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个
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新能源汽车以其零污染、零排放、对环境负面影响小等特点,近年来普及率逐步升高。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动力源的重要组成单元,其可靠性、安全性、可装配性直接影响了整车的性能和质量;
[0003]动力电池中盖帽的密封钉通过激光焊接密封,不仅增加了焊接工序成本,而且带来了焊接产生焊渣带来的短路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用以解决上述提出的动力电池中盖帽的密封钉通过激光焊接密封,不仅增加了焊接工序成本,而且带来了焊接产生焊渣带来的短路风险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上端具有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裸电芯,所述壳体的上端开口处连接有盖帽组件,所述盖帽组件中各部件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为上端具有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裸电芯(2),所述壳体(1)的上端开口处连接有盖帽组件(5),所述盖帽组件(5)包括密封件,且密封件通过插接方式连接,所述裸电芯(1)上设有若干极耳,所述若干极耳与若干集流盘一一对应电连接,所述若干集流盘分别与盖帽组件(5)和壳体(1)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极耳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极耳包括正极耳(201)和负极耳(202),所述正极耳(201)设置在所述裸电芯(1)的下端,所述负极耳(202)设置在所述裸电芯(1)的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集流盘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集流盘包括正极集流盘(3)和负极集流盘(4),所述负极耳(202)与负极集流盘(4)电连接,所述负极集流盘(4)与盖帽组件(5)电连接,所述正极耳(201)与正极集流盘(3)电连接,所述正极集流盘(3)与所述壳体(1)的内部底端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端开口通过挤压方式与盖帽组件(5)连接,所述壳体(1)为铝壳。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帽组件(5)还包括连接件、盖板(501)和密封座(502),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钉(7)和连接块(505),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钉(6)和密封块(504),所述连接钉(7)为铜钉,所述密封座(502)、密封块(504)和连接块(505)的材料均为橡胶,所述盖板(501)为铝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块(504)设置在安装槽(503)的内部,所述安装槽(503)设置在密封座(502)的上端,且安装槽(503)中安装有盖板(501),所述盖板(501)对应所述密封块(504)的位置贯通设有连接孔一(506),所述密封座(502)与所述密封块(504)贯通设有连接孔三(508),所述连接孔一(504)和连接孔三(508)对应设置,所述密封钉(6)穿过所述连接孔一(506)和连接孔三(508)进入所述壳体(1)的内部,且密封钉(6)与所述密封块(504)过盈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505)设置在所述安装槽(503)的内部,所述盖板(501)对应所述连接块(505)的位置贯通设有连接孔二(507),所述密封座(502)与所述连接块(505)贯通设有连接孔四(509),所述连接孔二(507)和连接孔四(509)对应设置,所述连接钉(7)穿过所述连接孔二(507)和连接孔三(508)与所述负极集流盘(4)连接,且连接钉(7)与所述连接块(505)过盈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外部封口处连接有紧固机构,所述紧固机构包括:紧固壳(8),所述紧固壳(8)的内部后侧左右两端对称设有活动槽(801),所述紧固壳(8)的内部后侧中部设有工作腔一(802),所述工作腔一(802)和活动槽(801)之间连通设有U型连通孔(810),所述紧固壳(8)的内部前侧设有工作腔二(803),所述紧固壳(8)的内部固定设有分隔板(808),且分隔板(808)用于分隔所述紧固壳(8)的内部前后侧;导向板(813),所述导向板(813)滑动设置在所述工作腔一(802)中,所述导向板(813)与齿条(814)固定连接,所述齿条(814)的左右两端对称啮合有圆形齿条(807),所述圆形齿条(807)穿过所述U型连通孔(810)进入活动槽(801)中与半圆齿轮(805)啮合,所述圆形齿条(807)的前后两端对称设有固定板一,且固定板一和U型连通孔(810)侧壁之间转动设有
连接轴一(809);支撑块(812),所述支撑块(812)固定设置在所述导向板(813)远离齿条(814)的一端,所述支撑块(812)贯穿所述工作腔一(802)的后端与紧固板一(811)固定连接,所述紧固板一(811)用于接触所述壳体(1)的封口处;两个紧固板二(804),所述两个紧固板二(804)分别与左右两侧的所述半圆齿轮(805)固定连接,且紧固板二(804)和活动槽(801)的侧壁之间固定设有弹簧一(806);连接杆(815),所述连接杆(815)的圆柱段与所述齿条(814)远离导向板(81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815)的圆柱段贯穿所述分隔板(808)进入工作腔二(803)中,且连接杆(815)的螺纹段与螺纹套(816)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816)与锥齿轮一(817)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816)远离所述齿条(814)一端与所述紧固壳(8)前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锥齿轮一(817)与锥齿轮二(818)啮合,所述锥齿轮二(818)与转动轴一(819)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一(819)贯穿所述工作腔二(803)的侧端与外界连通;转动块(821),所述转动块(821)与外界的转动轴一(819)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块(821)的一侧左右两端对称设有凹槽(823),所述凹槽(823)分别与对应侧的配合块(824)配合,所述转动块(821)上远离紧固壳(8)一侧的凹槽(823)设有挡板(827),所述挡板(827)与所述转动块(821)上远离紧固壳(8)的一端滑动连接,且挡板(827)固定连接有弹簧二(826),所述弹簧二(826)与固定块(825)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825)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块(821)远离紧固壳(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辉贤,赵红维,闫龙龙,李纾黎,夏信德,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