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子除毛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3571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32
一种端子除毛边装置,包括:传送带、限位组件、喷砂组件、壳体;限位组件包括两个支撑台,支撑台内侧设有凸部,凸部上方设有限位条,传送带设于支撑台之间用于输送端子;壳体设于限位组件上,且壳体下端抵接到地面,喷砂组件位于壳体内,传送带两端均超出壳体预定距离;喷砂组件包括多个喷砂单元,喷砂单元设于限位组件两侧,且依次间隔布置,限位组件两侧的喷砂单元错位布置,用于清除端子上的毛边;喷砂单元包括喷管,喷管安装于第二连杆上,喷管上端设有进气管,喷管侧面设有进砂管,喷管下端指向两个凸部之间,限位组件下方还设有收集框;采用喷砂的方式,最大程度减少端子上的毛边,不损伤引脚框架,回收砂砾,节约成本。节约成本。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端子除毛边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接线端子生产
,尤其与一种端子除毛边装置相关。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器行业中,接线端子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器件,接线端子在注塑完成后,在接线端子和引脚框架相连接的地方会存在大量毛边,而毛边的存在不仅是影响端子的美观,还会影响引脚与电路板之间的连接效果,造成电子元件接触不良,现有的除毛边设备一般都采用刀片将毛边刮除,但是在刮除过程中很容易损伤引脚,或者是采用人工去除毛边,但人工效率不高,且不能对毛边清除干净,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相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端子除毛边装置,采用喷砂对端子上的毛边进行清除,能够最大程度减少端子上的毛边,同时不损伤引脚框架,回收砂砾,节约成本,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
[0005]一种端子除毛边装置,包括:传送带、限位组件、喷砂组件、壳体。
[0006]限位组件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支撑台,支撑台内侧沿长度方向设有凸部,凸部用于承载端子,传送带设于支撑台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子除毛边装置,包括传送带(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组件(1),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支撑台(101),所述支撑台(101)内侧沿长度方向设有凸部(102),所述凸部(102)用于承载端子,所述传送带(4)设于所述支撑台(101)之间,且位于所述凸部(102)下方,用于输送端子;喷砂组件(2),包括多个喷砂单元,所述喷砂单元设于所述限位组件(1)两侧,且依次间隔布置,所述限位组件(1)两侧的所述喷砂单元错位布置,用于清除端子上的毛边;壳体(3),设于所述限位组件(1)上,且所述壳体(3)下端抵接到地面,所述喷砂组件(2)位于所述壳体(3)内,所述壳体(3)侧面设有活动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除毛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01)内侧沿长度方向还设有限位条(103),所述限位条(103)位于所述凸部(102)上方,且所述限位条(103)一端距离所述壳体(3)的距离小于所述凸部(102)同一端距离所述壳体(3)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除毛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砂单元包括第二连杆(201)、喷管(202),所述支撑台(101)固定在立柱(104)上,所述立柱(104)两侧设有第一支撑杆(105),所述第一支撑杆(105)侧面设有第一连杆(106);所述第二连杆(201)下端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杆(106)上,所述第二连杆(201)上端设有连板(203),所述喷管(202)一侧设有两个夹板(204),所述连板(203)穿设于两个所述夹板(204)之间,所述夹板(204)及所述连板(203)侧面均设有通孔(205),所述通孔(205)内穿设有螺杆(206),所述螺杆(206)上套设有螺母,将所述夹板(204)固定在所述连板(203)上,所述喷管(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田丰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裕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