆(24)两端均贯穿所述圆形壳体一(22)外壁,所述圆形壳体一(22)外部的蜗杆(24)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个脚踏机构(20),所述基柱(21)外壁靠近下端位置左右对称设置有方形块(25),所述方形块(25)远离所述基柱(21)的一侧设置有方形孔,且所述方形孔与所述基柱(21)内部贯通,两个所述脚踏机构(20)均通过销轴安装在与脚踏机构(20)位置相对应的所述方形块(25)的内部,所述圆形壳体一(22)内部的所述导向杆(23)上固定安装有蜗轮(26),所述蜗轮(26)与所述蜗杆(24)相互啮合,所述基柱(21)的腰形通孔内壁滑动配合有升降柱一(27),且所述升降柱一(27)内部开设有腰形槽一,所述基柱(21)内部的平行面与所述升降柱一(27)内部的平行面上均设置有滑槽(29a),所述升降柱一(27)的腰形槽一内壁滑动配合有升降柱二(28),所述升降柱二(28)内部开设有腰形槽二,所述升降柱一(27)下端与所述升降柱二(28)下端均设置有移动块(29),所述移动块(29)内部安装有滚珠,且所述移动块(29)通过螺旋配合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导向杆(23)轴向上,所述移动块(29)外壁对称设置有滑块(29b),所述滑块(29b)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滑槽(29a)内,所述升降柱一(27)下表面与所述升降柱二(28)下表面均设置有通孔一,且通孔一的内径尺寸大于所述导向杆(23)外径尺寸;所述的二级升降装置(3)包括有升降柱三(31),所述升降柱三(31)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升降柱二(28)的腰形槽二内,所述升降柱三(31)下表面开设有通孔二,且通孔二内径尺寸大于所述导向杆(23)外径尺寸,所述导向杆(23)穿过所述升降柱三(31)的通孔二且位于所述升降柱三(31)内,所述升降柱三(31)外部的平行面上开设有矩形通孔,所述升降柱三(31)的矩形通孔左侧内壁上设置有齿条(32),所述升降柱二(28)上端的左右平行面之间活动连接有转轴(33),且所述转轴(33)的一端轴头贯穿所述升降柱二(28)的平行面,所述升降柱二(28)内部的两个平行面之间安装有齿柱(34),所述齿柱(34)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33)上,所述齿柱(34)与所述转轴(33)位于同一轴线上,且所述齿柱(34)与所述齿条(32)相互啮合,所述转轴(33)上贯穿升降柱二(28)的轴头固定安装有手柄一(35),所述升降柱二(28)外壁与所述手柄一(35)之间固定安装有锁件(30),且所述锁件(30)位于所述转轴(33)的轴向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砌筑施工处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装置(5)包括有固定块(51),所述固定块(51)上开设有槽口,且槽口内通过销轴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宵
申请(专利权)人:张金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