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源及负荷预测偏差的主动负荷控制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
,涉及一种基于电源及负荷预测偏差的主动负荷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主动负荷:包括可中断的用电负荷,以及可调节的用电负荷。被动负荷:不可中断或调解的用电负荷。源网荷储区域是指包含分布式电源(风电、光伏)、主动负荷、普通负荷、储能的小型综合型能源区域。源网荷储的运行控制是指通过对该区域各发电单元、主动及被动负荷、储能的功率分配和指令控制,在保证电力电量平衡的同时,实现区域实时的功率平衡。
[0003]目前对主动负荷的功率控制基本小范围内的实时功率平衡,也就是说,对主动负荷的控制等于上一时刻的功率缺额,没有包含预测性、前瞻性的主动负荷控制策略。基于上一时刻的功率缺额和功率平衡,使得主动负荷的控制无法准确考虑分布式电源和被动负荷的预测偏差。考虑收益优化的主动负荷功率控制,控制策略大多较为复杂,同时增加了计算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电源及负荷预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源及负荷预测偏差的主动负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设定某一时刻为第0时刻,第0时刻的运算时刻为第t时刻,t>10;获取分布式风电从0
‑
t时刻的预测出力值、分布式光伏从0
‑
t时刻的预测出力值、储能从0
‑
t时刻的计划出力值、被动负荷从0
‑
t时刻的预测出力值、第i时刻的分布式风电实际出力、第i时刻的分布式光伏实际出力和第i时刻的被动负荷实际负荷功率;其中,i=1~(t
‑
1);根据分布式风电从0
‑
t时刻的预测出力值、分布式光伏从0
‑
t时刻的预测出力值、被动负荷从0
‑
t时刻的预测出力值、第i时刻的分布式风电实际出力、第i时刻的分布式光伏实际出力和第i时刻的被动负荷实际负荷功率,获取第i时刻至第t
‑
1时刻的功率缺额值;根据第i时刻至第t
‑
1时刻的功率缺额值,获取t时刻预期功率缺额;根据分布式风电从0
‑
t时刻的预测出力值、分布式光伏从0
‑
t时刻的预测出力值、储能从0
‑
t时刻的计划出力值、被动负荷从0
‑
t时刻的预测出力值和t时刻预期功率缺额,获取t时刻主动负荷的初始功率指令值;对t时刻主动负荷的初始功率指令值进行校核,确定主动负荷功率指令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源及负荷预测偏差的主动负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第i时刻的功率缺额值ΔP(i)的计算如公式(1)所示:ΔP(i)=(Pwindyc(i)+Ppvyc(i)
‑
Ploadyc(i))
‑
(Pwind(i)+Ppv(i)
‑
Pload(i))
ꢀꢀ
(1)其中,Pwindyc(t)为分布式风电从0
‑
t时刻的预测出力值;Ppvyc(t)为分布式光伏从0
‑
t时刻的预测出力值;Ploadyc(t)为被动负荷从0
‑
t时刻的预测出力值;Pwind(i)为第i时刻的分布式风电实际出力,Ppv(i)为第i时刻的分布式光伏实际出力,Pload(i)为第i时刻的被动负荷实际负荷功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源及负荷预测偏差的主动负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t时刻预期功率缺额ΔP(t)的计算如公式(2)所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电源及负荷预测偏差的主动负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t时刻主动负荷的初始功率指令值Ploadac(t)的计算如公式(3)所示:Ploadac(t)=Pwindyc(t)+Ppvyc(t)+Pstore(t)
‑
Ploadyc(t)
‑
ΔP(t)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铮,郭小江,齐革军,潘赫男,安少帅,鞠进,汤海雁,申旭辉,孙栩,赵瑞斌,付明志,秦猛,李春华,王鸿策,关何格格,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