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建设施工用基坑内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3657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电站建设施工用基坑内支撑装置,包括有安装架和两组第一支撑板,安装架的一侧设有连接板,另一侧设有通过升降组件进行连接的L型架,L型架一侧的四组安装柱上均套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设有传动齿轮,L型架的一侧设有滑动连接的双面齿条,双面齿条的一侧设有推板,L型架的一侧设有固定板,推板和固定板通过液压缸进行连接,双面齿条的两侧分别与四组传动齿轮啮合;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板一端的连接柱铰接;第一支撑板的另一端设有通过延伸机构进行连接的第二支撑板。该装置可快速的将两组第一支撑板移动至基坑内并打开对基坑内壁进行支撑,且安装和拆卸都较为高效,同时方便对宽度不同的基坑进行支撑。支撑。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电站建设施工用基坑内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基坑支撑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变电站建设施工用基坑内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变电站是连接发电厂到用户的一个过渡装置。由于发电厂到用电的城市和工厂的距离较常远,需要把发电厂的电压通过变电站升高进行输送,输送至用电区域后通过变电站将电压降低以供人们使用。而变电站建设施工的过程需要在基坑内进行,为了防止基坑发生变形,需要使用内支撑装置对其进行保护。
[0003]如专利号为202020413950.8的中国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变电站建设施工用基坑内支撑装置,该内支撑装置为组装式,减少了运输过程中所占的体积,增加了运输的便捷性,且能对两个横板和两个侧板之间距离进行调节,防止基坑与地面边缘处的土壤松动而掉入基坑内部,增加支撑效果。然而,现有的基坑内支撑装置在进行安装时需要对各个部件进行组装,需要反复调节各个组件之间的位置,同时拆卸后需要人为对其进行移出基坑,其安装和拆卸过程较为繁琐,导致工作效率有所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变电站建设施工用基坑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安装架(101)和两组第一支撑板(301),所述安装架(10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102),另一侧设置有通过升降组件进行连接的L型架(201),所述L型架(201)的一侧设置有四组安装柱(208),四组所述安装柱(208)上均套设有支撑杆(401),所述支撑杆(401)的一端设置有传动齿轮(402),所述L型架(201)的一侧设置有T型轨道(207),所述T型轨道(207)上设置有滑动连接的双面齿条(403),所述双面齿条(403)的一侧设置有推板(405),所述L型架(20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205),所述推板(405)和所述固定板(205)通过液压缸(206)进行连接,所述双面齿条(403)的两侧分别与四组所述传动齿轮(402)啮合;所述第一支撑板(301)的一端设置有两组连接柱(305),所述支撑杆(401)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柱(305)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板(301)的另一端设置有通过延伸机构进行连接的第二支撑板(6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建设施工用基坑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有丝杠(104),所述安装架(101)的两端均开设有安装孔(103),所述丝杠(104)的两端分别穿设在两组所述安装孔(103)内,所述安装架(101)上设置有固定环(106),所述固定环(106)内设置有传动电机(107),所述传动电机(107)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杠(104)的一端连接,所述L型架(201)上开设有螺纹孔(202),所述丝杠(104)穿设在所述螺纹孔(202)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电站建设施工用基坑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架(201)上开设有两组定位孔(203),所述安装架(101)的一侧设置有两组定位杆(105),所述L型架(2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永涛华汉明巨斌禹文韬管书宇郭晗陈康姚帅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特高压建设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